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资本市场,终于落下帷幕,这一年无论好坏都已成为过去,回顾即将过去的2021年资本市场,政策驱动型题材成为主旋律,不管是长期上涨的锂电池板块,还是一度风光无限的太阳能,风电,碳中和,再到持续性成为市场投资主旋律的芯片半导体、光伏,新能源各大分支板,以及全球共振的上游原材料周期品种,还有年末资金爆炒的元宇宙,今年的整体赚钱效应非常强势,但几家欢喜就有几家愁,受到政策打压的房地产,去估值泡面的消费医疗,以及昔日各大白马今年出现持续性的回调,价值投资者今年可能并不开心,包括一些老价值派基金经理都是损失惨重,局部牛以及走过了第三年,我们不难发现政策始终是市场的风向标,事实证明,顺风的地方才更适合飞翔。

今年的成交量也刷新三年局部牛市新高,自今年7月21日开始,沪深两市成交额持续49个交易日维持在万亿元以上,创下A股史上成交破万亿最长纪录。10月22日起,沪深两市成交额再度稳坐万亿之上,日均万亿成交额成为常态,池子越来越大,水必然越来越多,随着经济复苏预期以及住房不炒大政策,未来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A股,全球大放水还在继续,A股低估值洼地属性也越发明显,2021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4175亿人民币,开通以来累计流入16199.09亿人民币,在外资眼里如今的A股依然香气四溢,核心资产稀缺性进一步提升。

展望2022,在全球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后续通胀会长期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中国的货币增速下行流动性相对紧张带来的压力依然存在,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单边大牛市和大熊市行情的可能性都不大,结构性行情将依然是市场的主旋律,变的是每年的领涨题材,不变的永远是业绩和政策,有业绩反转预期和政策驱动性行业,依然会是2022年的主角。

2022年行情,六个字概括,高切低,热切冷,远离今年大涨品种,拥抱低估值,最近三年的行情都是前一年领涨主线和领跌主线互换位置,机构重新抱团肯定会优先挑选底部超跌品种,个人看好消费赛道的困境反转,今年的整体消费数据都不及预期,明年势必会有更多的刺激性政策出台,大家可以重点关注消费电子,家电,食品饮料板块的机会,白酒板块年报业绩如果进入下降通道,则不建议大家继续关注,同时随着国内局部疫情消退,旅游业复苏预期可期,关注旅游酒店,餐饮娱乐,机场板块的反转机会,今年超跌的防御性蓝筹白马,明年也有很强的估值修复预期。

医疗板块被各种利空打压超跌了一整年,去年的泡沫去的也差不多了,本身又是民生类主线类题材,机构在医疗的仓位并不重,各大分支明年可能会重新成为机构配置对象,今年已经在高位的新能源各大分支,需要深度调整才能再次介入,可以关注涨幅不大但市场空间广阔的充电桩板块,结合明年的铺设目标,有很强的补涨预期,受疫情影响,汽车芯片景气度依然很高,在回调到合适位置之后,有业绩和订单支撑的公司依然会有不错是预期空间。

科技类分支个人比较看好鸿蒙和物联网赛道,政策面驱动可以关注二胎和养老行业,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依然是明年社会关注的重点,辅助生殖和医美可以作为概念叠加品种重点关注,今年大涨的周期类板块明年不再重点关注,机构很多都在唱多金融板块,个人并不看好指数上涨空间,金融板块很难在结构性行情里走出超预期行情,房地产受政策面压制也难有大作为,大家可以把重心更多的放在工程基建,专精特新,工业母机里寻找机会。

不管这一年是好与坏,都即将结束,在无法预知的未来里,希望我们都能平平安安,将所有未尽的期待和故事都放在2022年,我会一如既往与大家同在,共同面对所有风浪,以及那一望无尽的星辰大海。

这里是麒麟神侯的年末终结,专业幽默和深度共存,听说关注的人都发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