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0.22亿背后,富创精密产翻倍的真相?
8月14日,全国首台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进入应用测试,消息一出,整个半导体圈沸腾。这台机器的核心零部件之一,腔体、匀气盘、内衬,正是来自富创精密。
如果把光刻机比作一辆顶级超跑,富创精密就是那个能把发动机、底盘、变速箱做得跟F1同级别的“幕后工匠”。
高增长中的“小插曲”。
2024年成绩单,营收30.4亿元,同比+47.14%,净利润2.03亿元,同比+20.13%,机械及机电零组件产量118.97万个,同比+50%。气体传输系统产销20万个,同比++85%。
一句话:量价齐升,产能爬坡肉眼可见。
2025Q1的小波动,营收7.1亿元,同比+8.62%,净利润-0.22亿元,去年同期为正。
真正的原因是啥?无非以下几点。
① 南通、北京两大新基地刚投产,折旧摊销大幅抬升;
② 客户集中验收集中在下半年,收入确认节奏错位;
③ 原材料(不锈钢、铝)价格Q1反弹,挤压毛利。
管理层在业绩会上直言:“短期亏损是产能爬坡的阵痛,全年目标不改。”
主营业务是有两大硬通货。
1. 机械及机电零组件(收入占比约75%),产品有腔体、内衬、匀气盘、静电吸盘。工艺精密锻造 + 纳米涂层 + 超高洁净焊接,7nm已量产,5nm认证中,众多客户ASML、Tokyo Electron、北方华创、中微、拓荆科技,国内唯一能批量供应7nm制程机加件的厂商,良品率>90%。
2. 气体传输系统(收入占比约25%)。产品有阀体、管路、过滤器、热交换器,它的作用在光刻、刻蚀、扩散环节里输送高纯电子特气。表面粗糙度Ra0.1μm、泄漏率1×10⁻⁹Pa·m³/s。增长2024年销量接近翻番,主因是阿斯麦新一代EUV对管路长度、洁净度提出更高要求,老供应商转单。
创始人“打气”对未来很有信心。
董事长郑广文在公司20周年内部信中写道:“从0到7nm,我们用了15年,从7nm到5nm,可能只需要3年。只要技术领先一天,客户就不会离开。”
这句话,既是对团队的动员,也是对投资者的定心丸。
言西认为产能扩张不是“烧钱”,是“卡位”。
南通、北京两大基地2025年全部达产后,总产能将翻一倍。
在半导体设备交货期普遍8-10个月的当下,谁能提前锁定产能,谁就拿到了下一轮订单的门票。
前五大客户占78.81%,看似集中,实则全是全球设备龙头或国产替代头部玩家,订单粘性极高;况且,富创与 TEL、ASML 的合作年限均超过10年,替换成本极高。
以2025年一致预期净利润3.5亿元估算,当前市值对应PE约35倍,低于半导体零部件板块平均45倍。考虑到7nm稀缺性 + 国产替代红利,估值仍有抬升空间。新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下游资本开支周期性波动,原材料价格继续上行。
短期业绩波动掩盖不了长期趋势:国产光刻机从0到1的突破已经启动,富创精密作为“零件库”的角色将长期受益。
正如公司技术总监在路演中说的:“别人做整机,我们做整机背后的‘乐高’,只要芯片越做越小,我们的零件就越来越值钱。”
在国产替代与先进制程双重浪潮下,富创精密值得被放进“半导体核心零部件”的长期自选名单。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