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瑞幸咖啡事件引爆了中概股的集体信任危机,给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带来了很深的负面影响,也给A股市场敲响了警钟。

4月24日证监会表态"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讽刺的是,就在同一天,A股上市的宜华生活收到了来自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理由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涉嫌信批违规遭调查 控股股东评级遭下调

4月26日晚间,宜华生活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的公告》,公告称,公司已收到来自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如"信披违规"被证监会认定并予以行政处罚,且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公司股票将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来源:上交所网站

不过,对于何处违规,宜华生活的公告并未给出详细说明。据媒体采访宜华生活证券部工作人员的说法:"我们暂不确定是哪一处违规,后续会有进展出来,会再出一个详细的公告"。

根据《证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若证监会最终对宜华生活实施行政处罚的话,在2020年4月26日收盘时持有宜华生活,并在2020年4月27日后卖出或仍持有并曾产生一定浮亏(无论是否解套)的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消息一出,二级市场迅速给出了反应。4月27日早盘,宜华生活一字跌停开盘,截至收盘仍未打开局面,最终报收2.03元/股。

来源:上交所网站

同样是在4月24日,宜华生活控股股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宜华集团")被中诚信国际下调评级,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其发行的债券"17宜华企业MTN001"和"17宜华企业MTN002"的债项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同时将公司主体及上述债项信用等级继续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半年内2换会计事务所 19年业绩预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半年里,宜华生活曾经两次更换了会计事务所。

2019年12月4日晚间,宜华生活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2019年度财务审计及内控审计机构更换为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而此前,担任宜华生活财务审计和内控审计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

2个月后,公司于2020年2月3日又发布公告,称鉴于截至目前公司尚未与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实质性开展年报审计工作,在综合考虑之后,拟将公司2019年度财务审计及内控审计机构更换为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

根据2020年1月21日宜华生活发布的2019年度业绩预告来看,公司预计2019年度净利润亏损约1.08-1.59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约为1.2-1.75亿元。

对于亏损的主要原因,宜华生活解释称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北美市场客户订单减少。由于北美目前仍是公司主要的外销销售市场之一,公司难以在短时间内转移销售中心,造成外销收入同比大幅度下降。

来源:上交所网站

不过预亏公告中并没有提及财务费用激增等问题。

而根据近几年宜华生活公布的财报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上半年,宜华生活财务费用分别为1.86亿元、2.56亿元、4.15亿元、4.47亿元和1.56亿元,分别占净利润比例的30.44%、36.16%、55.11%、115.50%和119.08%,财务成本已经完全吞噬了净利润。

存贷双高 上交所频关注

根据宜华生活的财报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三季度,公司货币资金分别为34.26亿元、35.52亿元、42.29亿元、33.89亿元和26.64亿元,分别占当年总资产的26.92%、22.24%、25.32%、19%和16%,货币资金占比较高。

而根据2019年半年报显示,宜华生活的受限资金仅为3.96亿元,用于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贷款质押保证金等。此外,宜华生活在近几年并未以定向增发的形式募集资金,没有专项使用资金,所以,账面上可以自由使用的资金有近23亿元。

尽管账面资金如此充裕,但宜华生活的短期借款和对外融资却居高不下。

2015年至2019年三季度,宜华生活的有息负债总额分别为42.54亿元、56.22亿元、61.81亿元、64.03亿元和64.45亿元,长期维持在高位且处于不断增长之中。

宜华生活令人费解的财务数据也引起了交易所的关注。2019年5月份,上交所先后2次就宜华生活2018年度报告下发问询函,问题集中在"宜华生活在货币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进行高额负债并导致财务费用高企的原因",以及"向武汉中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襄阳惠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购置房产物业的主要原因及其合规性"。

来源:上交所网站

根据宜华生活回复给上交所的公告来看,最近三年内货币资金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权益、支付等受限情况,也不存在利用上述货币资金存款等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保证等任何形式的利益倾斜。

证监会:严打财务造假 今年已有17家被查

4月24日晚间,证监会表态,要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并对索菱股份、龙力生物、东方金钰、藏格控股四家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进行点名批评。

来源:证监会网站

根据证监会的表述,这些案件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造假周期长,涉案金额大。经查,索菱股份(002766)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虚构海外业务、伪造回款单据,虚增巨额利润。

二是手段隐蔽、复杂。经查,藏格控股(000408)2017年7月至2018年串通上百家客户,利用大宗商品贸易的特殊性实施造假。

三是系统性造假突出。经查,龙力生物(002604)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为虚增公司利润,定期通过删改财务核算账套实施造假。

四是主观恶性明显。经查,东方金钰(600086)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以全资孙公司为平台,虚构翡翠原石购销业务,通过造假方式实现业绩目标。

据悉,自2019年以来,证监会已累计对22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立案调查,对18起典型案件做出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移送财务造假涉嫌犯罪案件6起。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2020年,证监会已开出了17份上市公司立案调查书,从严打击财务造假意图明显。

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重拳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欺诈等恶性违法行为,用足用好新《证券法》,从严从重从快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违法责任,加大证券违法违规成本,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有瑞幸咖啡作为前车之鉴,近期证监会对财务造假频"亮剑",看来A股的"打假"风暴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