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减近九成收入,*ST和科吃罚单,原实控人扮演什么角色?
近日,*ST和科收到监管罚单,究其原因为子公司精密部件的收入确认方法改变。我们发现,这家子公司与原实控人金文明控制的一家公司共用工商邮箱。
总额法变净额法,三季报调减近九成收入
2025年8月中旬,深圳市和科达精密清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和科;证券代码:002816.SZ)因前期会计差错更正被深交所下发监管函。
公司二级子公司深圳市和科达精密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密部件)主要从事线束产品及相关服务。部分业务存在委外加工,公司在2024年一季报、半年报及三季报中按照总额法对上述业务确认收入。2025年4月29日,公司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重新将该类业务模式下的数据和交易流程进一步梳理总结,对照收入准则重新判断精密部件在交易中身份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认为对该类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更能体现业务实质。
公司因此更正调减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对2024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分别调减营业收入186.18万元、1383.72万元、4095.11万元,分别占调整前各期营业收入的44.90%、75.13%、88.08%。前三季度收入从4649.39万元调减至554.29万元,调减金额达4095万元。
子公司精密部件成立于2023年7月,*ST和科持股51%,并由此新增线束产品。据公司披露的《关于2025年度担保额度预计的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子公司精密部件营业收入4191.13万元,与调减金额4095万元仅相差不到100万元。
改用净额法确认收入后,2024年年报显示,精密部件全年营业收入为156.80万元,而*ST和科全年收入为2459万元。
不难看出,总额法和净额法的选择,对精密部件乃至*ST和科收入规模的影响都比较大。
*ST和科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未来将依托子公司精密部件加速线束的规模化生产,拓展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及高压快充市场,形成新的收入增长极。而在2024年,精密部件实现净利润-769.88万元。
因2024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2025年4月底,*ST和科再次触及“退市风险警示”。
截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5年上半年预计仍亏损280万元至480万元。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全力推进项目订单的生产、交付工作,其中清洗设备业务营收及毛利实现显著增长。由于各项固定成本支出,整体利润虽较上年同期有所减亏,但仍未扭亏为盈。
“摘星脱帽”伴随营收结构大变动,新进第一大供应商变身关联方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触及“退市风险警示”距离公司“摘星脱帽”仅不到一年。
2024年9月,*ST和科曾撤销“退市风险警示”,主要因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404.06万元,超过了1亿元。新进大客户江苏中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纯氢能)有如“神兵天降”。2023年,*ST和科向中纯氢能销售9325.6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64.74%,对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达到84.01%,而2022年为48.62%。
由于公司向中纯氢能销售的是水处理系统,2023年公司收入构成出现巨大变化,水处理产品营收1.12亿元、同比上涨787.10%,占当期营收的77.55%。而2022年、2024年,清洗产品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在七成左右。
与中纯氢能一同登场的还有当期新进的第一大供应商安徽颍恒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颍恒)。2023年*ST和科向安徽颍恒采购3946.6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2.30%,对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合计达50.42%,而上年为32.03%。
对于这一异常现象,深交所对*ST和科发出年报问询函。
*ST和科表示,2023年水处理产品收入大幅增长,水处理业务单个订单金额大,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需先行垫资采购,项目需配备的设备价值高,对日常运营资金的占用大。考虑到公司融资困难等因素,公司于2022年12月底与安徽颍恒签订代采协议,由安徽颍恒向公司提供代采服务。
安徽颍恒向公司提供5000万元供应链代采业务授信额度,代采服务期限3年,保证金比例50%。安徽颍恒按照《采购协议》向供应商支付采购货款,对于公司相应应付未付安徽颍恒多于50%保证金以外的部分,公司以敞口部分金额为基础、按照2.4%年息计算服务费。除去0.5%的交易结算差价,年化资金成本仅为2.4%,低于一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4.35%。
*ST和科强调,中纯氢能相关项目采购未通过代采的形式,均为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从供应商处采购。
工商信息显示,安徽颍恒实控人为阜阳市颍泉区财政局。在安徽颍恒成为第一大供应商的第二年,2024年10月,*ST和科实控人变更为阜阳市颍泉区国资委,安徽颍恒成为公司关联方。年报显示,2024年*ST和科对安徽颍恒未发生采购。
原实控人扮演什么角色?
在国资入主以前,*ST和科实控人曾出现多次变更,2020年6月金文明成为公司实控人,2022年9月公司实控人变更为赵丰。虽然金文明不再是上市公司实控人,但在2022年12月,金文明被选为公司董事。
当时,深交所对*ST和科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控制权是否实质发生变更,并提醒公司“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依法依规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不得隐瞒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身份,规避相关义务和责任”。
*ST和科回复称,金文明作为公司原控股股东、当时第二大股东益阳市瑞和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和成)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是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骨干之一。此时,瑞和成的持股比例为10.96%。
截至2025年一季报,瑞和成的持股比例已经降至2%,为*ST和科第四大股东,金文明仍担任*ST和科董事一职。我们研究发现,此次大幅调减收入的子公司精密部件与瑞和成疑似颇有渊源。
工商信息显示,精密部件与深圳市瑞和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和成科技)在2024年工商年报中使用同一联系邮箱“36XXX3XX0@qq.com”。瑞和成科技的唯一股东正是瑞和成,金文明持有瑞和成超过9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金文明从2022年9月起不再担任*ST和科实控人,距离精密部件成立有近一年时间,距离精密部件填报2024年工商年报则要更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