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鸣很忙赴港上市“大考”:股东“离场”、低价“隐忧”与未来挑战
2017年鸣鸣很忙从一家街边小店起步,通过低价策略、加盟模式和资本助力,迅速成长为行业巨头。到2024年年底,其门店数量突破1.4万家,年零售额达到555亿元。
日前,鸣鸣很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可就在上市前夕,公司却频繁出现股东股权转让与引入新股东的行为,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质疑。
01、股东套现“忙离场”
鸣鸣很忙由量贩零食两大头部品牌“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战略合并而来。在这次赴港上市前夕,公司却频繁出现股东股权转让“离场”与引入新股东的行为引起市场关注。
鸣鸣很忙的股东股权转让行为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赵定的“套现”。赵定作为鸣鸣很忙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同时也是赵一鸣零食的创始人,其通过控制宜春鸟窝,在2025年4月转让了两笔股权,分别以1.09亿元和2175.6万元的价格出售给HongShan Growth和黑蚁资本,合计套现约1.3亿元。尽管鸣鸣很忙方面声称,赵定实际到手的现金为8286万元,但这一行为仍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对公司未来缺乏信心的猜测。
此外,盐津铺子在投资鸣鸣很忙仅一年后,便将其所持3.3%股权转让给湖南晓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价3.6亿元。盐津铺子的快速退出,同样让市场对其投资逻辑和鸣鸣很忙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产生质疑。
与股东套现相对应的是新股东的入局。湖南晓芒作为新晋股东,其背景引发了市场的关注。湖南晓芒成立于2024年12月,背后股东为津东(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同样成立于2024年11月。市场有观点认为,湖南晓芒的成立目的可能是为了接手盐津铺子手中的鸣鸣很忙股权,但其具体业务方向和投资意图尚未明确,这为鸣鸣很忙的未来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
同时,红杉中国通过HongShan Growth在2025年4月斥资约3.11亿元分别向宜春鸟窝、李维、刘巍和朱浪收购了鸣鸣很忙的少量股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的每股成本为54.39元,较湖南晓芒收购盐津铺子所持鸣鸣很忙股权时的每股成本57.25元有所下降,这或许暗示了市场对鸣鸣很忙估值的分歧与担忧。
鸣鸣很忙股东的频繁股权变动,暴露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隐忧。赵定等核心股东的套现行为,可能削弱公司内部的凝聚力和长期战略稳定性。核心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不足,可能会影响其他股东的信心,进而影响公司的整体治理结构和运营效率。
此外,新股东的入局也可能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方向。如果新股东与现有管理层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差异,可能会引发内部矛盾,影响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这种股权结构的不稳定,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鸣鸣很忙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因素。
目前正值冲刺上市的关键时刻,这些潜在问题可能会对鸣鸣很忙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鸣鸣很忙需要在资本运作与公司治理之间找到平衡,稳定股东信心,优化股权结构,以确保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02、薄利多销“忙扩张”
鸣鸣很忙采用“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同时利用散装称重商品和会员日折扣等方式增加销售。
截至2024年底,鸣鸣很忙旗下“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两大品牌门店数量已突破1.4万家,覆盖全国多个区域。这一扩张速度在行业内堪称惊人,其目标是通过大规模开店实现市场饱和,进一步巩固其在量贩零食领域的领先地位。然而,这一模式也带来了低利率的“魔咒”,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隐忧和挑战。
鸣鸣很忙的商业模式依赖于规模效应,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实现薄利多销。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仅为7.62%,净利率为2.11%,接近零售业的底线。这一低利率水平远低于传统零食品牌如良品铺子、盐津铺子等,其商品定价较商超低25%,成本压缩空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公司营收规模庞大,但净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增收效果并不明显。
鸣鸣很忙的单店盈利模型已逼近临界点。加盟商需承担租金、人工等刚性成本,而低毛利率使得净利润空间极为有限。若无法通过品类优化(如引入高毛利冻品)改善单店收益,加盟商的忠诚度将面临严峻考验,甚至可能导致加盟商流失。2024年公司闭店数量有所增加,部分加盟商反映总部支持不足,选址与运营标准化程度有待提升。
尽管鸣鸣很忙的营收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其净利率却始终徘徊在低位。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利率仅为2.1%,反映出“以价换量”策略带来的代价。这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使得公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盈利能力并未得到相应提升,长期来看可能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鸣鸣很忙约99.5%的收入依赖于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使得公司利润被上游厂商和下游加盟商双向挤压。一旦上游原材料涨价或加盟商流失,公司的业绩将遭受重创。此外,随着市场饱和度的提高,加盟商拓展遇阻,整个商业模式可能面临崩塌风险。
03、赴港上市“忙竞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3.7万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4.9万亿元。鸣鸣很忙在这一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2024年录得GMV人民币555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然而,行业竞争激烈,量贩零食赛道已进入“万店争夺战”阶段。
正是如此,鸣鸣很忙便抓住时机,赴港上市。然而,行业竞争激烈,倘若成功上市,公司到底该忙些啥?
鸣鸣很忙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简化流通环节,鸣鸣很忙能够将产品定价比线下超市低约25%。然而,随着品类的不断拓展,供应链管理的复杂度也在增加。未来,鸣鸣很忙需要进一步优化供应链,提升采购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确保商品的稳定供应。
尽管低价策略为鸣鸣很忙赢得了市场份额,但仅靠低价难以建立长期竞争优势。为了突破同质化竞争,鸣鸣很忙已经开始发力自有品牌,推出高毛利的差异化产品。此外,公司还紧跟健康趋势,推出了健康食品,试图从价格战向品类竞争转型升级。
2024年下半年,鸣鸣很忙向社区折扣超市转型,推出“省钱超市”新业态,新增了鲜食、低温冻品、潮玩等品类。这种跨界尝试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然而,拓展业务边界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更高的租金、人力成本以及冷链物流建设的压力。
尽管营收规模庞大,但鸣鸣很忙的利润率却微薄得可怜。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毛利率始终维持在7.5%至7.6%的较低水平,净利润率也仅为1.7%至2.1%。未来,鸣鸣很忙需要在保持低价模式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鸣鸣很忙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业务边界的拓展,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鸣鸣很忙需要在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力、拓展业务边界、解决盈利困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