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作者:木子

编辑:李娜

风品:宁臣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在造车大佬们争先恐后制造“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时,蓝月亮早已做到了“年轻人的第一瓶洗衣液”。

有多牛呢?2009年-2022年,蓝月亮洗衣液14年连续获得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洗手液在2012年-2022年间连续蝉联榜首,堪称制霸江湖。2020年底,蓝月亮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跻身中国大型日化赴港第一股、洗衣液第一股。

然而这个行业一哥,最新业绩单难言讨喜。2024年3月26日,蓝月亮披露年报:2023年营收73.24亿港元,同比减少7.84%;归母净利3.253亿港元,同比减少46.79%,录得上市以来首次营利双降。

实际上,若拉长时间维度,自上市以来企业就渐露颓态,从2020年的增利不增收,到2021、2022年的增收不增利,再到2023年的营利双降。掐指算来,蓝月亮已经连续三年净利下降。

同频低迷的还有股价。截至2024年4月12日,收盘价2港元,较发行价13.16港元累跌84.8%,较最高点18.785港元累跌89.35%,市值累计蒸发千亿港元。

不禁疑问,蓝月亮怎么了、洗衣液卖不动了?如何拯救盈利性、摆脱股绩双困?

1

三大产品全线下滑

成败皆洗衣液?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企业的时代。

遥想21世纪初期,中国家用洗涤市场被宝洁和联合利华牢牢占领,让众多不擅营销的国产品牌遭遇市场边缘化、乃至被收购的命运。

彼时,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刚从海外归来,逛超市时发现日用品几乎都是国外品牌,却没其常使用的洗衣液。在外资看来,洗衣液在当时人均GDP不过3000美元的中国没有市场。

张磊不这么想,凭着敏锐市场洞察、消费升级大势,其嗅到了巨大商机,于是找到当时做洗涤剂的罗秋平,鼓励他做洗衣液,甚至可在前几年不用盈利。

说干就干,罗秋平创立蓝月亮,凭借先发优势、“烧钱”模式,企业快速占领市场、顺利在外资觉醒前树立了江湖地位。如2008年,不惜花两亿元邀请郭晶晶代言并喊出“深层洁净,更全面呵护您的手部、衣物和肌肤”广告语。

里斯咨询创始人艾•里斯曾提出“商业竞争的终极战场不是工厂,不是你的产品,不是你的市场,不是你的渠道,而是顾客的心智。”同样,这也是蓝月亮的成功秘籍,凭借高举高打,形成了“洗衣液=蓝月亮”顾客心智。

得益于深厚护城河,此后奥妙、汰渍等品牌的挑战均以完败而归,据中国经营报报道,2010年时蓝月亮洗衣液市场的份额已高达44%。

洗衣液市场坐稳后,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持续扛起营收主力大旗。据choice数据,2018年-2022年该板块收入59.17亿港元、61.78亿港元、55.96亿港元、64.57亿港元、68.21亿港元,对应增速20.22%、4.41%、-9.42%、15.39%、5.64%,常年占总收入比的八成左右,傲人体量透出了市场影响力,也折射了业务单一的集中依赖性。

另一厢,同行回过神后,纷纷推出新品以求差异化竞争,例如2013年,宝洁就率先将洗衣凝珠引入中国市场。据国信证券统计,中国洗衣凝珠销售额从2015年的150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1.16亿元。

高速增长下,立白、滴露等纷纷推出洗衣凝珠产品,蓝月亮则继续坚守洗衣液市场,推出至尊浓缩洗衣液,目前浏览官网也未出现洗衣凝珠产品身影。

然商场如战场,大浪淘沙不进则退。深入具体业务,市场会说话。以2023年为例,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收入65亿港元,同比减少4.7%,占比88.8%;个人清洁护理产品4.47亿港元,同比减少27.8%,占比6.1%;家居清洁护理产品3.76亿港元,同比减少25.8%,比重5.1%。

三大产品线全线下滑、且衣物清洁护理营收占比提升,以至中金公司研报直言“2023年业绩低于我们预期”。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著名的毛毛虫效应告诉我们,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经验,容易让企业错失成长机遇,唯有走出“舒适圈”、勇于革新才能不断黏住市场、基业长青。

2

销售费加码、净利连降

全渠道平衡还有多远

不算多苛求,产品之外,渠道方面也有冷思处。

比如面对入场费,蓝月亮曾硬刚大型商超,2015年几乎一夜间在大润发等商超里消失。彼时正值O2O零售风口,蓝月亮开始自建线下渠道,打造了“月亮小屋”社区零售店,进而弥补KA渠道损失。简单些说,“月亮小屋”好些类似当下的社区团购,罗秋平眼光具有前瞻性。

问题在于,直到目前社区团购依然在盈利边缘苦苦挣扎,早于市场的“月亮小屋”自然甘苦自知,不到两年时间就以亏损关停告终。这也给了竞争对手市场机会,立白、汰渍等纷纷抢夺KA渠道。

蓝月亮将目光聚焦到了线上。据招股书,2017年-2019年其来自线上渠道的收入比重逐年增长,分别为33.1%、40.2%、47.2%;线下则逐年瘦身,占比为54.4%、47.7%、38.7%。

互联网时代,拥抱线上是大势所向。不过,一些新问题随之产生。以蓝月亮淘宝官方旗舰店一款1kg装的洗衣液为例,2024年4月12日定价和实付价均为24.9元,而在京东官方旗舰店到手价为14.5元。

好在2019年,蓝月亮与大润发等冰释前嫌、重新上架商品,并决定进军下沉市场,加大补贴和营销。

据南方都市报,2022年蓝月亮CFO潘国梁曾表示,企业从2020年开始就着手对销售渠道重新整合,希望构建全渠道的平衡,最大程度接触消费者,总体来看,公司线上线下销售比例趋于50%比50%,这样对集团销售结构来说更健康。

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0.17亿港元、23.92亿港元、26.51亿港元、32.44亿港元,对应增速-13.2%、18.62%、10.83%、22.38%,费用率达到28.83%、31.49%、33.36%、44.29%。

持续攀升足够大手笔,可也挤压了利润空间。同期,蓝月亮归母净利为13.09亿港元、10.14亿港元、6.114亿港元、3.253亿港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1.28%、-22.53%、-39.73%、-46.79%。毛利率从2020年的64.52%降至2023年的62%,净利率从18.72%降至4.44%,盈利能力持续弱化。

另一厢,同期公司线上渠道收入37.74亿港元、38.06亿港元、37.57亿港元、38.05亿港元,营收占比53.9%、50.1%、47.3%、52%;线下分销商收入22.28亿港元、27.18亿港元、32.53亿港元、27.55亿港元,比重31.9%、35.8%、40.9%、37.6%。

显然,兜兜转转四年努力,离五五开的更健康销售结构、全渠道平衡仍有不小差距,有无错付误判呢?

3

豪横分红追问 什么更香

对于快消企业而言,真正想黏住市场、基业长青,产品、渠道、营销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营运之初,蓝月亮便成立了研发技术中心,并于2015年成立蓝月亮洗涤研究院,专门开发及评估洗衣产品及方法,对产品力打磨创新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然据招股书,2017年至2019年,蓝月亮在研发方面的开支分别为0.58亿港元、0.56亿港元、0.59亿港元,而2020年-2023年财报中以“研发”为关键词搜索并未检索出相关数据。

据2020年12月4日披露的全球发售公告显示,蓝月亮募资约84.92亿港元,其中35.6%用于业务扩充,52.4%用于提高品牌知名度,10%用作营运资金,仅2%用于增强研发实力。

说千道万,不如白银一片。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曾表示“依赖单一产品不是业绩波动的短板,而依赖的单一产品竞争力不高,才是根本。要做到提升差异化优势,需要对产品进行持续投入,提升研发和创新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虽营利双降,公司在分红方面却显得大方。蓝月亮集团公告,董事会于2024年3月26日建议就截止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每股6港仙的股息,拟派末期股息约3.34亿港元,而当期净利才3.25亿港元,股利支付率达102.74%。

据choice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4日,潘东持股比达75.832%。据此推算,此番分红其将获超2.5亿港元、为最大受益者。

实际上,自2020年上市以来,蓝月亮就保持着分红惯例。据choice数据,2020年-2022年,分别派发现金分红约3.47亿港元、8亿港元、9.4亿港元,股利支付率26.51%、78.9%,153.85%。也就是说,四年来累计分红24.21亿港元,而潘东为创始人罗秋平的妻子,即大部分红进了罗秋平一家的口袋。

再拉长些维度,早在IPO时分红就是一个舆论焦点。

据招股书,截至2019年12月31日,企业共计向大股东分红1.89亿港元,2020年中期公司再度分红23亿给上市前股东。其中,潘东持股Asvann88.7%股权,分得20.4亿港元。

据新浪财经,从2013年至2020年上市前,潘东累计获得分红收入22.29亿港元。其中,仅2020年,潘东就获得分红收入23.14亿港元。而2017年-2020年中期公司累计净利才20.22亿港元。

是否过于豪横,有无损伤企业后续成长性?尤其面对2023年的营利双滑,多用些主业精进、战略布局、新品孵化、短板补充是否更香呢?

4

重温重识、再创新再出发

再回巅峰 如何研究消费者

“让每一个家庭生活在蓝月亮的世界里”,这是蓝月亮的愿景。

客观而言,企业一直怀有初心。以2023年为例,抛开种种困点槽点,一些闪光点同样令人振奋。

产品端,蓝月亮专注全品类产品开发,推出具有针对性及功能性的新品,巩固衣物清洁护理方面的领导地位,扩展个人清洁护理及家居清洁护理品类市场。2023下半年,推出净享泡沫沐浴露。此外,继续推动畅销品如内衣专用洗衣液、除菌去味洗衣液、运动型洗衣液等销售,实现产品组合多元化。

销售及分销网络端,致力提升扩展销售及分销渠道,优化全渠道销售策略。

以线下分销商优化销售链管理系统为例,通过相关系统审视分销商及门店库存、门店供货计划及零售计划等,有助公司制定何时的备货计划,从而逐步优化分销商的库存状况。利用奖励计划激励方式,增加分销商积极性、扩充销售点数量。

线上销售渠道方面;除利用领先的传统电子商务平台外,还注意拓展新兴线上渠道,并优化产品组合及营销策略。2023年“618购物节”、“双11购物节”期间,在京东等平台的排名保持前列。

数字化建设方面,着力提升消费者数据分析能力,以深化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及将营运流程数字化。

......

不得不说,蓝月亮是有战略思考的,锚定消费者为核心,持续进化三驾马车。

只是,市场一直在变,竞品同样没有闲着。想要打破业绩颓态,蓝月亮、潘东夫妇仍有不少功课待补。

浏览黑猫投诉,截至2024年4月12日21时,蓝月亮相关投诉212条。数量真心不算多,透露的质疑漏洞却仍值企业警惕。例如虚假宣传、和参照物不符等。

罗秋平曾言“我们不研究竞争者,只研究消费者”。想来正是这种以用户为中心,成就了蓝月亮的一路崛起、制霸江湖。那么,能否重温重识、知行合一、再创新再出发,就是企业突破困境、再回巅峰的题眼。

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弹簧被压的越低、后续反弹力就越大。经历了2023年的营利双降,2024年“只研究消费者”的蓝月亮,能打个业绩翻身仗吗?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