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监管利剑出鞘!筑牢资本市场信披生命线

《电鳗财经》电鳗号/文

中国证监会近日释放明确信号,将全面强化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监管,这一举措犹如一柄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直指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沉疴顽疾。在注册制改革纵深推进的关键时点,监管层以"零容忍"姿态构筑信息披露防线,不仅关乎投资者权益保护,更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所在。

近年来,财务造假、业绩变脸等信披违规事件频发,严重侵蚀市场诚信根基。相关媒体报道显示,8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市场共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其中主板3185家、创业板1377家、科创板586家、北交所265家。按期披露年度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192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56家,带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5家,同时带强调事项段和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8家,保留意见72家,无法表示意见21家。

部分公司的行为扭曲价值发现机制,令中小投资者沦为"信息洼地"的牺牲品,最终动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根基。

目前,证监会构建起"预防-发现-惩戒"的全链条机制。通过完善会计准则执行标准、建立智能财务分析系统、推行中介机构连带责任,形成多方共治格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监管重点从"事后追责"转向"过程管控",通过年报问询函、现场检查等手段,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高质量信息披露如同资本市场的"氧气",其纯净度直接决定市场活力。国际经验表明,成熟资本市场无不以严格信披制度为支柱。我国资本市场要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必须通过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培育价值投资土壤,让"烟雾弹"式财报无处遁形。

这场刀刃向内的监管革新,本质是资本市场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当财务报告真正成为企业的"透明体检表",当信息披露从合规义务升华为市场文化,中国资本市场方能行稳致远,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释放更大动能。监管的雷霆手段,终将换来市场的风和日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