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出品方营收暴增逾19倍,亏得更多了
作为封神系列电影的出品方,北京文化上半年营收暴增逾19倍,但在高昂的成本下,业绩同比增亏。同为春节档明星,光线传媒尚未公布中报,从《哪吒2》的票房来看,或已为光线传媒带来超过30亿元收入。
票房不及预期,北京文化营收暴增逾19倍仍未覆盖成本
近日,北京文化(000802.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呈现显著的营收与利润背离态势,营业收入为1.5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944.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610.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为-2.44亿元,同比增亏576.57%。
对于营收增长,北京文化表示,上半年,公司以发展电影、电视剧网剧及演艺演出业务为主,通过集中资源聚焦公司重点影视项目,加强与各大网络视频平台、电视台及影视剧制作企业的合作,加大演艺演出业务布局,采取多种业务模式等,使得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增加。其中,公司主投主控项目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票房12.38亿元,获春节档第三名。
北京文化今年2月曾发布阶段票房公告,截至2月4日,《封神2》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10.13亿元,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约为9000万元至12000万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按照该比例测算,截至6月末公司来源于《封神2》的营业收入约为1.10亿元至1.47亿元。
不过,公司认为本期出品的电影票房不及预期,导致业绩亏损。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影营业收入约1.15亿元,同比增长1514.32%,毛利率为-172.42%。
毛利巨亏主要由于高昂的成本。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为3.57亿元,同比增长25084.52%。其中,电影产品成本为3.13亿元,同比增长21994.63%。成本大多确认在第一季度。北京文化在2025年一季度报告中称,一季度营业成本为2.89亿元,同比增长38496.24%,变动原因正是《封神2》确认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公司电影业务首次出现负毛利率。2024年,公司电影产品毛利率为-83.18%。当期电影产品收入为5588万元,而成本达1.02亿元。
目前,《封神三部曲之封神天下》(暂定名)正在后期制作中。除了封神系列电影,公司的储备电影项目《敦煌之玄奘密码》(暂定名)、《愤怒的老虎》、《年会不能停2》、《火星计划》、《欢迎来龙餐馆》、《用武之地》等正处于前期开发或后期制作中。
北京文化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市场对于高水准、大投入的精品内容需求旺盛。为此,影视制作公司不断加大制作成本投入,聘请知名导演、编剧及演员,拍摄宏大场面,聘请知名的后期制作团队,从而吸引观众眼球。另外,资本涌入导致优质IP、剧本、场景、道具、租赁等价格不断上涨,影视作品制作成本进一步上升。
暑假档方面,公司投资的《南京照相馆》已于2025年7月25日上映,《东极岛》于8月8日上映。其中,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7日,《南京照相馆》票房(含预售)突破18亿元。
除了电影以外,上半年电视剧网剧营业收入约1975.22万元,同比增长3189.33%,毛利率为2.43%。作为公司在产品分类中新增的单独列示产品,演艺演出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12.11万元,毛利率为-5.96%。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文化已经连续6年业绩亏损。
2019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4.26亿元、2.98亿元、1.08亿元、5.89亿元、3.17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3.06亿元、-7.67亿元、-1.33亿元、-0.61亿元、-2.80亿元、-1.56亿元。
即使公司在2019年凭借承制出品并主控营销发行《流浪地球》取得超过46.86亿元的票房成绩,但该年业绩仍陷亏损,主要原因是全资子公司世纪伙伴和星河文化经营业绩下滑,北京文化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4.76亿元。据悉,2019年,公司电影营业收入为7.82亿元,毛利率约11.85%,而2018年和2020年均超过40%。
仅1家同行靠“副业”预盈,光线传媒中报值得期待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北京文化所属的申万行业分类为“传媒-影视院线-影视动漫制作”,除了北京文化,目前还有6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1家预计扭亏为盈,5家预计亏损,但有公司预计二季度亏损收窄。
具体来看,中视传媒(600088.SH)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00万元到2200万元,同比将实现扭亏为盈。
中视传媒称,公司参与投资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朴华惠新股权投资基金和朴盈国视(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直接和间接参股了海看股份(301262.SZ)及无线传媒(301551.SZ)。上半年,海看股份及无线传媒公允价值变动致使公司投资收益增加,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2000万元。另受市场环境及行业竞争的影响,公司旅游业务及传统广告业务收入及盈利水平不及预期,影视业务收入及盈利水平保持稳定。
中国电影(600977.SH)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000万元到1.20亿元,同比下降139.17%至158.75%。
中国电影披露,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公司主投电影票房不及预期,导致毛利减少。今年第二季度电影市场遇冷,全国电影票房同比下降34.73%,清明档、五一档票房均出现明显回落。在此情况下,公司持续强化经营,积极推进各项业务,上半年整体业绩较一季度亏损有所收窄。
同样受市场环境波动冲击影响的还有博纳影业(001330.SZ),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75亿元至10.99亿元,同比增亏603.74%至693.24%。
欢瑞世纪(000892.SZ)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00万元,同比下滑131.17%。
欢瑞世纪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短剧业务收入大幅增加,但业务结构优化及对短剧业务的投入力度加大,对短期业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属于投入期利润亏损。此外,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500万元,主要原因系公司主要诉讼达成和解,致使公司营业外支出冲减约1300万元。
慈文传媒(002343.SZ)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00万元至2600万元,同比下滑240.46%至282.60%。
公司表示,受影视业务的生产制作和发行周期影响,公司收入确认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第二季度影视业务确认收入较少。另外,上半年,公司期末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变动致使报告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加,这对公司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不过,从一季报的情况来看,申万行业“传媒-影视院线-影视动漫制作”下的15家公司中,有7家在今年一季度实现盈利,且几乎都没有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
作为春节档的明星,光线传媒(300251.SZ)业绩遥遥领先。根据我们前期发表的《哪吒:给我破!光线传媒一季报业绩新高,单季达2024全年的690%》,今年一季度,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79%。
今年2月,光线传媒发布《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公告称,截至2月4日,该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48.40亿元,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0亿元至10.10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以此计算,公司收入占票房收入的比例在20%左右。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2》截至6月30日以154.46亿元(中国内地票房)获得2025年上半年票房冠军,全球票房更是高达159.11亿元。按照前述比例测算,在仅考虑内地票房的情况下,截至6月末光线传媒来源于《哪吒2》的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