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一篇稿子我们扒了扒《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不可能三角”》,给我的小公号扒来了不少行业垂直订户,真是蓬荜生辉啊。业内的朋友来了,自然会在后台聊一些存存贷贷的话题,毕竟对相当一部分银行来说,中收啊AUM啊暂时还是报表里的点缀,搞息差才是来利润的正经事!

搞息差,那一头要揽存、另一头要放贷吧。这两头,根据“愉见财经”此前打探的情况,今年让大家犯愁的大体是:

1,负债这头,希望资金“低买”?监管倒是对此很鼓励,网点多的国有大行,或零售基因强的中小行,也干得不错,再不然就得是各地可以用类似财政存款去力挺的头号城农商行。除此以外,对于相当一批以上好处都不沾的银行而言(听说有几家股份制银行情况尤其明显),负债端利率一降,存款立马搬家!

其实相比贷款端LPR利率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存款端反而显得是一个:竞争要素单一的初级市场。

啥叫竞争要素单一啊?“愉见财经”用大白话翻译,就是,在拉存款面前,什么服务质量、客户粘度、金融科技等等概念,不管嘴上说得如何花好桃好,有没有真本事、落不落地,试金石就看:价格降了,客户走没走?

我一支行客户经理朋友说,他手上就有大客户,对价格非常敏感,就像用脚投票,而且还有些恶性竞争在里面:他们刚刚少给了一点,存款就立马被别家银行抢走。

各位仔细想想,这里头是有明显博弈的。其实如果银行们齐步走一起降负债成本,对大家都好,但问题就是脚步不够齐啊,就导致“谁先动谁先死”。从这个角度看,监管从去年开始就打压高息揽存,最终是帮到大家的。

其实,类似的博弈在银行圈并不罕见,比如谁先收贷?谁来拆联保互保链?谁都想破刚兑但谁真敢第一个跳出来破刚兑?(哦对了,关于收贷博弈,我以前也扒过,有兴趣看看的朋友欢迎搜索《技术操作是“活扣”,利益纠缠是“死结”》)

2,资产这头,希望资金“高卖”?别闹了,虽然不至于像去年那样要大家都为实体出血,但监管“紧箍咒”还在头上的,想高也高不了。

这么说吧,去年银行们对实体是又减费又让利,银行宝宝们可能心里苦,但这对监管来说恰恰是求之不得的“战果”,保实体经济啊,这几乎是监管第一重视的。既然都是“战果”了,岂容得而复失?所以顶多给个10来个BP的回调小空间,大家喘口气就行了,别贪。

“愉见财经”在早前的专栏里就悄悄告诉过大家这个消息:央行是有指导的,对今年新发生贷款利率,比之去年四季度的新发贷款利率,明确不能超过12个BP。谁要敢资金大幅“高卖”——MPA考核“一票否决”!

狠吧。

银行还能这么动弹?反正我听某大行一分行人士私下里说,他们这贷款涨一点价的,都没敢涨在普惠口径上的那些贷款主体;说是,也就敢涨涨按揭贷款了,人家懂政治,这不正好配合着监管对房地产类贷款的窗口指导嘛,房地产类贷款的额度被压下去了么,供需关系之下,自然价高者得了。

二、

3,“高进低出”都有考验?那财务逻辑上倒是还有一条路,叫“以量补价”,咱薄利多销O不OK呢?

先说存款端,这里的薄利多销,就是摊牌了自己零售是不行,还是让我搞搞价格战吧,高息揽储干脆多揽点吧?

NO NO NO ,这也行不通的。

首先是监管不给。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也将要把各类定活期、大额存单等的加点上限给限制了一道了嘛。

其实去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已经多次对高息揽存、互联网平台存款等提出规范意见和监管要求。这里就打掉了很多高息存款了。最明显的就是,自央行2月份发文“表态”之后,大多数按期付息的银行存款产品陆续下线。监管一亮剑,大家再去看看,网上年利率超过4%的银行存款已经越来越少。

高息揽存这事儿吧,的确不好,损害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产生道德风险;还有可能产生风险外溢。

其次,总行也不希望的,都这么干,息差就被挤瘪了。

所以听说现在的考核都是“量价平衡”原则了:光会冲量、价格下不来也是不及格的哦。

再说资产端,薄利多销的意思大概就是搞“人海战术”多放贷。这一点监管倒是不拦着,问题主要是出在银行自身——太消耗资本啦!

资本多精贵呀,今年以来已经有16家上市中小银行披露定增方案了。在有点体量的银行里,除了招行已经8年没在股市搞融资动作以外,其他几乎家家都已经搞了或打算要搞。

贷款端“以量补价”的BUG就出在了这里。多放贷就意味着多增加“生息资产”,与此同时显著增加的还有“加权风险资产”,其结果就是拉低资本充足率,缺血的更缺血了。

三、

那怎么应对呢?

在说招数前,我们立场要摆摆正,先要旗帜鲜明地指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说到底还是精细化经营,产品与服务要创新,要讲求用户思维,要解决用户痛点,要一站式帮他搞定解决方案,服务过程还要既高效又体贴。

用产品和服务的流程再造,增加账户基础,增加不可取代性,也就相应增加了客户的转换成本,让他们不再那么价格敏感。这些是靠专业的,真不是靠“脸上挂个微笑”或AI客服打几个推销电话来,就能解决的。

再进一步,还要看看如何把本属“低频”的金融服务,尽可能嵌入到用户们“高频”的场景里头。

听起来很难吗?其实也未必。银行业好日子过了太多年,加上体制内的这套,管理和决策半径又太冗长,使得大部分的机构创新动能是不足的,因为路径依赖永远是成本最低的。这就是为什么此前当互联网金融巨头杀过来,银行业是招架不住的,所以只能靠审慎、靠合规的逻辑去扳倒别人——而不是靠产品或服务能力。

正道,不都写在了各家银行的财报和社会责任报告里了嘛。其实认知程度是很高的,业内也有做得真心不错的银行。有句讲句,今天的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意识,相比朝南坐的十年前,已经进步得翻天覆地。

四、

总行在想创新战略,而基层可能在想“应对招数”。

周末的晚上闲扯几句,也说说基层行的各种散兵招数。

不管上级行的战略铺不铺得开,压力总是准时地层层传导的。在基层行工作的人,早已习惯了不管是旱年还是涝年都会刚性增长的指标,和领导的“既要……也要……还要……更要……”。

于是只好基层自己来平滑。我一老油条支行长朋友说,他从不在丰收的年份里把指标冲过头,因为“今年的业绩是明年的指标最大的敌人”,所以他很懂藏体力,经常“韬光养晦”,有些业务故意拖到后面再做,有些存款故意拖到后面再进账。

至于能力不佳的基层行,怎么办呢?

话说,很多在基层行混过的人,都知道一套经典猫腻,美其名曰用贷款“派生”存款,但其实,就是去找贷款客户呀。越是议价能力弱的客户越拎得清,你贷款帮了他么,他把结算户搬搬过来啊、资金回存啊,就要帮你。(注明哦,这其中的很多操作其实并不违规,结算户搬过来也算是贷后审查KYC的需要,有些也算是银企将心比心的互相支持,没啥不好的。)

当然,这里不能用一些老掉牙的“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的招数,一个信访电话就会被监管“七不准”管掉的。但有些聪明的银行,会改一些包装和说辞。比如最经典的擦边球是“打分制”,客户只有存款多、配合冲量、结算户都开开过来、综合贡献度大,积分才高,才有获得贷款的priority。尽管客户经理们私底下都知会过客户要“帮帮忙,配合存款”,但明里他们不会这么说,他们会说,客户账上现金流情况好、留存多,说明客户资信好,才匹配多给的贷款呀。

说完存款再说两个理财的事儿。

最近“愉见财经”又听某小银行的理财经理说,他们行为了留住客户,对一款对公的活期理财产品动了手脚——这头是提了一点点收益率,但那头又要把这个钱补回来,于是在申赎上头悄咪咪做文章,客户买入后要等2日才能起息,赎回后也比原先加了1日才到账。

据说,这一来相当于薅掉了客户两三天的收益,二来多绑住了几天活期低成本资金,三来还可以增加客户的转换成本。

还有某家今年打算大力发展零售的银行,祭出的拳头产品是一款“周周盈”理财。我从开年观察到现在,发现了两点有趣的地方:

一是,这“周周盈”理财拿来吸引客户的“上期收益率”做得是忽高忽低,巧合的是,总是在节前来一期特别高的收益率,甚至不惜做到过年化6%,然后支行都很拎得清地在宣传板上大字标出这收益率,顺便送大米和咸鸭蛋来揽客。

你说搞不搞笑咯,请问这家银行,你这“周周盈”底层是什么短久期高波动资产吗?至于这样一脚高一脚低吗?一会只有1点几,一会能有5点几?

二是,这家银行的“周周盈”和“月月盈”长期倒挂(一样的起点金额,一样的风险等级,产品说明书上一样的底层资产配比介绍),甚至常年高于半年期理财。妙啊!简直可以让金融教科书上的“不可能三角”理论都失了色!喏,这会我又去瞄了一眼,周理财做到了5%,月理财才3.5%。

把这小奇葩定价,放到今年银行的资金竞争格局下,其实不难理解。7天期理财船小好调头,既是吸引走他行短期存款的利器(比如做一两期超高收益出来,全行网点配合大力宣传揽存),又可以及时配合计财逻辑调整定价。

反正大部分客户存了也便存了,不会像我这么好奇心泛滥,三天两头就去盯盘,所以即便中间遇到过收益率突然调低的那几期,其实也不会再把钱挪走。

好了,今天就聊这些。如果您还知道银行有什么新招数,欢迎私下知会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