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盈利背后:分红凶猛、“靠爹”顽疾仍在
但问题是,这位“健身达人”似乎只学会了节食(裁员+砍费用),还没掌握如何科学增肌(可持续增长)。更魔幻的是,刚赚到第一桶金,它就决定把80%的家底拿来分红,后续再想跟上AI的时代潮流,委实令投资者们担心,公司这“掏空式分红”后,还能有多少钱用于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与推广。
这波操作,着实令投资者们为平安好医生捏一把冷汗。
01、2024年盈利全靠砍成本
近日,平安好医生发布2024年财报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期间业绩。
2024年,平安好医生终于实现了“人生第一次”——净利润0.88亿元,结束了长达数年的亏损生涯。但仔细一看,这盈利来得有点“内涵”:
2024年,平安好医生录得总收入48.08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净利润0.88亿元,首次实现全面盈利。然而,其营收仅恢复到2021年的六成左右,与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相比差距明显。此外,盈利主要得益于成本节约,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下降8.6%,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37.2%。员工数量从2021年的3425名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446人,降幅近58%。
不过在大幅削减员工数量的同时,高管们却依然拿着超高的薪酬。据2024年财报,平安好医生董事会主席、CEO李斗获得以现金支付酬金合计为约908万元,酬金构成包括工资及薪金、绩效奖金、养老金成本-设定提存计划、其他社保成本、住房福利及其他雇员福利、其他薪金成本等。另一高管吴军酬金合计约632万元,在公司营收停滞不前且大量裁员的背景下,这些高管的高薪难免引人侧目,且令人疑惑,公司的薪酬机制是否与业绩及市值表现挂钩?
另一方面,透过2024年财报可以看出,实际上公司的营收增长是比较乏力的,而盈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幅削减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但员工数量大幅减少是否会影响公司的长期运营和服务质量?并且成本也不可能无限砍,未来增长靠什么?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约10.6亿元,同比增长25.8%。净利润3318.8万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5786.1万元,均同比扭亏为盈。由于尚未完整披露详细财务报表,本报告期扭亏为盈的核心动因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02、“掏空式分红”背后或有玄机
值得商榷的是,平安好医生在2024年还有一个堪称“魔幻”的操作——2024年上半年刚一盈利就开始“撒钱”。虽说上市公司的确需要回馈股东,但平安好医生的“分红”,似乎来得过于“凶猛”,以至于市场上有“掏空式分红”的评价声音。
平安好医生 2024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0.93 亿元,盈利 5664.8 万元,首次实现盈利。公司计划向股东派发每股9.7港元的特别股息,总额108.5亿港元。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9.41%,将分走约42.77亿港元。
截至2024 年6月底,平安好医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30.09亿,总现金为126.45亿元。也就是说,此次分红将分掉账上近80%的资金。
更耐人寻味的是,大股东选择“以股代息”,进一步增加持股比例。市场立刻浮想联翩:这是否私有化前兆?毕竟股价距离上市以来高点跌了90%以上,较发行价54.8元,除权后计算也已跌去了约70%,现在“抄底”成本极低。但如果真进行私有化,二级市场投资者可能就只有被迫“割肉离场”。
分红后,平安集团的持股比例从39.41%增至52.74%,触发全面要约收购条件。平安集团后续曾表示,并没有寻求平安好医生的私有化,才平息了外界关于私有化的猜测。不过这么大手笔分红,怎么看也有点“哪管未来洪水滔天”的架势。
再来看看平安好医生的营收结构,堪称“拼爹”典范:公司2024年来自B端的收入为14.32亿元,同比增长32.7%。B端累计服务企业客户数达2049 家,其中86%的客户来自平安集团渠道。截至2022年底,平安好医生付费用户为4300万,其中3400万用户来自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占比超79%。2023年,平安好医生关联交易收入合计达13.4亿元,营收占比为28.56%。到了2024年,交联交易收入合计达16.27亿,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3.84%。
透过2024年的关联交易详细清单,还可以看出一些变化。首先是总量增长:关联交易规模扩大至22.78亿元,较上年的19.31亿增长18%,反映出业务协同深化的同时,平安好医生对平安系的依赖也在加重。
结构方面,健康医疗相关交易(健康险、好医系列)明显增加,而金融类交易(理财收益)波动剧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此类收益的潜在风险,与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走势高度相关。
未来战略方面,平安好医生近年也宣布大力投入人工智能技术,并接入DeepSeek大模型,展示出进军AI 的决心。公开信息显示,平安好医生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臧珞琦表示,公司2024年对创新业务布局已投入近9000万元,其中,在医疗人工智能(AI)领域投入超过2500万元。但在2024年财报中,公司整体研发费用为3.8亿,同比下滑29.2%。不知公司未来在AI领域的实际投入是否足以支撑其宣称的战略目标。相比之下,京东健康2024年的研发开支为13亿,同比增长8.5%。
平安好医生的“盈利首秀”,看起来似乎成色不足,但至少站起来了。然而,市场更关心的是:它能不能跑起来?是不是只能靠“家长”扶着走?毕竟,资本市场从不奖励“节食减肥”,只崇拜“肌肉增长”。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