植物医生冲刺A股:内控隐忧与增长瓶颈下的上市之路
引人注意的是,植物医生的上市辅导期长达22个月,远超通常3到6个月的行业常规,这一漫长的辅导周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而且,在IPO辅导期间,植物医生创始人解勇现身上海家化前十大股东名单,虽被澄清为“个人投资”,但仍引发同业竞争猜测。
植物医生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以“高山植物,纯净美肌”为品牌定位,凭借其独特的高山植物护肤理念和庞大的销售网络,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可近年来,植物医生在扩张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加盟店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业绩增长停滞等,都让市场对其未来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产生了疑问。
01、“伪国礼”背后的隐患
植物医生的IPO辅导期被迫延长19个月,直到2025年6月底才获得深交所受理。辅导机构中信证券明确提到,“加盟商违规销售、虚假宣传以及供应链监管漏洞”是主要原因。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司的上市进程,也引发了市场对其内部治理和管理能力的质疑。
近年来,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品牌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然而,植物医生却因“伪国礼”风波引发了广泛关注。植物医生品牌将产品冠以“国礼”之名进行宣传,声称其产品曾作为礼物赠予乌克兰总理、澳大利亚前总理等外国政要,但随后又改口称这是“董事长个人行为”。然而,这种宣传并未获得官方授权,且存在诸多虚假宣传的嫌疑。
2021年,四川达州渠县某植物医生加盟店因宣传产品具有“国礼”属性被市场监管部门认定为虚假宣传,并处以5000元罚款。该品牌在宣传口径上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如广州海珠区门店导购的宣传与后续解释存在明显矛盾。律师指出,此类未经授权的宣传行为涉嫌违反《广告法》,最高可处以广告费用10倍的罚款。
除了虚假宣传问题,植物医生的产品质量也频遭质疑。2022年,其“紫灵芝多效驻颜洁面乳”被检测出菌落总数超标21倍,涉事批次产品被责令下架,但该产品在通报后数日仍能在电商平台销售。2023年,湖北赤壁的植物医生加盟店又因销售违规添加美白成分“377”的普通化妆品被处罚没9.1万元。
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市场中,品牌需要依靠真实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来赢得消费者信任。植物医生的“伪国礼”风波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品牌形象,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02、加盟店的“后顾之忧”
植物医生作为国内知名的美妆品牌,凭借其独特的高山植物护肤理念和庞大的销售网络,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其超70%的门店都为加盟店。然而,其加盟店管理混乱的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给品牌带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和市场挑战。
加盟店模式虽然助力其快速扩张,但也带来了诸多管理问题。报告期内,植物医生及子公司累计收到16张行政处罚单,涉及虚假宣传、供应链监管不力、卫生许可缺失、税务疏漏、消防隐患等问题。截至2025年5月31日,植物医生尚有32家子公司、分公司(直营门店)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这些违规行为直接损害了植物医生的品牌信誉,让消费者对其品牌形象产生质疑。
植物医生的加盟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消费者体验不佳。部分门店的服务体验进一步侵蚀了品牌信任。例如,有消费者反映在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频繁遭遇销售人员反复推销,尤其是价格动辄上千元的套盒产品,令体验感大打折扣。这种服务质量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整体印象。
由于加盟店管理混乱,植物医生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被削弱。一方面,品牌形象受损和消费者信任度下降直接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频繁的合规问题和负面新闻也使得植物医生在与竞争对手的对比中处于劣势。这些问题综合起来,使得植物医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同时,还给植物医生内部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加盟店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管理难度显著增加。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加强对加盟店的监管和指导,以确保其符合公司的标准和要求。这种内部管理压力的增大,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也分散了管理层的精力,影响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
03、高分红与业绩增长停滞
植物医生,这个在美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品牌,正冲刺A股IPO,却因分红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在业绩增长停滞的背景下,植物医生的高额分红行为,不仅让投资者对其资金使用合理性产生疑问,也引发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
植物医生在2024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分红,总额达到1.8亿元。其中,实控人解勇通过79.14%的控股比例,单个人就得了1.42亿元的分红。这一举动发生在公司业绩增长停滞、营收增速近乎停滞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的营收分别为21.17亿元、21.50亿元和21.55亿元,增长率为1.6%和0.2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在业绩停滞时进行高额分红的行为,让市场担忧公司是否更注重短期回报而非长期发展。
与此同时,植物医生一边进行高额分红,一边计划通过IPO募资9.98亿元。其中,5.26亿元用于营销及品牌建设,2.62亿元用于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这种“先掏空再补血”的操作,让投资者怀疑公司募资的真实目的:这究竟是为发展蓄力,还是控股股东在资本盛宴前的提前套现?
截至2024年底,植物医生账上有2.39亿元现金,同时还购买了8.24亿元的理财产品。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公司仍进行高额分红,进一步引起市场对其资金使用合理性的发问:公司是否真的需要通过IPO募资,还是仅仅为了满足控股股东的利益?
2024年植物医生的现金分红达到1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41.5%,这一比例远超同行业其他企业IPO前水平。这种过高的分红比例,让市场质疑公司在资金分配上的合理性,尤其是在公司需要资金进行研发和市场拓展的情况下。
然而,植物医生的分红行为也与其“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形成了鲜明对比。2024年,公司的销售费用高达7.43亿元,是研发支出的10倍以上。这种不平衡的资金分配策略,让市场质疑公司是否更注重短期的市场推广,而非长期的产品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
植物医生的分红政策在多个方面引发了市场的关注。高额分红与业绩停滞的矛盾、分红与募资的矛盾、资金充裕性与分红的矛盾、过高的分红比例以及研发与营销的不平衡,这些问题综合起来,令市场担忧,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在公司冲刺A股IPO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公司的上市进程和市场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面对市场的疑惑,植物医生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和应对措施。公司需要平衡股东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的需求,确保资金使用合理,提升研发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植物医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其“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的目标。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