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A股三大股指早盘低开低走,午后跌幅收窄,创业板指2000点关口失而复得。截至收盘,沪指跌0.9%,深成指跌1.08%,创业板指跌0.95%。盘面上,基建、数据中心概念延续强势,原油储运、操作系统、人造肉等概念较为活跃;半导体、煤炭、白酒板块低迷。

此外,截至A股收盘,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出27.5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12.46亿元,深股通净流出15.07亿元。

短期来看,未来对冲政策还将加力作用,复产复工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行业景气度回升以消费、基建等领域为主,并开始逐步扩散。而政策与资金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新基建+消费+金融”主线估值较有保障。海外疫情持续稳定控制中,有助于弹性较好的TMT等板块乘风上扬,估值获得相对较高的提升机会。从技术分析看,鉴于缩量上涨持续性有限及分时级别短暂高位共振等考虑,预判短期围绕34日均线(2830)一线来回震荡的概率大。

4月份以来,高毅资产非常活跃,连发9只新产品。淡水泉更是在3月罕见备案30只新产品,4月3日又备案了4只新产品。

截至4月10日,调查数据显示,73.65%的私募认为A股近期再度大跌的概率较低,可考虑加仓。截至4月3日,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的股票私募仓位达72.99%,创下今年来最高水平,并推升股票私募总体仓位小幅上升。

截至3月底,景林资产重仓持有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两大行业;高毅资产持仓则较为分散,也重仓了家用电器板块;淡水泉的两大重仓行业为电子和医药生物,此外还配置了电气设备、房地产和家用电器等行业。

3月以来百亿级私募备案异常火爆。一方面,逢低布局是百亿级私募一贯的风格,而且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情况下,百亿级私募由于具有品牌效应,新产品募集更为顺利。另一方面则与银行、保险的资金配置需求有关。当前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降,机构资金加速涌入头部私募的权益产品,加快了私募备案新产品的节奏。

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商业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快速上升。其中,募集起始时间在今年一季度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共计4037只,较去年同期增长834%。

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进场,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数量也不断增加。截至发稿,中国理财网显示发行机构为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共793款,其中净值型产品数量超九成。尽管其中仍以固定收益类为主,但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在增加,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中高风险类型产品增多,占比达66.3%。

从银行类型来看,净值型产品数量最多的是城商行,达到2035只,占比超50%;其次是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分别为770只和720只,占比分别为19%和17.8%;国有大行产品较少,共106只,占比为2.6%。不过,由于国有大行单只产品平均规模普遍远高于地方银行及股份行,国有大行净值型产品在总规模占比上要比数量占比高很多。

从产品投资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数量最多,达3599只,占比近九成;其次是混合类产品共316只,占比7.8%;权益类产品数量最少,为48只。

4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就《中国银保监会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共计7章77条,修订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是进一步规范明确信托公司行政许可准入标准,强化与其他监管政策和指导意见等有效衔接。

二是落实进一步对外开放政策,取消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信托公司10亿美元总资产要求。

三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许可流程程序,简化申请材料。

四是强化监管导向,匹配行业发展实际,鼓励信托公司开展本源业务,引导信托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助推信托业转型发展。

其中,“取消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信托公司10亿美元总资产要求”一条备受关注。

新三板改革为私募股权投资孕育黄金机会:多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表示,此次新三板改革将增强股权投资机构在“募投管退”各环节的能力,孕育股权投资的黄金机会。记者了解到,目前创投行业普遍看好新三板市场前景,正积极把握改革机遇。一方面帮助被投挂牌企业规范运作,积极备战公开发行并进入精选层;另一方面,募集专项资金,筹备相关产品投资潜在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