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联合银保监会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合理让利、减少收费,确保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落地见效。会议同时还指出,金融机构要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

金融机构要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金融系统通过加大总量货币信贷支持,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优化信贷投向结构,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5月份,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末下降42个基点。

会议指出,金融系统应充分认识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金融机构应该与实体经济做到共生共荣。

董希淼:推动和实现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荣。因为经济是基体,金融是血液,经济和金融本来就是共荣共生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实体经济恢复健康平稳态势,市场主体和居民就业保持稳定,从根本上有助于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正所谓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新货币政策工具在多地落地见效

今年6月,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缺乏抵押担保的痛点,央行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这一新货币政策工具,旨在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的普惠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支持力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帮助小微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政策推出一个月以来,已经在多地落地见效。在深圳,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向9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资金8.4亿元,惠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计3912户。在湖南,首批6亿元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资金也发放到位,25000户小微市场主体获得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

有地方法人银行告诉记者,央行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提高了商业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的积极性。深圳福田银座村镇银行观澜支行业务拓展三部总经理汪盼盼这样说:

汪盼盼:之前做信用贷款的银行并不多,现在做信用贷款的银行比较多了。我们银行推出了很多举措,比如给客户降息、简化审批流程、“点对点”直接支持实体企业。整个基层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

金融机构要合理让利,减少收费

为了让更多小微市场主体享受信用贷款的支持,本次会议要求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效,合理让利,减少收费,确保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落地见效。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提高风险评估能力,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服务方式。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指出,加强金融科技等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实体经济让利。

唐建伟:金融科技已经融入银行业的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的业务之中,比如在贷前可以帮助进行客户画像和精准营销,在贷中的话可以帮助银行做好授信审批和防范欺诈,以及在贷后帮助银行做好智能的催收。金融科技的全面使用,一方面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助力金融机构节省成本,更好地让利实体经济。

加大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在信贷投放方向上,重点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两新一重”,特别是制造业、国际产业链企业,以及科技、绿色、养老家政等民生服务业的金融支持。

董希淼指出,这些领域都是吸纳就业,保基本民生的重点领域,加大这些领域的金融支持,对于当前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意义重大。

董希淼: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加大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有助于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更好地做好“六稳六保”的工作。受这次疫情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加大对国际产业链企业的支持,有助于最大程度上保产业链,保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