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工智能+”意见落地,哪些领域先“腾飞”?

昨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重磅政策不仅为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按下“加速键”,更明确了我国AI 产业发展方向,注入强劲政策动力。

01《意见》核心部署:三大维度赋能发展完整框架

在推动“人工智能 +” 落地的顶层设计中,《意见》首先从战略定位、阶段目标与实施逻辑三个维度,构建起 AI 赋能发展的完整框架。

(1)战略定位跃升:AI成为驱动国家现代化核心引擎

《意见》首次将人工智能的定位提升至“驱动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引擎” 高度 —— 它不再仅仅是助力产业升级的工具,更将承担起重塑国家生产力版图、重构社会秩序的关键角色。

这一定位的背后,本质是通过AI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实现AI从单一产业应用向系统性变革的跨越,让智能技术成为拉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

(2)阶段目标清晰:“三步走” 迈向智能社会

(3)战略逻辑闭环:三大维度构建AI发展路径

有了定位和目标,如何确保发展路径行得通、走得稳?《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三大实施逻辑,从经济升级、治理革新到社会公平三个维度形成闭环,让AI发展既有推动增长的 “硬动力”,也有兼顾民生的 “软温度”:

1、技术驱动经济结构升级:AI赋能六大重点领域,打破产业边界,推动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智能驱动”。

2、人机协同引领治理革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从“数字政务”向“智能共治”升级,借助 AI提升决策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

3、普及导向强化制度合法性:确保AI技术惠及不同群体与区域,避免技术鸿沟,实现包容性发展。

02 此时推进“AI+”,我国有何考量?

本次《意见》的发布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国内产业基础与国际竞争环境的双重考量,是顺应发展趋势、把握机遇的必然选择。

经过多年发展,当前我国已构建起从芯片、框架、模型到应用的完整AI产业链条,为 “人工智能 +” 行动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方面,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升级,为AI 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充足 “硬件动力”;另一方面,数据采标产业日益成熟,海量高质量数据为AI模型训练提供 “燃料”,再加上智能终端、AIAgent等产品不断涌现,AI规模化商业化已正式开启,具备了大规模落地的条件。

另外从国际层面来看,美国近期发布AI行动计划,意在主导全球AI 领域的发展秩序,国际AI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同步推出“人工智能 +”行动意见,以“开源、包容”的模式加速 AI 应用推进,既是为了应对国际竞争、避免技术 “卡脖子”,也是为了在全球AI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03 三大领域有望率先迎来爆发式增长

结合《意见》导向与国内产业现状,以下三大领域凭借自身优势,有望在“人工智能 +” 行动中率先突破,迎来爆发式增长:

1、数字原生领域:以大型互联网为代表,依托海量数据、成熟基建与庞大用户,为AI规模化落地提供先发优势。

2、高数字化行业:金融、医疗、交通等行业核心流程在线化、数据价值密度高,AI可快速提升关键场景效率。

3、工业AI技术领域:针对工业场景碎片化、知识壁垒高的特点,需构建适配的算法工具与数据平台,推动工业智能从局部优化迈向全局自治。

04 券商观点

对于《意见》的发布及AI产业的未来发展,多家券商也表达了积极看法,认为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将推动 AI产业加速崛起:

开源证券认为,高层政策持续加码,下游AI应用有望百花齐放加快落地。另外近期DeepSeek - V3.1正式发布,使用的参数精度支持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在政策、技术共振背景下,国产AI生态有望加速繁荣,持续坚定看好2025年AI产业崛起趋势。

中信证券指出,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重要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在《意见》印发后,有望在技术发展、配套基础设施、法规体系等多个层面得到支持,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重点推荐具身智能产业链具备高技术壁垒的细分龙头及新技术带来的潜在颠覆性机遇,建议关注新进玩家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华鑫证券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并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地结合。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开放场景等方式支持技术落地,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将助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银河证券认为,中国丰富的工业基础为AI技术提供了广泛的落地场景,而庞大的消费群体则是AI应用落地的强大优势。

未来AI产业的发展需要坚持“以应用促创新”的战略,推动AI在各行业的深度融合。

内容来源于券商研报,媒体报道、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