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1000亿!人形机器人突然大爆发

杰克走在热闹非凡的大街上,周围的机器人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制作美食、设施维修、街道巡逻......一切看起来都有条不紊,仿佛置于一场完美的梦境。

电影中的2035年,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最好的生产工具和人类伙伴。而望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现实仿佛离电影已经不远。

目前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实现了从单一工厂场景的单机智能过渡至泛化场景下的跨产业验证,正在走向更广泛的商业服务场景,最后逐步进入家庭场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服务至极。

人形机器人是目前AI技术落地的最佳载体、也是下一代生产力革命的核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

Deepseek预测显示,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剑指3000亿,全球或破万亿。而高盛则更大胆一些,预测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约1.1万亿元人民币),2025-2035年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94%。

新能源之后,中国再一次冲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科技浪潮之尖!

随着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深度结合,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场景应用,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将机器人列为战略新兴产业。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规模量产的“产业化元年”。

宇树科技Unitree R1的重磅发布,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Walker X等量产加速,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技术突破推动行业爆发。

一场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人形机器人拐点已至,万亿市场将迎来大爆发。

01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至商业化大爆发前夜!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超过150款人形机器人同台竞技,和去年展出的人形机器人“十八金刚”相比,今年WAIC上人形机器人的集结“量质齐升”,创国内展出规模之最。

8月份,世界机器人大会、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科技、运动精神与工程艺术的巅峰对决。

当万千光束汇聚于“智芯”水晶装置,数能传承的星火就此点亮,为这场科技盛会拉开璀璨序幕。

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是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如今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市场规模已经到了要爆发的前夜。

2024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7.6亿,在今年预测会达到80亿以上的规模,占全球总规模的50%,全球第一。

据机构预测,2024年至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0.4万台左右增长至27.12万台,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1%。

作为AI从数字世界走进物理世界的载体,人形机器人成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现实世界深度结合的最佳实践场景。

从政策推动到技术迭代再到应用落地,多股力量叠加带动机器人赛道迅速升温,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圳、北京等地推出区域专项基金,湖北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母基金;红杉、高瓴等押注技术平台型企业(如魔法原子);宁德时代、蚂蚁集团等产业资本通过投资绑定核心技术(如银河通用能源系统)。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中国才是最终解。

02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元年”,受益于DeepSeek等AI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赛道热闹非凡,资本争相入局。

近日,星海图接连完成A4轮及A5轮战略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星动纪元获近5亿元A轮融资、云深处完成数亿元融资、小雨智造获亿元级A+轮融资、它石智航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但最为轰动的还是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的新一轮融资,创下今年以来具身智能赛道最大金额的单笔融资记录。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额超140亿元,中国占比近60%(约84亿元),融资事件83起,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67起、110亿元),44起融资超亿元,9起超5亿元。

毫无疑问,当下人形机器人的热度,已然不亚于当年新能源。

国内机器人赛道,也从未如今日这般热闹:

上个月短短5天内,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扫地机器人头部企业石头科技,以及“大疆教父”李泽湘孵化的卧安机器人,三家重磅玩家集体向港交所发起冲刺。此前,更有云迹科技、仙工智能、乐动机器人等企业扎堆递表,宇树科技可能年内上市,智元机器人急招证券主管推进IPO,“机器人能否复制新能源车造富神话”一度成为市场最热的话题。

数据显示,年初至7月中旬,完成“仿真人型机器人PCB”研发项目并有一定技术储备的上市公司胜宏科技,股价累计涨幅高达276.53%;布局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长盛轴承、从汽车零部件转战人形机器人的雷迪克等,股价已涨超200%;此外,中大力德、襄阳轴承、福达股份、上海洗霸、双林股份等也涨超140%。

可以说,整个机器人产业形势、前景一片大好,就像宇树科技的大爆发一样。

03

2025年初,全球科技行业的目光,向一位年轻人聚焦。

这位年轻人,因罕见参与一场国家超高规格座谈会,跟任正非、王传福、雷军等坐在了同一排,并现场发言轰动互联网。

他就是把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做到惊艳全球,连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都佩服的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

其实,创业头两年,宇树科技并没有受资本青睐。论能力,“比他学历高、背景好、资源强的天才太多了。”论资源,资本当时更看重的反而是共享风口。

王兴兴心里也明白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潜心研发新一代机器人产品。

2017年,宇树科技重构的四足机器人Laikago问世,王兴兴的名字才在资本圈开始传谈。

一年后,宇树科技拿到第一笔天使轮融资,虽说钱不是很多,但让王兴兴看到了“中国机器人改变世界”的曙光。

随着风口轮转到硬科技,苦心研发的王兴兴厚积薄发,宇树科技一飞冲天,已完成至少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深创投、经纬创投、顺为资本、中信证券、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科创基金、北京国管、中国移动、腾讯、阿里、美团等一批“顶流”VC/PE、国资平台、产业资本巨头,缔造了一场硬科技投资盛况后,宇树科技计划于2025年冲刺IPO。

宇树科技旗下的机器人产品,不仅在中国大放异彩,还让全球刮目相看。

2021年登上央视春晚的小牛“犇犇”、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Go1机器狗以及杭州亚运会上的“显眼包”机器狗,宇树科技把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带回给了人们。

宇树科技在底层技术自研上积累较深,自研率超过95%,具备从底层持续迭代的能力,坚持下去宇树将成为终局智能机器人企业之一。

就像王兴兴说的那样:“机器人和AI技术是当前全球最火热的行业,这将会是未来最大的机会源泉。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追逐这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科技浪潮。”

04

机器人,这个承载了全球最尖端的新材料、AI等关键技术,其中隐藏了千倍增长空间,特别是在如今在全球人口增长缓慢的背景之下,谁能够把握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谁无疑就会成为未来产业经济的弄潮者!

而人形机器人的外观和行为与人高度相似,能够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使用人类的生产工具,形态更易令人产生共鸣,是目前作为具身智能最理想的载体。

人形机器人因其与人类环境的高度适配性被视作是打开家庭、医疗等一个个万亿美元级市场的钥匙。

可以预见,三到五年内,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已经到了大规模爆发前夜。

不过,4月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中,仅6款机器人完赛,多数需人工辅助或频繁更换电池,暴露运动控制与续航短板。

行业融资天使轮到A轮占比超70%,也侧面反映了多数企业仍处技术验证期。

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融资热潮本质是“技术理想”与“订单现实”的碰撞。如今高热度与冷现实并存,筛选标准已从“能否动起来”升级为“能否干起活”。

正如业内大佬所言:“产业已从概念火爆走向技术虚火,唯有突破物理瓶颈与成本约束,才能跨越商业化鸿沟。”

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像是黑暗中点燃的一盏明灯,为人们带来便利和方向。

未来都市里满是机器人,它们完美地执行着各种任务,人们的生活因为机器人的辅助变得轻松便捷。

诚然,科技能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但我们必须能完美掌控。

就如同放风筝,科技是风筝,而人类的智慧和道德是风筝线,只有牢牢握在手中,风筝才能在广阔的天空中平稳飞翔。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