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49日成交额破万亿,在过了一个国庆节之后,终于跟我们说byebye了。

周四,是跌破万亿成交的第四天,两市合计成交8608亿元。不过,因为这是第三次空头未能砸穿3500点,所以股指属于窄幅震荡,个股涨多跌少。储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板块表现活跃,指数收阴,皆因银行、煤炭、酿酒、石油、医药等权重股走弱。

万亿成交不再,大部分都把矛头指向量化交易。因为之前49个交易日的万亿成交,大家都认可是量化交易的功劳。

那些价值投资的基金,重仓5-10只股票,一持有便是3-5年。

而量化基金以中高频交易为主,时间长的也不过3~5个交易日便把仓位换了一遍。

所以,今年的万亿成交量,跟量化基金受追捧有很大的关系。

9月中旬的时候,有一个数据:今年以来主动量化基金年内算术平均收益率为10.78%,表现要好于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的9.5%左右的平均收益。

跟踪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的量化增强产品超额收益可观,业绩超过30%的主动量化基金27只,其中业绩最好收益率达到57.11%。

这样的业绩,大家追捧量化基金也很正常啊。

私募排排网认为,量化投资的收益风险比相对传统的主观股票多头私募有一定的优势,包括长期平均夏普比率远高于股票多头、最大回撤又小于股票多头等。

前三季度,百亿级量化私募狂发2437只新基金。

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估算,量化类私募基金的规模10340亿,量化私募的整体规模增长大约43%。还有一些量化类的公募。

当你的对手盘是机器,量价交易的逻辑还在吗?

量化交易,是机器按照模型进行,然后按照一定参数进行反馈和调节。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主流量化私募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自然语言处理,即借助机器学习的力量,迅速把市面上的新闻、研报、公告等文字信息转化为量化数据,以供更进一步的研究。

完成定价后,量化基金通过高频交易程序设定,自动买卖,在盘中微小的波动就能低买高卖,频繁“T+0”,薄利多收。

量化基金赚的就是波动的钱,市场的数据是一样的,模型不同主要在于数据的处理以及编写。

所以,人能干得过机器吗?

我想大家都持否定态度,因为你得反应没机器快,你看新闻的速度也没机器快。

一个公司利好,或者一个行业利好刚出来,你就会看到股价90度角直升上去了。

利空也一样,所有的利好利空,都可以瞬间反应在股价上,于是我们看到题材轮动的速度非常的快。

机器人的特点是“快”,止损卖出毫不犹豫,同时,由于量化基金的高频交易,今天股价大涨,现在很多时候次日就大跌了,你让T+1的小散怎么玩短线?

当量化发展一定规模之后,就产生一个问题:谁愿意做常胜将军的对手盘?

量化交易的助涨杀跌,把大家都给吓着了,尤其是三季度的热门周期股,大家都认为是量化交易对象,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缺少对手盘,最后只能是量化资金互相收割,股价波动更大。

国庆节过后,ST板块掀涨停潮!

有人调侃说,“因为量化基金买不了ST,资金跑ST避险去了”。

所以,成交量的萎缩,归因于量化资金趋于不活跃,很合理。

当然,还有一种猜测,量化基金有没有被去杠杆?

如果是高层想要给量化交易降温,那么卖出去的钱就没买回来那么多股票,周转率降低了,A股的成交量也就萎缩了。

假如成交量萎缩卖带来流动性危机,那我们就认为是热点转换的震荡期。

最近盘中突然拉起的热点,大部分是跌下来一段时间之后再发力的。

比如消费股从2月份调整至今,国庆节前后再度活跃。

接近年底,又有基金排名战,那些表现落后的板块在年底有所表现也是可以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