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一直困扰并压制中微公司股价的定增问题落定,加上之前中微被美国国防部移出“涉军企业”名单,两大利空在最近一个月全部解除,此后的中微公司是否就能面朝“芯”辰大海,扬帆破浪了呢?


1

两大利空转为利好

中微公司于2021年1月14日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中国涉军企业名单,与此同时,中微的100亿定增计划也受到市场质疑,并遭到证监会问询。

也正是在那之后,中微开始“跌跌不休”——此后45个交易日中股价跌去45%。

6月9日午间,中微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今早获悉,美国国防部将Advanced Micro-FabricationEquipmentInc.(AMEC)从中国涉军企业名单中删除。AMEC从中国涉军企业名单中移除后,美国人士将不再受限对AMEC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及其相关的衍生品进行交易。

7月2日晚,中微公司披露定向发行股票情况。此前备受质疑的定增,受到了各路资本追捧,其中,国家大基金出资25亿元参与认购,占本次募资总额82.07亿元的30.46%。定增完成后,大基金二期将成为中微公司持股3.97%的第五大股东。此前,大基金已经间接入股,系中微公司间接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东。

大基金二期是相对大基金而言,其由财政部、国开金融、中国烟草等27位股东共同发起设立,主要投资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二期与大基金关联关系密切,可以视作一致行动人。

除了大基金二期外,工银瑞信基金出资9.29亿元认购。此外,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法国巴黎银行、瑞银集团等全球知名投资机构也参与其中。基金中,知名私募高毅等也积极认购。

高毅资产首席投资官邓晓峰管理的两大产品,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和高毅-晓峰1号睿远基金合计获配5.39亿元。

本次募资,中微公司打算用于产业化基地建设、中微临港总部和研发中心项目、科技储备资金等。其中30.8亿元科技储备基金,15.8亿元用于新产品协作开发项目、15亿元用于对外投资并购项目。

中微公司称,已与行业内多家知名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量测及过程控制、太阳能电池设备、OLED、第三代半导体、激光刻蚀等多个细分领域已与相关方就出资事宜达成一致,或已实际出资。

从募投项目看,中微公司在深耕集成电路关键设备领域的同时,积极拓展在泛半导体关键设备领域应用,并寻找其他新兴领域发展机会。

可以预见,随着定增项目落地,公司规模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2

行业景气度支撑下的高增长预期

对于半导体产业链来说,如果将半导体产业链比喻成一棵树,则半导体设备为“根”,半导体制造为“干”,半导体设计为“枝”,然后孕育出形形色色的半导体产品为“叶”。

随着全球缺“芯”,半导体产业进入一轮新的景气周期。中微公司所处的半导体设备行业最为收益。因为半导体设备厂商的下游——晶圆厂是较为典型的“两重两高(重资产、重装备、高技术、高风险)”行业,与锂电、光伏等制造业相比,资本开支规模大,占营收的比例高,在扩产的资本开支中,70%-80%用于购买设备。

以光伏的代表企业隆基股份和半导体制造的代表中芯国际的资本开支比较,可以看出,半导体制造行业的资本开支大大高于光伏行业。半导体景气来临设备先行,且弹性较大。

2016-2020年,隆基股份资本开支分别达:

20.82/39.45/38.24/2.90/48.27亿元,

资本开支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18.1%/24.1%/17.4%/8.2%/8.8%。

中芯国际2016-2020年资本开支分别为:

21/152.31/125.77/131.31/346.42亿元,

资本开支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94.5%/73.5%/53.5%/59.8%/135.%。

从市场需求来看,根据2021年6月SEMI《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未来几年全球将新增29座晶圆厂,设备支出预计将超过1400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分别有8座晶圆厂新建计划,位列全球第一。

随着晶圆厂的建立,半导体设备投资快速放量。但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被海外龙头垄断,以长江存储、华虹无锡、华力集成的招投标数据为例,三家晶圆厂的刻蚀环节上国产化率(以机台数量计算)平均达到20~30%。

国内生产半导体设备的厂商主要有中微公司和北方华创,后续国产化进程加速,国内半导体生产设备厂商将有望脱颖而出,上述提及的三家晶圆厂采用中微公司产品的比例最高。

随着美国加大对中国半导体技术限制,国产设备在制造产线本土化配套的机会和支持力度大幅提升,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和化学薄膜设备的市场增速在半导体设备中居首,其中等离子体刻蚀设备规模有望从120亿美元上涨至150亿美元。

在行业景气的推动下,今年1季度中微公司刻蚀设备和MOCVD设备收入分别为3.48亿元和1.33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75%和76.85%。


3

技术实力:中微公司vs北方华创

芯片成型需要300多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失误将造成大量芯片报废,而这种失败带来的巨额损失,是晶圆加工企业无法承受的。

这就决定了半导体设备市场只有头部企业才有生存空间,市场份额也逐渐集中于行业龙头。2019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规模576亿美元,其中前五大半导体设备厂实现销售456亿美元,市占率高达79.3%。

在中国市场,在A股中,具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半导体设备厂家以中微公司和北方华创为代表,那么这两家技术实力的比较又如何呢?

他们一个代表了“全”,一个代表了“专”。

中微半导体以开发离子体刻蚀设备和化学薄膜设备为主,其在2018年年初就已宣布成功研发5nm刻蚀机,比IBM宣布掌握5nm技术还早2周。

据披露,中微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在国际一线客户从65纳米到14纳米、7纳米和5纳米及其他先进的集成电路加工制造生产线及先进封装生产线。公司MOCVD设备在行业领先客户的生产线上大规模投入量产,公司已成为世界排名前列的氮化镓基LED设备制造商。也是唯一通过台积电验证的国内刻蚀机厂商。

今年5月,公开消息显示,中微公司成功研制出了3nm蚀刻机,并且已经完成原型机的设计、制造和测试,进入量产阶段。

北方华创于2019年12月推出NMC612D刻蚀机,可以满足14纳米多种刻蚀工艺制程要求,并具备7/5纳米工艺延伸能力。同时,北方华创2019年底融资20亿元,主要致力于5nm/7nm研发,2年过去,截止今年6月还没有成果发布。

但是,北方华创胜在“全”。它的主营产品覆盖泛半导体领域中的能源(光伏)、照明(LED)、显示面板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IC)。在半导体设备领域,除了不做光刻机,覆盖了PVD、CVD、刻蚀机、ALD、氧化炉、退火炉、MFC、清洗机等前道大部分核心设备。

北方华创的主要客户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隆基股份三安光电等,大部分是国内企业。

而中微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境外企业。主要客户包括长江存储、歌华电子、台积电、SK hynix、中芯国际、格罗方德、意法半导体、博世等。其中台积电是全球第一大半导体生产企业;SK hynix位于韩国,是世界第三大DRAM制造商。

国金证券认为,中微公司定增完成之后,将进军三大潜力市场,培育二大核心竞争力,形成二大外在优势。

存储器蚀刻设备是未来的主力:存储器因微缩制程趋缓,刻蚀设备占总资本开支的比重相对较高达25%,远高于台积电1275/3纳米EUV先进制程厂的15%上下。而受惠于国产设备替代的趋势,预计中微能拿下国内存储器大厂刻蚀设备10%的份额,远高于台积电的5%不到,所以这是5倍的不同驱动力。


4

财务和市场表现

近年来,中微公司经营业绩高速增长。2017年至2020年,公司净利润持续倍增。中微公司的经营业绩表现为高速增长。2016年,公司尚亏损2.39亿元,2017年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30亿元,同比增长112.53%。2018年至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1.89亿元、4.92亿元,同比增长203.72%、107.51%、161.02%。

中微公司2019年的营收为北方华创的一半,创造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却是北方华创的两倍,盈利质量优于北方华创原因是中微公司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毛利率更高,而北方华创全产品线布局造成期间费用率的提升。

但是2020年,北方华创的财务表现却远远好于中微公司。2020年中微公司营收增长16%,但扣非净利润为-84.19%;北方华创同期营收增长49%,扣费净利润增长180%。

但是今年一季度,中微公司净利润达1.38亿元,同增逾4倍。同期北方华创的净利润则增长了1.75倍。中微公司开始回到正轨。

中微公司和北方华创都是在去年3.25日创出新低,之后开始反弹,至今北方华创已从低点上涨超过125%,而中微公司只反弹了70%,北方华创已创出历史新高;而中微公司离历史新高还差40%的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7月22日中微公司有206万股首发战略配售股解禁,根据之前中微公司的首发战略投资人的行事风格来看,估计还有一轮减持压力。

但是从长远来看,不论是中微还是北方华创,都有对标世界半导体老大——应用材料公司的可能。



大众财报网,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申请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