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风雨,就不会有彩虹。

作者:白中白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车市,仍在艰难盘整。

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6.9%至1025.7万辆。

反映在车企身上,则是普遍出现的业绩下滑现象。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整车行业已披露半年报个股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10.14%,净利润增长率-27.21%。

增量红利渐消叠加疫情对产业链、消费端的冲击,车企业绩受阻在情理之中。当然,逆势上扬者的提振表现,也更为稀缺可贵。

例如一汽解放、江铃汽车、中国重汽实现营收、净收益双增,东风集团、长城汽车也净利飘红。

遗憾的是,一直被寄厚望、担负振兴重任的新能源汽车,却没表现出应有的抗性与活力。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下降36.5%和37.4%。

提振力量拖了行业后腿,应出乎不少人意料。

细品,则早有征兆。除了疫情影响,去年7月开始的补贴大幅退坡、特斯拉国产入局、叠加消费迭代及产业升级,市场竞争早已白热化。

聚焦国产品牌,头部效应尚未形成,缺乏强“标杆”引导,亦是掣肘。

尽管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纷纷上市,但各方面看,都还显得幼小稚嫩、难与特斯拉匹敌。相比之下,综合实力更雄厚的“北南”双雄,担子不轻。

然实际表现看,无论是北汽蓝谷、还是比亚迪,均未匹配其标杆形象。

尤其是前者,此次沦为了“领跌者”。

01

2814%!王者折戟

一般来说,企业净利下跌30%-60%,可称“腰斩”。亏损增幅超100%、200%,为“变脸”、“爆雷”。

那么,北汽蓝谷净利下跌2814%,该用什么词形容呢?

8月27日晚,北汽蓝谷发布半年报:营收31.12亿元,同比下降69.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18.63亿元,同比下跌2814.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5.40亿元,同比减少10.61%。

跳出汽车圈,放眼A股,下跌2814.98%的企业,也不多见。

2019年“爆雷王”、“造假王”康得新,全年亏损幅度也不过2169.75%......

企业正常经营下,亏幅若超2000%,倒也不容易。况且,北汽蓝谷是凭借真本事登顶的。

公开资料显示,北汽蓝谷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创立于 2009 年,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往期年报显示,2013 年以来,北汽新能源七年蝉联国内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销冠。并在2018年借壳上市,成为A股“新能源整车第一股”。

根正苗红、实力强劲、行业巨头、前景光明、实力雄厚,也许是往期画面太过高光,才凸显当下巨变的尴尬。

2020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8,453辆,同比下降24.67%;累计销量14,700辆,同比下降77.44%。远高行业平均不到40%的跌幅。

北汽蓝谷解释也简练:“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销量下滑所致”。

然疫情,不是万能背锅侠。

如销量长期被北汽蓝谷压制的比亚迪,上半年销量下跌更猛,5.77万辆销量,仅为去年同期的4成。但扣非净利润为9.16亿元,同比增加23.75%。

另一竞品吉利汽车,上半年累计销售(含领克品牌)53.04万辆,同比下降19%,营收36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23%;净利润23.2亿元,同比下跌42.67%。

实际上,销量不振,在2019年就已有端倪。

2019年上半年,比亚迪纯电动汽车累积销量9.7万辆,超出北汽新能源销量近半。后者凭借最后关头发力,才以微弱胜率反超,勉强保住老大位置。

2020年9月9日晚间,北汽蓝谷发布8月产销快报显示,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8月销量2123辆,比去年同期的10705辆下降80.08%;今年1月至8月的累计销量为18841辆,同比下降78.68%。产量方面,8月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仅生产82辆,去年同期为4159辆;1月至8月共生产9656辆,同比下降50.05%。

乘联会数据显示,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2万辆和59.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6.2%和26.4%。8月份我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为9.3万辆,同比增长46.3%;累计销量为49.0万辆,同比下降28.5%。

升降之间,还原了北京新能源的业绩成色,王者颓势尽显。2020年的新能源销量老大,是否迎来首次易主呢?

客观来看,北汽蓝谷若丢掉老大地位,并不冤。细观其7年销冠,不完全是市场行为。

众所周知,网约车、出租车、共享汽车等交通“基建”,是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大蛋糕。

北汽蓝谷凭借大量B端市场订单,才实现了销量奇迹。

据中国经营网数据,2019年北汽新能源15.06万辆销量中,对公B端运营的车辆约占70%。而新冠影响下,出租车、网约车行业受到重创。今年上半年出租车、网约车相关企业的运营率不到50%。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今年疫情导致网约、出租等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而北汽新能源过去几年在这一领域的投入比较大,所以影响更大。”

表面看,北汽蓝谷有“躺枪”之感。实际上,恰恰折射出根本问题:重B轻C。

尽管长期位居销量榜首,但北汽蓝谷在C端的品牌影响力并不强。

2019年巨量引擎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用户对新能源汽车品牌主动搜索量top10中未出现北汽新能源的名字。数据显示,蔚来、小鹏、威马等新势力造车品牌,更容易引起消费者注意。

从车型看,2020年1-8月,北汽新能源EU系列累计销量在新能源乘用车排名仅居第十,且未能进入细分市场的单月销量前十名。

北汽蓝谷的弱项,恰恰是市场未来的方向。

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一定是在C端,也就是将车真正卖给个人消费者。

02

B、C端冷暖

已北汽EU系列为例,堪称主力花旦。2019年销量11.12万辆,排名行业第一,无论比亚迪和特斯拉,销量都难以望其项背。

然二锅头卖的太多,也不是茅台。EU销量再牛,也不过是B端业务的狂欢。

据界面新闻报道,北汽蓝谷证券部一名工作人员透露,2019 年15.06万辆销量中,约70%是对公,剩下30%的买家是私人车主。

以 2019 年在北汽新能源总销量中占比达60%的EU5为例,年内9万多辆销量中,有7万多辆是对公销售。

高度B端化背后,C端隐患自然不少。毕竟汽车普及一事,在国内满打满算也就两辈人,“面子”是购车的一大考量因素。

试问,多少消费者会购买出租车、网约车的“同款”?

何况,北汽蓝谷最核心市场---北京区域还有摇号限制。一旦万幸“中标”,不乏“报复性消费”,购买更高端车型。

放眼全国市场,乘联会公布的8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显示,前7个月累计销量排名前十中,高端新能源车型特斯拉Model3、蔚来ES6两款销量,便占前十名车企总销量的36%,高达71089辆。

这说明消费升级未变,C端高端化趋势仍在加强。

汽车分析师张翔也认为:“消费者主流正在向A+级市场转变。”

显然,北汽蓝谷处于矛盾中。高度B端化换来的销量大增,就已经意味着,其在产品端很难高端化,因为出租车,网约车更看重的是性价比。这也是长期深耕中低端领域的北汽蓝谷,缺乏高端基因的症结所在。

庆幸的是,北汽蓝谷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其表示:“北汽新能源自成立以来,一直实施单品牌战略,且现阶段整车产品以性价比车型为主,缺乏面向新能源高端市场的产品种类。近两年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造车新势力不断冲击市场,推出新品牌新产品,传统知名汽车主机厂新能源化步伐加速,以及特斯拉强势进军国内市场,推动新能源市场与产品,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北汽蓝谷总经理刘宇也承认公司存在大客户采购比例极大问题,未来将加大在私人用户市场的力度,提升在私人市场的吸引力。

4月22日,北汽新能源推出ARCFOX品牌旗下首款量产SUV车型ARCFOX gt70.在国内开启预定,预售价28万元,并计划年内上市交付。

冲击高端之心,溢于言表。但市场是否买单,仍需时间做答,毕竟往期的B端打法已过时。

细分表现看,其需突破品控、竞争、研发三个难点。

03

不能输的高端战 胜算几何?

对消费者来说,汽车品质,是购车第一要素。如果连最基本的品控都难保证,消费者自然不会买单。

车质网上,关于北汽新能源各种车型的投诉,可谓不胜枚举。

例如2020年9月9日,车质网投诉编号 【520216】显示:车辆转向助力失灵并报警,去青岛城阳服务点维修,被告知需更换转向助力总成,但厂家拒绝保修,我的车辆购买发票日期2017年10月19日,行驶了1.7万公里,北汽新能源整车质保为三年12万公里。厂家不按三包政策保修,也拿不出拒保理由,客服推诿扯皮。(已显示北汽新能源厂家回复)

2020年8月13日,车质网投诉编号【508834】显示:2020年7月20日,在天津市北汽新能源购买一辆EC3,提车一个多星期准备贴改色车膜,贴膜前工人检查漆面,发现好多小气泡,判断漆面有问题,牢固度差,又用测漆笔测了一下,薄厚不均匀,数值差距很大,用一小块膜试着贴了一下,果然掉漆了,8月6号找到4S店,态度蛮横强硬,百般推诿责任,拒绝退换,最后店方提出给前机盖和车顶重新喷漆,没有补偿方案,让人难接受。(已显示北汽新能源厂家回复)

其余关于车身生锈、电量衰退、电池故障等问题,亦有发生。

如此品控,又何以征服日益挑剔的消费市场呢?尽管ARCFOX CT目前还未上市,但试问:同一厂家中低端车型都不乏问题表现,ARCFOX CT又能打动多少消费者?

要知道,C端竞争可是刀刀见血、硬核实力说话。尤其是豪强林立的高端市场,ARCFOX CT突围机率有多少?

28万的标价区间,有着特斯拉这样接近“垄断级”的强悍对手,同时,蔚来、小鹏、威马等定位高端的新势力,亦是ARCFOX CT不可忽视的存在。

更严峻的是,冲击高端市场,对北汽蓝谷而言,已不止“进退”那么简单。

比亚迪秦EV、吉利几何A、广汽A ion S的崛起,已开始对北汽新能源10-20万元的紧凑型轿车市场形成威胁。

SUV方面,广汽A ion V、几何C、比亚迪宋Pro EV.....等,更是一片红海。

“前狼后虎”,于北汽蓝谷而言,这场高端之战,似乎已是不能输的战争。

但实操胜算,不乏挑战性。

往期看,北汽新能源缺乏高端沉淀,技术、产品、营销水平能否达到高端品牌应有的档次存疑。

首先,高端,并不是一个专利词汇。宽泛来看,任何一家车企都可自称高端。

问题在于,市场评判也有多维“硬性指标”。

比如专利。

铑财查阅后发现,北汽蓝谷专利数量仅有20个。姑且全算成汽车相关专利,在新能源市场,也几乎没有存在感。

且不提特斯拉早早在其全球公开发布249项专利。

就连新势力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也大大领先北汽蓝谷:蔚来专利量928项、理想1094项、小鹏1272项。

专利稀少,折射出北汽蓝谷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不够,而这是产品高端水平的重要考量。

04

研发掣肘 到底缺不缺钱?

客观说,北汽蓝谷2020年的研发投入并不低: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4.9%至2.6亿元;开发支出则增加5.2亿元,其中过半投入至B级(含A+)纯电动车项目,远超对A00级-A级纯电动汽车的投入总额。

疫情之下,增加研发力度,值得肯定。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北汽蓝谷研发费用同比增幅近9成,可谓诚意满满。

然这是否有些后知后觉、补课意味,则值得思考。

问题出在对比上。

2018年财年,蔚来用于研发的费用达39.979亿人民币;2018年、2019年,小鹏汽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人民币10.51亿元、20.70亿元。

看似实力更雄厚的北汽蓝谷,为何没有蔚来、小鹏这样的“烧钱”之势?

难道是没钱?

答案是否定的。

在北汽蓝谷披露2019年报时,同时公告:公司及子公司使用最高额度不超人民币48亿元的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一年期以内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占到北汽蓝谷截止2019年末货币资金余额89.69亿元的53.52%。

同时,2019年北汽新能源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最大的一笔收入是政府补助,金额为10.41亿元。

此外,2020年8月,北汽蓝谷公告称,北京市财政局将向公司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拨付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补助资金人民币2828.00万元。

单从此看,北汽蓝谷是不缺钱的。

奇怪的是,2019年末,北汽蓝谷短期借款由2018年的35.05亿元,增至97.63亿元,长期借款由36.42亿元升至41.56亿元。同时,还首次出现55.59亿元的应付债券。

2020年,北汽蓝谷还在继续发债。

据统计,2020年1-6月,北汽新能源发布一期利率为3.6%的中期债券10亿元和利率3.2%、2.76%的两期超短期债券25亿元,加上6月18日北汽蓝谷公开发行本金总额不超30亿元(含30亿元)的公司债券。其债务问题恐怕会进一步承压。

此外,8月3日,北汽蓝谷还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55亿元。

一手拿补助,一手大额银行存款,另一手不断发债,这种混沌感,让缺与不缺的话题显得有些无从考量。

但一个不争事实是,北汽蓝谷的自我造血能力实在不算强。

以2019年为例,北汽蓝谷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74亿元,也就是说,其净利润完全是靠10.42亿元补助,才能回正。

毛利率2020年上半年甚至为负(-3.64%)也很能说明问题,意味着其“卖一辆、亏一辆”。

换言之,所谓销量老大、新能源汽车王者,褪去补贴外衣,实则造血能力薄弱,盈利困难。是否也有弱势车企的尴尬之态?

截止美东时间9月11日16时,小鹏汽车股价19.1美元,市值137.79亿美元;理想汽车股价16.21美元,市值137.06亿美元;蔚来汽车股价17.97美元,市值241.91亿美元。而北汽蓝谷9月14日收盘股价6.16元人民币,市值不足216亿元人民币。

福耀玻璃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表示:“作为企业家,经营一个产品,完全靠国家补贴,那就等于等死”。

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补贴,意在扶持产业做大做强。随着市场越发成熟,竞争愈发公平。政府扶持补贴力度必将不断减少,不能视为长期发展策略。

以此观来,新领导层担子不轻。

05

何振国货之光

9月11日晚间,北汽蓝谷公告称:徐和谊因工作原因,向董事会提出辞去公司九届董事会董事长等职务。

7月24日,北汽蓝谷发布《关于聘任公司经理的公告》,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刘宇先生为公司经理,并自披露日起,副经理何章翔不再代行经理职责。

实际上,这已是北汽新能源不到两年以来第三次变更公司总经理一职。

据悉2019年2月,北汽蓝谷公告郑刚因身体健康等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经理一职。马仿列成为新任总经理。

2020年6月,马仿列辞去公司经理,时任公司副总经理的何章翔代任。

两年三换总经理,对处关键突围期的北汽蓝谷,自然不是好消息。

中高端产品还未充分放量,曾作为基本盘的低端市场又遇强变局。夹击之下,北汽蓝谷迫切需要上下一体、战略精准、实操高效,管理层的头部带动力不言而喻。

事实上,刘宇能否带领“销量之王”北汽蓝谷,在“后补贴时代”恢复生机,背后也有更深层意义。

2020年7月,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八个主要欧洲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9.9万辆,同比增长214%。其中德国、法国和英国销量分别为3.59万辆、1.70万辆和1.56万辆,同比增长289%、298%和286%。

从总量看,今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中国。

背后,除欧洲加大补贴力度外。欧洲车企的强势表现,迅速征服了消费者,也是重要考量。

但欧洲的市场体量及前景,怎能比得上我国。

凭借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及强劲的汽车消费力,中国市场正在成为欧洲汽车品牌销量的重要阵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消费者对于欧洲,尤其是德系品牌的偏爱,以及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的认可,也得益于德系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深耕。”

同时,日系品牌的消费力,同样不容忽视。

9月10日,中汽协发布销量数据:2020年1月-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43.2万辆和1455.1万辆,德系车市场份额为25.3%,日系车市场份额为23.8%。

这对国产新能源车企来说,是巨大挑战。

长期以来,政策及国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持续大力补贴、制定扶持政策、消费市场旺盛,都为新能源车企发展,提供了绝佳“土壤”。但也滋生了依赖感及温室效应。

不经历风雨,就不会有彩虹。市场是最好的炼金场。如何不辜期待,在充分竞争中充分成长,真正用沉淀口碑、过硬技术及优质的驾乘体验,唱响国货实力之光,实现汽车业的弯道超车。是横亘在北汽蓝谷乃至整个汽车业的一个严肃考量。

个中取舍,铑财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