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棉”事件中惹怒中国消费者的H&M,今日发布2021财年第三季度(2021年6月1日~8月31日)财报,公司当期销售额同比增长14%至555.85亿瑞典克朗,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下滑11%。

据了解,H&M业绩下滑主要是受亚洲和大洋洲市场拖累。

这也不难理解,在今年3月的“新疆棉”事件中,H&M冒天下之大不韪,引来中国消费者集体抵制,亲手断送了其中国市场业务。导致其第二季度(3月1日~5月31日)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大跌23%,亏损7400万美元。

当然,“新疆棉”事件并非H&M首次“作死”。天府财经网注意到,H&M所属的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以下统称H&M)截至目前已累计被行政处罚39次,主要为产品质量问题;累计召回产品6次,而且均为儿童服装类产品,触目惊心。

01

质量问题积重难返

天眼查显示,H&M自2014年以来,已累计被处罚39次,其中仅今年前8个月就有7次处罚记录。

“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是H&M被处罚的重灾区。据天府财经网梳理,在H&M前后39次处罚记录中,处罚事由涉及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违反《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就超过20多次。

其他处罚事由还包括产品不合格、质量问题、虚假宣传、违法延长工作时间等。

今年5月,“H&M因童装不符合标准被罚13万”的话题还曾登上热搜。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H&M的投诉也多为产品质量问题。

此外,天府财经网注意到,H&M还有6次产品召回记录,并且召回的产品均为儿童服装类。

今年1月22日同一天,H&M就有两款产品被召开。据国家市监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披露,H&M休闲运动裤、H&M儿童连身裙不符合国家标准GB 31701的相关要求,儿童穿着时可能被夹住或挂住,造成人身安全隐患。

此前的2009年、2017年、2018年、2019年,H&M均有过产品召回记录,召回原因均为可能给儿童带来健康安全风险。

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是H&M Hennes&Mauritz Holding Asia Limited全资子公司。

H&M全称Hennes&MauritzAB,由Erling Persson于1947年在瑞典创立,主营服装和化妆品销售。目前,H&M在全球拥有超过3000家专卖店,足迹遍布28个国家,其中德国是其最大市场,其次为瑞典和英国。

02

换个名字又来捞金?

今年3月,H&M发文抵制新疆棉花,引发舆论哗然,一时间共青团、央视等先后发声,多位艺人与H&M终止合作。而中国消费者在H&M碰瓷新疆棉花后,自发性地集体抵制H&M。

随后,H&M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店铺被下架,商城App也被小米、华为、vivo、腾讯等应用商店下架。

要知道,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还是H&M集团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市场,为其贡献了约6%的销售额,是其在全球疫情期间销售额唯一增长的市场。

而在“新疆棉”事件发生的第二季度,H&M在中国的表现急转直下。二季度财报显示,H&M集团净销售额约54.38亿美元,同比增长75%,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大跌23%,亏损达7400万美元。

同时,H&M关闭了包括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在内的13家中国内地门店,仍在营业门店内的顾客相比之前也大幅减少。

丢掉14亿人口的全球最大消费市场,H&M显然并不甘心。据媒体报道,H&M打算“改头换面”再战中国市场,今年秋季,H&M旗下高端品牌ARKET和& Other Stories的中国线下首店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开业。

公开资料显示,ARKET是H&M在2017年推出的新品牌,目前已经在全球开设了21家门店,除了服装鞋帽外,还销售香水、美容产品,以及功能性家居用品。

而& Other Stories于2013年成立,最初只销售化妆品,后逐渐加入了服装鞋帽、珠宝配饰等女装产品线。

其实早在2019年8月和2020年4月,& Other Stories和ARKET就先后开设了天猫旗舰店,试水中国市场,目前已分别吸引了101万、25.6万粉丝关注。

那么,H&M能否通过这两个品牌重新收割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