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跌背后,“中国智驾第一股”正经历工信部新规淬炼
文/杨宇
纳斯达克中国智驾第一股文远知行公司正在经历工信部新规大火的淬炼。
2025年4月16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明确了测试验证、宣传规范、OTA管理及事故报告等强制性要求,对智能驾驶行业来说,业内普遍认为这标志着智能驾驶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
截至4月30日,文远知行股价暴跌至开盘以来最低价每股6.70美元,距离IPO时每股15.86美元的发行价,已跌去一多半。
从通知要求来看,对智能驾驶行业来说,新规一个明确的宣传规范——以后都是“辅助驾驶”,而不能强调而“无人驾驶”或者“智能驾驶”,直白点来说,就是禁用夸大宣传术语。
新规禁止使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词汇,统一采用“组合辅助驾驶”表述。对文远知行的Robotaxi业务来说,之前市场宣传策略是无人驾驶,但在新规要求下,需明确功能边界,避免误导消费者,这是其一直以来所提倡的 ,这同时也是对最近小米汽车智能驾驶时碰撞起火后的监管部门的态度。这对文远知行公司来说,其“完全无人驾驶”技术的接概念需要慢慢做出调整,其纳斯达克智驾第一股的概念,市场营销策略也要慢慢做出调整。
新规的对其要求还不止于此,以上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增加其成本结构。
按照通知要求,新规要求车企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CDAS)进行深度测试,覆盖功能、场景、人机交互和耐久性测试,例如需验证极端天气下的系统稳定性。文远知行作为L4级自动驾驶技术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构建高精度测试体系,当然这可能延长技术迭代周期,但同时也提升了技术可靠性,减少事故风险。
这对文远知行公司来说,将增加更多的成本,但继续增加的成本不止于此。
2024年8月份,工信部组织制定的《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和《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涉及外部连接安全、通信安全、软件升级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文远知行需要确保他们的数据分类、加密和防泄露措施符合新规,否则可能面临风险。就目前来说,文远知行公司已经和优步合作,海外业务扩展也可能需要符合不同国家的数据法规,所以国内的新规可能会推动他们在数据安全上的投入,进而影响成本结构。
同时,还需补充技术参数与准入管理,这也将增加成本。具体来说,车企需补充40条与CDAS和OTA相关的技术参数(如传感器精度、算力平台性能等),并纳入准入管理。文远知行需调整现有技术文档和生产流程,优化数据库管理,以满足准入要求,短期内可能增加研发和合规成本。
新规也为汽车事故责任划分机制进行了前期铺垫。新规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责任划分奠定了基础,有分析认为未来事故责任可能从驾驶员转向车企。文远知行作为L4级技术企业,需提前构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以应对事故报告和法律责任认定要求。
业内普遍认为,对智能汽车行业认为来说,新规以安全为核心,重塑了智能驾驶行业的竞争格局,车企需通过技术优化与合规管理在监管与创新间找到平衡。
与将来要不断增加的成本的同时,文远知行正在经历巨亏。
由于文远知行尚未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主要数据来源2024年度财报。根据其财报,其净亏损持续扩大,2024年全年净亏损为25.168亿元人民币(约3.448亿美元),较2023年的19.491亿元同比扩大29.1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调整后净亏损为8.019亿元(约1.099亿美元),较2023年的5.017亿元扩大59.84%。
与亏损在扩大的同时,其收入连续两年下滑。
2024年总营收为3.611亿元(约4950万美元),同比下降10.13%,2023年营收为4.018亿元,2022年更高达5.28亿元,收入呈持续萎缩趋势。
对其主要依靠软件收入为主的业务公司来说,其服务收入下降明显:从2023年的3.476亿元降至2024年的2.734亿元,其主要原因按照其财报解释是其ADAS研发服务合同结束且新合同尚未生效。
唯一增长的是其产品收入增长:从2023年的5420万元增至8770万元,主要依赖Robotaxi、Robovan等销量的提升,但不足以抵消服务收入的下降。
与收入降低同时的是其运营费用却在不断增加。2024年营运费用激增至22.838亿元(约3.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3.7%,其中人员相关费用增长40%;研发费用高企:2024年研发开支10.91亿元,占全年营收的3倍,日均研发投入近300万元。2022-2024年累计研发费用超29亿元。
对高科技公司来说,一直都是高成本的研发投入,这一点是行业惯例
在经历亏损和收入下降的同时,文远知行公司正在面临现金储备与资金压力。
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48.884亿元(约6.697亿美元),但若按当前亏损速度(年亏损超25亿元),资金消耗周期约2年左右。尽管2024年通过IPO募资约4.585亿美元,但股价波动剧烈,从历史高点44美元跌至2025年3月底的16美元左右,又到最近跌破发行价至6.7美元,反映出市场对其盈利能力的广泛担忧。
至于亏损亏损原因,行业普遍分析认为是其市场扩张与技术投入:全球布局涉及9个国家包括30座城市,包括Robotaxi、Robobus等业务,需持续投入运营和研发;同时,其收入结构严重失衡:服务收入占比75.7%,但受合同周期影响波动较大,产品收入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对高科技行业来说,行业竞争正在加剧,国内外Robotaxi赛道竞争激烈(如百度、小马智行、Waymo),由于自动驾驶法规尚未完全成熟,一直以来面临的政策风险正在凸显,最近的工信部新规就是明例。
就目前来说,很多投资人都认为文远知行当前处于“烧钱换未来”阶段,通过高研发投入和全球化布局抢占市场份额,但短期内收入增长乏力,成本压力显著。未来需优化盈利模式、控制成本,并依赖技术突破和规模化运营实现收支平衡。
工信部新规对智能驾驶行业来说,一方面是压力,但同时也是机遇。
工信部新规对文远知行的影响是双向的:短期内需应对合规成本上升、测试周期延长及宣传策略调整等挑战;市场普遍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政策通过规范市场、强化安全,将加速行业整合,为技术领先的头部企业创造更大发展空间。
新规显著提高合规成本,中小型企业可能因技术或资金不足退出市场,摩根大通发布的报告认为,未来行业集中度(CR3)预计提升至80%以上。
市场普遍分析认为文远知行需在安全合规与技术创新间找到平衡,利用政策支持的窗口期扩大商业化落地,巩固其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领跑地位。
文远知行在面对新规压力的同时,其商业化进程一直在推进,其试点区域正在扩大。
文远知行凭借技术积累和国际化布局,2025年初获得法国纯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至此该企业成为全球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五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
新规推动车企与产业链企业(如芯片、算力供应商)深度协同。文远知行与英伟达的算力合作、东风股份的硬件支持等,这将助力其应对高标准的算法优化需求,提升技术壁垒
中国已有20个城市允许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行,2025年主要城市或开放更多道路。
2025年4月1日起,《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施行,在新闻通稿《亦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向规模化爆发期》中,文远知行Robotaxi业务收入、海外收入同时创下历史新高。
文远知行其与广汽、宇通等车企的合作(如Robotaxi和Robobus项目)有望受益于试点扩展。同时,宇通也是其最大股东。
2025年1月份,摩根大通发布报告预测,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成本将于2026年降至30万元,若政策支持全域运营,其车队规模可快速扩张,2027年后或实现盈亏平衡。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规通过规范行业竞争,将加速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文远知行作为“全球智驾标杆”或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
新规对智能驾驶行业来说,将是重生,对文远知行来说,未来将面对考验,压力与机遇并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