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汽车品牌破产,一代SUV霸主落幕!
再见,国产Jeep!
曾经,广汽菲克旗下的Jeep,狠狠惊艳了一个时代。
“不是所有的SUV都叫Jeep”风靡一时,国产Jeep更是赢下了中国市场最强SUV的称号。
广汽菲克,拥有菲亚特、克莱斯勒和Jeep等品牌的产销经营权,国产了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指挥官等车型,打造过属于自己的“汽车王国”。
可惜,时代在抛弃你的时候,从来不会说再见。
谁也没想到,从兴起到高光再到破产,广汽菲克仅用了6年的时间。
五次拍卖、累降10亿依旧无人问津,广汽菲克的命运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
汽车市场从来不是一张安逸的“婴儿床”,有人哭自然就会有人笑。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产自主品牌崛起了。
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连续10年稳居全球榜首。
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见证历史!
在合资、外资车企经历着一场被时代淘汰败局的同时,国产汽车正奔驰在康庄大道上。
01
历经两年多的挣扎尝试,广汽菲克的命运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
近日,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以下简称“广汽菲克”)管理人发布消息称,因已无重整可能,宣告广汽菲克公司破产。
回溯广汽菲克的发展历程,其命运沉浮恰恰像是合资模式的缩影。
Jeep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是在2008年,那一年凭借自由人和指南者两款车型,刚进入中国市场的Jeep就获得了不俗的成绩,连续数年拿下了销冠,打响了Jeep在中国市场“最强SUV”的称号!
后来,为了进一步降低销售成本,菲亚特集团(现为Stellantis集团)选择与广汽集团在2010年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广汽菲克,股权一半一半,总投资约170亿元,从此Jeep车型走上了国产化的道路。
得益于国内SUV市场的繁荣,在Jeep国产化后的2016年,广汽菲克直接把增幅干到了260%,2017年即使一款新车都没有,还是实现了同比57%的增长,冲到了22.2万辆的销量巅峰。
"每两分钟卖一辆车",成就了广汽菲克的辉煌时代,并定下了2020年销量达70万辆的目标。
可惜,卖的最好的这一年,却成了广汽菲克最后的辉煌,此后销量一直在走下坡路。
数据显示,2018至2021年,广汽菲克销量从12.52万辆下滑至2.01万辆,可以说是直线下滑。2022年,Jeep品牌甚至上演了全车系单月仅产销个位数的惨剧。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大面积烧机油问题,不仅“荣登”了当年的315晚会,让Jeep也败光了从上世纪开始所积攒下来的品牌根基,这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开端。
02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与此同时,广汽菲克与经销商矛盾激化,2017年广汽菲克为完成20万台销量目标,不断向经销商压库,最高库存预警达1:7。
2018年,大部分经销商库存过大,资金紧张,甚至濒临破裂边缘。
种种压力之下,广汽菲克的经营业绩也每况愈下。
财报显示,2017年,广汽菲克净资产达到峰值44.22亿元,经历持续亏损后,2020年其净资产减少至-3.31亿元。三年时间里,广汽菲克累计亏损近50亿元。
如果说外部问题是广汽菲克倒下的“重负”,那么内部问题就是压死广汽菲克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2年Stellantis集团单方面宣布增持股份至75%的声明,引发广汽集团连夜发表声明抗议,双方决策机制几近失灵。
而彼时,恰恰是在汽车产业转型最关键的时间窗口——当比亚迪、蔚来等企业密集投放纯电平台产品时,广汽菲克的新能源布局停留在了油改电概念车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外放总部的不作为,致使广汽菲克自由光改款居然拖延了三年之久,白白错过了国内SUV市场爆发期”。
截至2022年9月30日,广汽菲克(未经审计)总资产为73.22 亿元,总负债为81.13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10.80% ,严重资不抵债。
最终,广汽菲克在次月申请了破产,当时这一事件一度成为2022年汽车行业标志性事件之一。
如今,广汽菲克土地、建筑物、生产设备等核心资产之外的资产已经基本处置完毕,但其核心资产——长沙工厂,历经五次公开拍卖,起拍价从首次的19.15亿元一路降至第五次的9.92亿元,累计降价近10亿元,却依旧仍无人问津。
作为一家盈利能力较弱的边缘合资品牌,广汽菲克今日破产的结局,皆是意料之中。
只是,近80万中国车主的售后维修,谁又来“兜底”呢?
03
从年销22万辆的辉煌到资不抵债的破产清算,广汽菲克12年兴衰史折射出合资模式的致命困局——当市场红利消退,技术代差弥合,单纯依靠外方品牌光环、缺乏本土化创新与快速响应能力的合资企业,正在被激烈变革的市场无情淘汰,曾经“以技术换市场”的合资逻辑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过去十年间,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制高点已完成迁移。当燃油车时代的发动机、变速箱被电动化平台与智能化系统替代,合资品牌的技术“护城河”正在瓦解。
风水轮流转,合资品牌们正随着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快速崛起,逐渐日落西山。
就拿曾经的“大众之子”斯柯达来说,在中国最火的那几年,年销量都在30万辆以上。
谁也没想到,仅仅才3年的时间,这个“大众之子”就从神坛直接跌落至谷底!
2021年斯柯达在中国离谱到只卖出了7.1万辆,2022年上汽斯柯达累计销量不足4.5万辆,同比下滑超60%,2023年新款柯迪亚克停售被视为要退出中国市场的前兆,2024年全年在中国销量仅1.75万辆,2025年5月单月销量更是跌至1400台左右,经销商网络大幅收缩。
斯柯达以廉价出名,最终却因廉价败笔,“以价换量”致使经销商批量退网不说,电动化转型计划也因此搁置,致使其竞争优势一降再降,最后沉溺于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铃木、菲亚特、PSA、雷诺、讴歌……等品牌已先后退出中国市场;长安福特、神龙汽车等昔日巨头在销量腰斩后艰难求生;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同样在市场份额持续萎缩中苦苦挣扎。
随着国产自主汽车品牌的迅速崛起,中国市场留给合资车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04
就在刚过去的上半年,国产汽车新记录又诞生了!
2025年1至6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仅仅是6月单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就超过二分之一,“油电再次反转”。
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8万辆和13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4%和26.7%。
据乘联会的预测,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升至57%。
国产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成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跑出加速度,正迎来狂欢。
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车企品牌,在海外市场也“杀疯”了。
1至6月,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达到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6月,汽车整车出口59.2万辆,同比增长22.2%。新能源汽车出口20.5万辆,同比增长1.4倍。
一串串数据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过去几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更是国人凝心聚力的果实。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这些都代表着国产汽车产业的崛起,更是中国制造的骄傲!
我们一直以来,寻求的答案,来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