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联技术,冲击IPO面临什么难题?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全媒体记者/何雯雯

来源/官网

近日,深圳市睿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联技术”)已经首发上会了,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睿联技术不管在研发费用还是专利数量或是专利科技含量等方面均比同行稍逊一筹。

而且,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在IPO关键时刻,2022年5月、8月,睿联技术还遭到了美国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由于美国是睿联技术产品销售的主要市场,未来诉讼案的走向将深刻影响着公司的经营。

创始成员早退,公司控制权未来或将发生变动

睿联技术主要从事自主品牌“Reolink”的家用视频监控产品软硬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家用摄像机单机、套装及配件等设备端产品,公司以线上平台为主要销售渠道,重点面向欧美海外消费市场。睿联技术成立于2009年,创始人刘小宇和王爱军为华为前员工;刘小宇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爱军为副董事长、副总经理,二人持股均为27.12%,合计持有54.24%的股权,并通过协议明确了一致行动关系,共同拥有控制权,为实际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创始团队中,还有一员刘星。睿联技术创立时,刘小宇、王爱军分别委托刘星代为持有睿联有限35%股权,并在工商登记为股东。但是仅仅3个月左右,刘星退出创业,并将初创3个月还未实际经营的公司股权按出资额转让给刘小宇、王爱军,解除了代持。对于刘星的退出,招股书解释其是出于个人事业规划考虑。

由于刘小宇、王爱军持股比例相同,二人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那么在公司管理中,是否会因为意见分歧而产生矛盾呢?

2018年4月,刘小宇和王爱军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主要约定内容为自协议生效之日起,双方在涉及公司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上保持一致行动。一致行动人内部发生分歧的,应当以刘小宇的意见作为最终意见。《一致行动协议》有效期至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日起满36个月止,有效期届满后双方如未提出书面异议,协议自动延期3年。

若协议到期后,双方意见出现分歧或有人提出异议,那么公司的实控人该如何认定?公司是否会面临控制权的大变动,这对中小股东是否会发生不利影响呢?对此,《经理人》杂志全媒体致函睿联技术,其回复称以招股书及问询函的披露为准。

资料显示,若睿联技术成功发行,共同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将下降为40.68%,若上述一致行动协议到期后不能得到续签,将会减弱刘小宇和王爱军对公司的控制权。但是对于实控人如何认定问题,相关资料并无过多介绍。

业绩遭深交所质疑,募资用途存争议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上半年,睿联技术实现营收分别为5.25亿元、9.60亿元、13.67亿元、7.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1亿元、1.86亿元、2.49亿元、1.01亿元。

从销售模式来看,睿联技术以线上销售为主,公司通过亚马逊、eBay、速卖通、官网等线上渠道,面向海外市场销售。报告期内,线上销售占比分别为88.74%、89.84%、90.68%、89.78%,其中通过亚马逊平台实现的销售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00%、67.90%、63.80%、67.06%。

由于销售高度集中于线上渠道,且在2020年和2021年,公司营收增长率高达83.02%、42.41%,净利润增幅则分别为356.18%、33.80%,由于增速过快,睿联技术被深交所质疑存在刷单、虚增收入的行为。

对此,睿联技术表示刷单不具备可行性、经济效益,刷单风险与公司经营模式也不匹配,因此公司不存在刷单行为。

在募资用途中,睿联技术拟募集约11.23亿元,其中5.40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项目,3.83亿元用于总部运营中心与信息化升级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具体来看,在前两个项目中,我们发现睿联技术计划在深圳分别花费1.51亿元以及1.34亿元购置及装修场地,而且单是购置办公场所及装修就累计需要2.85亿元,这意味着睿联技术将25.47%的募资用于购买办公房产了。

综合考虑到深圳的房价、投资回报率等因素,睿联技术将2.85亿元用于买楼,该举措的可行性是否合理呢?其在问询函回复中表示,此举可规避租赁风险、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另外可拓宽融资渠道等。

自成立以来,睿联技术便主要采取“轻资产”的经营模式,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拥有房产或土地所有权。如今,公司转变经营策略,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办公房产作为固定资产,未来回报率如何,还需要时间来验证。此外,公司业务以线上销售为主、主要销售市场面向海外,如此看来,斥巨资在国内购置办公楼提升公司品牌形象的说辞似乎有些站不住脚。

另外,在公司需要资金升级扩张,准备上市募资的时候,睿联技术却在2020年和2021年累计分红2.23亿元。2019年至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为4.76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两次分红就将过去三年46.85%的利润分掉了。一边IPO扩张,另一边又分红,这让人不得不对睿联技术募资的用途产生疑问。

研发不及同行,陷专利侵权诉讼

2019年至2022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53亿元、1.67亿元、2.45亿元、1.30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13%、17.40%、17.95%、18.31%。其中,销售平台费以及市场推广费为销售费用支出大头,合计占比为51.13%、81.05%、77.38%、73.92%。

与高企的销售费用相比,睿联技术的研发费用支出就相对少了许多。同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的支出分别为4076.64万元、3245.12万元、4728.39万元、2941.81万元,研发费用率为7.77%、3.38%、3.46%、4.16%。而同行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8.07%、6.78%、4.49%、5.51%。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支出直接影响着公司的产品迭代、技术创新等。然而,睿联技术不仅在研发费用率上与同行可比公司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专利数量与专利科技含量方面,睿联技术同样逊色于同行。招股书显示,睿联技术拥有境内外各项专利49项,其中境内外发明专利仅有14项。

同行可比公司中,截止2022上半年,成立于2011年的安克创新(300866.SZ),其在全球范围内已取得发明专利80件、实用新型专利435件、外观专利授权423件。同样成立于2011年的华宝新能(301327.SZ)(2022年9月上市),截止2022年Q3财报显示,公司累计取得境内外专利合计266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

很显然,同行可比公司的专利数量远超睿联技术,且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中,安克创新与华宝新能分别比睿联技术多66项、19项。这提醒睿联技术需要更加重视技术研发。

值得投资者警惕的是,2022年,睿联技术还陷入了专利侵权诉讼。2022年5月,PortusSingaporePteLtd、PortusPtyLtd向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区地区法院伟科分区,起诉被告睿联数字直接侵犯其编号为US8914526、US9961097的专利权,同时请求法院判令睿联数字侵犯了上述专利权,并要求判令被告赔偿损失。其中,睿联数字为睿联技术全资子公司。

8月,KTImagingUSA,LLC向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区地区法院伟科分区,起诉被告睿联数字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向美国进口侵权带有图像传感器的监控摄像机产品,侵犯其编号为US8004602、US8314481的专利权,请求法院判令睿联数字侵犯了上述专利权,并要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本案涉诉专利技术为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封装结构,为发行人摄像机产品的零件之一。

由于睿联技术的主要销售市场集中在欧美市场,2022上半年美国地区贡献了51.07%的销售收入。而该两项诉讼均在美国,如果两项诉讼最后的判决对睿联技术不利,未来或将影响公司在美国的业务,这也给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埋下了隐患。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睿联技术研发费用率不及同行,发明专利以及专利总量方面也比同行可比公司要少,其反而是通过营销驱动增长。募资用途方面,睿联技术募资买楼布局研发和总部运营中心与信息化升级项目,这能否给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还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