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过江鲫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又一次机会”

医药行业最受推崇的CXO公司药明康德,最近3个月遭受的“打击”对未曾“上过车”的投资者是不是“又一次机会”?这个问题与其用言语争论,不如看实际的成交量。

今年1月26日美国方面传来极其不利于药明康德的消息后,药明康德三个月(至4月25日)的成交量达到了5400万股,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成交量5200万股,承接卖盘的投资者分别在54块钱和45块钱两个均价期间大量买入(实际上,这三个月期间的交易均价只有每股50元)。

时至今日,药明康德的股份已经来到40元附近,市盈率13倍不到。这可是一个相当便宜的估值,要知道,该数字一年前30倍,两年前60倍,三年前是120倍,最高点时超过180倍。

基于估值,药明康德的下跌无疑带来买入的理由。但卖出者的理由更为充分——如果美国政客打压药明康德的决心付诸行动——药明2/3的收入受到影响、甚至消失,公司的价值就完全不能用之前的“估值逻辑”进行判断了。

这种担心已经存在于药明股东心中很久了,而且最终被2023年年报证实。2023年,药明康德的收入增长率一下子从70%+直接掉到了2.51%(之前5年全在30%左右),利润增长率从70%多掉到9%。股价和市值双双回到了5年前。

药明康德的外部环境似乎有一些转暖

由于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太高,加上药明的主要客户囊括世界最大药业巨头和数千家创业型医药公司,药明康德已经成了美国是不是真要搞与中国脱钩断链的标志,每次股价下一个台阶都是因为对面传来“制裁”消息。

但过去两周,我们注意到两家著名新闻机构都发表了长篇报道跟进药明康德。一个是《经济学人》杂志,它的文章说美国打击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同时也打击了它自己的制药商。

另一个是纽约时报。它的报道中有来自众多中小制药公司的声音。这些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初创公司,依靠早期融资和药明康德提供的非常低廉的制造条件开发新药。他们中有人说如果失去了与药明康德的合作,新药推出很可能要延迟两年、甚至更多。

在纽约时报报道里提及的一项来自生物技术行业刊物《生物世纪》的调查显示,超过90%的被调查者承认他们的研发管线会因为制裁法案而拖延。

这份调查的另一个数据说,寻找中国CDMO公司(药明就是其中最大一家)的替代者“极端困难”。受调查者中直接表示反对“法案”的人高达40%,支持者只有18%。另有18%担心法案影响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产能。

欧美主流媒体的关注和它们所反映出的信息显然对药明康德的现实处境和今后前景有利,虽然现在还很难说这些有利之处有多大、有多现实。就业和医疗议题在美国非常容易影响选票,这对冲了与中国有关议题的难度。

药明的商业模式是否真的让它可以成为半导体行业中的台积电

药明康德既不是一家制药企业,也不是一个医药研发企业,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代工”企业。因此,很多投资者会低估它的“创新性”,认为它实际上的盈利能力受制于上下游。

理解药明的商业模式,不必过多纠结于大量资讯和专业词汇的分辨,或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医药专家,更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很容易理解的“旁证”。我们认为完全可以把药明康德看作是半导体行业中的台积电,台积电不负责设计芯片,也不负责用芯片生产其他电子产品,只是凭借上下游两端都离不开它的角色,获得相当大份额的收益。

药明的商业模式从一开始就在对它需求最旺盛的美国市场成功,拿到了大量委托订单,因此变成地縁政治关系中一个极具争议的棋子。这一特别之处严重影响投资者对它内在价值的评估,也是我们难以决断的主要原因。

不管怎么说,药明这样一家优秀的企业、股价如此下跌首先带来了“投机”机会。对于《蓝筹企业评论》的读者,我们一方面承认投机者在价格发现中的作用,一方面想提醒基于价值的长期投资者,再等待一下,忽视投机可能带来的收益反而更容易等到好价格。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