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银行上市首年利息净收入下滑11.6%,三成存款来自五粮液
新晋港股宜宾银行(02596.HK)近日交出了其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2024年,宜宾银行实现营收21.8亿元,同比微增0.5%,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9.58%,作为一家背靠白酒巨头五粮液、资产规模突破千亿的城商行,从数据上看,宜宾银行此番财报增长不多。
然而,从这份年报,不难发现其增长质量堪忧,净利息收入大幅下滑11.6%,净息差从2.18%骤降至1.71%,压缩了0.47个百分点,位列港股上市城商行净息差下降之最。更值得警惕的是,制造业不良贷款率从0.84%飙升至3.79%,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也升至1.99%,资产质量隐患正在积聚。
在港股银行板块整体低迷的背景下,这家新晋上市银行对于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业务结构单一等多重挑战,已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01
净息差大跌,盈利能力减弱
回顾宜宾银行近三年的业绩,增长动力的变化令人担忧。2022-2023年,宜宾银行营收同比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分别达到18.5%和15.7%,而2024年却骤降至0.5%,增速大幅下滑。
宜宾银行2024年财报中显示,从营收结构看,该行2024年总营业收入21.8亿元中,净利息收入占比高达72.3%,但这一核心业务收入却同比下降11.6%。能够维持整体营收0.5%的微弱增长,完全依赖于金融投资净收益—该项收入同比暴增至3.15亿元。然而,这种依赖金融市场波动的收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难以成为业绩的稳定支撑。
02
超三成贷款来自五粮液
宜宾银行的资产质量,虽然该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的1.76%微降至2024年的1.68%,但这主要得益于新增贷款的稀释作用—在贷款总额增长18.4%的背景下,不良贷款余额实际上从9.04亿元增加至10.23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关注类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13亿元至5.03亿元,这类贷款未来转化为不良的可能性较高,预示着资产质量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从行业分布看,风险暴露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制造业贷款不良率从0.84%飙升至3.79%,不良余额暴增1.56亿元;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从1.39%升至1.99%,不良余额增加1.26亿元。这两大行业合计占贷款总额的33.5%,其资产质量的快速恶化将对银行未来的信用成本产生显著影响。
宜宾银行的贷款集中度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作为一家区域性城商行,其业务高度依赖四川省尤其是宜宾市本地经济,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24.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9.4%)等行业。这种行业和地域的双重集中,使得银行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区域经济波动和行业周期的影响。
作者丨征探君
来源丨征探财经(ID:teccj6)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