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新闻办3月3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介绍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相关情况,以及上海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主要举措。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闵师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市交通委总工程师李俊豪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媒体者提问。

近期,《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已经由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昨天,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动员大会,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承办。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党中央布局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要战略意图,全力推动《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加快形成携手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生动局面。

建设背景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包括上海虹桥商务区及所在的长宁区、嘉定区、闵行区的其他区域和松江区、金山区,江苏省苏州市的昆山市、太仓市、相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浙江省嘉兴市的南湖区、平湖市、海盐县和海宁市。上海虹桥商务区设立以来,不断完善交通、会展、商务功能,建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呈现出万商云集、充满活力的商务发展环境,具备引领长三角协同开放的良好发展基 @ド健⑻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毗邻虹桥商务区,具备良好的港口和陆路运输条件,新型国际贸易初具规模,协同发展空间较大,是长三角发展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南湖、平湖、海盐、海宁地处杭州湾北岸,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独特,数字贸易蓬勃发展,江海河联运体系正在形成,与虹桥商务区互联互通的领域范围不断扩大,是国际开放枢纽功能的重要拓展区。

主要内容

《总体方案》系统构建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在空间、内涵、能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拓展和战略性提升,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内容。第一部分是“建设背景”,阐述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发展基础和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提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功能布局。第三部分至第六部分,围绕若干重点领域明确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具体路径和政策举措。第七部分是“保障措施”,明确工作机制和要素支撑,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特色亮点

《总体方案》的突破和亮点可概括为“1234”。

“1和2”是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从空间上看,“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从苏南长江口经上海市域一直延展到杭州湾北岸,纵贯南北、江海通达,总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市域内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3),2020年经济总量近2.3万亿元,体现了国家战略的大思路和大手笔,也必将成为长三角发展活力最强、潜力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从形态上看,“一核两带”功能布局犹如一张蓄势待发的“弯弓”,居于中心位置的虹桥商务区是其“动力核”,将长三角乃至更广腹地的发展动能和开放势能汇聚于此、辐射而出,进一步凸显了虹桥商务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国际定位、开放优势和枢纽功能。

“3和4”是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围绕“三大功能”、聚焦“三个一批”、推动“四个着力”。即围绕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核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为此,《总体方案》重点明确了“三个一批”,包括一批高含金量政策措施、一批高水平功能平台和一批高能级重大项目,初步梳理共10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