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正在发生一件大事,需尽早转变思路,顺势而为!
老人们常说一句话,“不要埋头拉车,要抬头看路”。
其大意为,做事情只有踏实苦干是不够的,一定要认准目标,有明确的方向。
眼前的A股市场,正在发生一件大事情,将改变未来的投资局面。
2月5日,上证指数触底2635点;2月6日,出了两则利好,大盘连续大幅反弹3天。
两则利好分别是:汇金要扩大ETF买入范围和规模;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
大多数人都会因为第二条利好而拍手称快,数据方向更看重第一条利好,主要有2个思路:
1.政策的出发点
个人认为:暂停转融券,属于一种单独的、被动的措施,是对之前的漏洞在打补丁;扩大ETF买入范围和规模,是一种持续的、主动的措施,是未来的主导方向。
这里和大家一起回忆之前发生的一些事情:
去年10月23日,汇金公告当日买入ETF,并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12月1日,国新控股公告称,当日增持了央企相关的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12月6日,发布意见稿,社保基金对股票投资上限达40%,并明确可以直投ETF;
今年1月底,沪深300ETF持续、异常放量,被市场认为是某队所为;
2月6日,汇金要扩大ETF买入范围和规模。
把事情串在一起,可以看得更清晰,ETF已经成为1层最主要的工具,并且一直都在用,将来大概率还会继续用。
2.政策的力度
截止2023年底,公募基金市场合计出借业务市值为798.12亿,非货ETF出借业务市值为730.22亿,两项合计1528亿。如果逐步了结指的是还券,将可以带来1500多亿的资金增量。
1500亿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但ETF似乎更带劲,以上交所股票型ETF为例:
2022年,全年净申购1952亿;
2023年,全年净申购3695亿,是上一年的1.9倍;
2024年,截止目前,仅28个交易日,净申购额已高达2419亿,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总额,并达到了2023年的65%。
对今年的2419亿进行分解,净申购超过10亿的有13个,分别是:
1)沪深300指数,2095.55亿;
2)中证500指数,263.44亿;
3)上证50指数,261.25亿;
4)中证1000指数,231.72亿;
5)创业板指数,231.51亿;
6)科创50指数,77.17亿;
7)中证2000指数,50.53亿;
8)红利低波100指数,38.35亿;
9)创业板50指数,34.46亿;
10)红利低波指数,28.41亿;
11)上证指数,21.33亿;
12)红利指数,12.93亿;
13)中证红利指数,10.39亿;
一目了然,这里面没有一个行业指数,除了4个红利指数,其余9个全部都是宽指。
这些数据能够解释,今年以来红利相关品种能够逆市上涨,并且节前最后一周,成分品种全部强势反弹,非成分反而继续重挫。
在很多人看来,2千多亿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据,但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才会发现,将来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家津津乐道的美股市场,总市值大约为50万亿美元,其股票型ETF的规模大约为8万亿美元,占总市值的16%;
相比之下,A股总市值大约82万亿人民币,股票型ETF的规模大约为1.4万亿人民币,占总市值的比例不足2%,与美股市场存在数量级的差距。
这些数据为大力发展ETF提供了理论依据。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ETF规模占市场总值的比例,也能达到和美股市场一样的水平,别说3000点了,就算10000点也不是稀奇事。
综上所述,A股市场正在发生一件大事,在政策的引导下,ETF将迎来持续、高速发展,身处洪流之中,一定要顺势而为。
简而言之,向成分权重聚焦,远离垃圾品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