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情况是经济的晴雨表。一个股权投资经理的招聘,短短1周之内就有700人申请。什么样的人能得到这个金领职位呢?条件差一些的求职者是否也有机会?

文章较长,分为五个部分陆续发布。

01  招聘情况也是经济的晴雨表

02  《亲密爱人》和《华尔街之狼》

03  股权投资经理的日常

04  MBA和这个职位

05  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

06 三座大山

07  恭喜你,现在可以成为投资经理了。

08  后记

07

恭喜你,现在可以成为投资经理了。

入行过程这样艰难,只有很少的优秀候选人才能挤过这个独木桥。可是成为投资经理,才仅仅是迈开了专业投资生涯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的困难和考验在等待着有志之士。虽然不乏一些特别优秀的佼佼者,能够完全依靠个人的禀赋和努力而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投资大师,很多有幸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如果不通过各种帮助和平台资源的支持,是很难熬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的。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对人才自身的损失,从社会整体角度讲也是对人才的浪费。更加严重的是,这种行业现状会造成宝贵的社会资本的损失,并会使一些优秀的企业错失资本支持而失去成长机会。

如果能有合理的机制设计,兼顾各方面的问题,取长补短,不但可以给更多的年轻人提供更好的人生舞台,而且也会给更多的企业提供急需的发展资金,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岗位。

限于本文的篇幅,上述两个命题留待后面有时间再撰文阐述。下面仅就如何给更多年轻人提供投资经理这种专业岗位,以及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源和制度安排简短谈一下。

除了投资经理所需要的平台品牌背书,投资资金,各种支持团队,投资流程等项条件。如果要搬掉三座大山一样的难题,还需要至少从下面四个方面创新性的提出解决办法。

首先是行业需要为更多的优秀青年提供尽量多的入行机会。前文提到全国金融行业的就业人员大约是800万人,仅占8亿就业人口的1%左右。在800万人中,仅有大约不到15万人在股权投资行业就业,还不到2%。这中间从事专业投资的人数就更少。用万里挑一形容股权投资从业人员并不为过。只有降低从业人员的门槛,才能为更多的优秀青年提供更多的入行机会。

其次是专业的指导。在降低投资经理入门门槛之后,要为新的投资经理提供专业的指导,迅速在就业中提高投资能力和水平。股权投资行业是一个前瞻性极强的行业。由于投资期限比大多数其他金融投资产品都要长,因此要求的投资理解和投资眼光都更高。过去主要是通过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学历和行业经验来解决这个难题。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风险,但也造成了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投资能力无法标准化考核,投资业绩因人而异的情况,并不利于投资公司的持续发展。专业的指导有利于新进投资经理完成投资业绩考核,可以有较长的职业生涯积累投资经验。

第三是优渥的收入水平。投资经理通过千军万马的竞聘上岗之后,面对的却是漫长的投资期限。在这个长达数年的投资期限内,投资经理仅能获取基本工资收入,对于正处于成家立业关键时期的年轻人,财务压力可想而知。另外一方面,投资公司也需要设立合理的机制,兼顾投资的风险和员工收入这两个方面。只有将这几方面平衡好,才能同时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团队稳定性这些对公司竞争力非常重要的指标。

第四是保证专业的工作时间。对于一些新成立的股权投资公司,由于公司的生存发展压力比较大,一般在成立的头几年会努力的扩大投资规模。而这个时候,往往是公司尚无旗舰产品和忠实投资者群体的脆弱时刻。有些公司会要求投资经理也参与基金的募集成立工作。这样的话,投资经理就无法全身心的投入专业的投资业务里面去了。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基金募集端的工作力度,从长期看却并不亚于饮鸩止渴,会损害公司的长远竞争力。一方面要面对投资端的考核压力,另外一方面却不得不参与市场端的基金募集工作,使投资经理身处两难境地。

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平台在上述几个方面作出了前瞻性的尝试,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平台推出类似的安排。对于更多有志于行业的优秀年轻人来说,未来投资经理这个岗位将不再是遥不可及。更多的年轻人将在这个岗位上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行业模式已因你而变!欢迎你,未来的股权投资精英!

08

 

后记不是正文的内容,主要是写作的背景和思路。

最近面试股权投资经理的过程里面有两个触动。第一个触动是看到这么多的人申请一个投资岗位,其中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准备好。这个触动是这篇文字的灵感来源。与其不厌其烦的向每一个应聘者解释这个行业,还不如一次性的写一篇文章,不但可以省了很多重复宣讲的时间,而且还可以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年轻人增加了解。当年在国外MBA毕业之后,进入金融机构核心工作岗位的过程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毫不夸张。入职之后一段时间,和面试时的人力资源经理成为了朋友。在一次午餐的时候,她告诉我说,其实当初申请哪个职位的申请人也差不多1千多。和国内情况不同的是这些申请人中大约有800个本地白人,他们面试的时候是用母语面试,而李老师的母语是汉语。虽然是就业严冬,李老师却是同一届MBA毕业生中第一个上班的。后面大概有2-3年的时间,学弟学妹们还专门请我来做就业指导。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把当时的故事写一下,回想起来也是挺有趣的。如果可以给现在的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对他们的就业起到一点积极作用,就更加值得了。

第二个触动看到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人也在申请这个岗位,觉得有必要写写中年危机这个话题。32-37岁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年龄。这个时候如果转行的话,其实比较尴尬。如果说37岁以下还有机会,37岁以上就很难了。这两个年龄段都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阶段。37岁以下成家置业,添丁生子。37岁以后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的压力。面试中每一位这两个年龄段的申请人都有自己的无奈。这篇文字的重点,就不是入门的问题,而是入门后如何职业规划了。因为规划错了,很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文章主要的目标读者是大学阶段的学生、年轻人或者对金融行业不太了解的朋友。为了让大家能读下去,所以写作风格尽量通俗易懂。以前曾经做过几篇练笔,写得洋洋洒洒,可是写了之后,过几天再看,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文字里面随处可见专业术语和经济名词。内容如此枯燥,不要说大学生或者是对金融不太了解的朋友,就是专业金融人员可能都不愿意读下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写出初稿之后首先是请高中生试着读一下,听听意见。如果小朋友读懂了,那么就算是过关了。如果没有读懂,就要回炉重新改到高中生能读懂为止。写文章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金融投资这个行业,传播正确的金融知识,增加对金融行业的了解。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如果年轻人连文章都读不下去,怎么能够实现文章的目的呢?

写职业、写事件其实是想把一些专业的东西含到里面让大家潜移默化的接受。比如前面写的《黑小将》那一篇,就是讲一个做空套利的专业金融操作工具和手法。只有对这个工具和手法的巨大作用(可惜的是在这个事件中是破坏力!)有了第一印象,才会对这个概念感兴趣。这篇《炼成秘籍》,是在介绍这个职业的时候把现代金融的核心理念,风险分散,顺带介绍一下。写这篇的时候就很想也写写股权投资行业,以及其他金融细分行业里面更多的职业或者案例。比如说以前从事过的公募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就可以把宏观分析、公司分析的具体应用等等这些都写进去。帮助年轻人了解这个行业,早日制定长远目标和规划。规划和目标设立的越早就越有可能实现。这么多年以来,身边有很多的案例,只要制定了规划目标,再高的目标都实现了。

未了避免让读者误会为广告软文,凡是涉及到公司现在业务相关的内容,都做了脱敏处理。所以有些地方感觉读起来遮遮掩掩的。这个没有办法,可读性和商业性不能兼顾,请读者多多谅解。

(全文完)

注: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私募中国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作者并不保证信息及数据的准确性,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保护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转载需联系作者获得书面授权,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

限于篇幅,部分内容不便展开,欢迎联系作者交流探讨。

原创不易,李老师真诚希望看到您的转发和留言。您的转发和留言是李老师分享更多资本市场专业分析和判断的动力,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