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净息差四连降!中信银行“造血失能”,投资“撑”起半边天

作者|睿研金融 编辑|Emma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2024年中信银行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微增3.76%、2.33%,但增速跌至近年低位。利息净收入仅增2.19%,净息差连续四年下滑至1.77%,叠加存款成本刚性,存贷业务造血能力弱化;非息收入占比升至31.3%,但手续费收入下滑3.96%,依赖波动性较高的投资收益(增13.3%)支撑业绩。

为对冲息差压力,中信银行的金融投资占比五年升至27.8%,投资收益占非息收入49%。但投资现金流净额-295亿元,支出远超回收规模,且交易性资产加剧市场风险暴露。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2%逼近监管红线,高风险权重资产扩张加速资本消耗,收益波动性显著提升。

同时,这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增至665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反弹至1.64%。房地产贷款不良率2.21%,超行业均值,余额占全行不良9.47%;零售业务疲软,信用卡不良率2.51%居高不下,税前利润骤降42%。

1

传统业务承压

前不久,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银行”,601998.SH)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

年报显示,去年这家银行营收同比增长3.76%,净利润增长2.33%,虽实现双增,但增速较2023年的净利润增速7.91%大幅下滑。

不仅如此,中信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还处于近年低位,2020-2024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0%、13.82%、11.66%、8.12%、2.07%。

睿研制图(数据来源:Wind)

进一步拆分营收构成后,《蓝筹企业评论》发现了这家银行存在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

年报显示,中信银行去年利息净收入1466.79亿元,同比微增2.19%。

同时,这家银行2024年净息差为1.77%。这项数据已经连续4年出现下滑,2020年-2024年分别为2.26%、2.05%、1.97%、1.78%、1.77%。

(数据来源:Wind)

而且,中信银行去年的净息差,在股份制银行中仅能排到第4名。

此外,中信银行2024年净利差也下滑了0.04个百分点至1.71%。

非息净收入方面,2024年中信银行此项数据达到669.67亿元,同比增长7.39%。此类业务收入占比提升1.05个百分点至31.3%。

非息净收入提升较大的原因是,中信银行在去年的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长了67.18亿元,合计330.73亿元,成为主要增量。

然而,受银行卡和代理业务拖累,这家银行的另一项非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却同比下滑3.96%至311.02亿元。此外,它们的托管及受托业务佣金增长23.77%。

综上分析,尽管贷款规模增长4.03%,带动了利息净收入微增,但存款成本刚性(指银行存款成本具有一种相对刚性的特性,即在一定时期内,尽管市场利率波动、经济环境变化或银行采取了一些降成本措施,但存款成本依然难以显著下降,甚至可能上升)叠加LPR下行影响,导致息差收窄趋势延续。未来若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可能挤压利息收入增长空间。

2

“投资”成业绩主要推手

以上数据说明,2024年中信银行的业务相关的收入表现都不是很理想。而投资成为这家银行主要的创收手段。

面对净息差收窄压力,中信银行将金融投资占比从2020年的23.5%提升至2024年的27.8%。投资收益占非利息净收入比重从2020年的29%提升至2024年的49%。

这样经营上的转变,显然会增加风险。

2024年中信银行投资净收益达292.7亿元,同比增长34.36亿元,增幅13.3%。但同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95.32亿元,较2023年的18.87亿元大幅下降,这显示出其投资支出远超回收规模。这种资金流出主要投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债权投资。

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证券投资,2024年证券投资收入占非利息收入的49.4%。不过,这类资产对市场波动敏感,可能增加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暴露。

另一方面,更多地依靠投资收益导致中信银行收益波动性加大。

2024年中信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激增629.94%至38.03亿元,这类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对利率和资产价格波动高度敏感。例如,2024年第四季度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下降5.4亿元,显示出这部分收益波动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因此,若市场环境逆转,可能引发收益大幅回撤。

此外,更多地投资金融资产导致这家银行资本充足率承压。

尽管2024年中信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3.36%,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72%,接近监管要求的下限。但交易性金融资产风险权重普遍高于贷款(如股票风险权重为250%),过度依赖投资收益可能加速资本消耗。2024年该行总资产规模达9.53万亿元,资本补充压力随风险资产扩张持续积累。

不仅如此,过度依赖投资业务,导致中信银行主业现金流与利润结构失衡。

年报显示,2024年这家银行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0.32亿元,与净利润694.68亿元形成显著背离,显示传统存贷业务造血能力不足。

3

不良贷款风险仍在积累

除业务重心变化带来的风险外,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同样需要关注。

截至2024年末,这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664.85亿元,同比增加16.85亿元,增幅2.6%。同时,关注类贷款占比在2023年降至1.57%后,2024年回升至1.64%,显示潜在风险有所积累。

风险点主要体现在,一方面,2024年不良贷款余额逆势上升,与贷款总额4.03%的增速形成剪刀差。另一方面,关注类贷款占比回升,可能转化为新增不良。此外,信用卡不良率2.51%、消费贷不良率2.14%仍高于平均水平。

中信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尤其值得关注。

年报显示,2024年这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余额 2851.49亿元;房地产不良贷款率2.21%,高于约1.9%的行业平均值。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为62.96亿元,占全行不良贷款9.47%

总体来看,中信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全行贷款总额的9.81%,但不良率显著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及行业均值,且不良余额占比较突出。

此外,零售业务风险同样需要关注。

2024年,中信银行的个人不良贷款率上升0.04个百分点,零售银行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08%,对总营收贡献率降低。

信用卡不良贷款方面,尽管不良率下降0.03个百分点至2.51%,但此项数据仍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同时,中信银行的零售业务利润贡献大幅下滑。

2024年度零售银行业务的税前利润为92.3亿元,占总税前利润的11.4%;而在2023年度,这一数字为159.35亿元,占总税前利润的21.3%。

这意味着2024年度零售银行业务的税前利润相比2023年度减少了67.05亿元,下降幅度为42.08%。

中信银行在传统业务承压、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以投资驱动填补盈利缺口,但收益波动性加剧与资本消耗风险不容忽视。房地产贷款不良率高企、零售业务利润骤降,叠加资产质量隐忧,凸显业务结构亟待优化。未来,这家银行如何平衡风险防控与盈利韧性、加速零售转型及资本补充,《蓝筹企业评论》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