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情况是经济的晴雨表。一个股权投资经理的招聘,短短1周之内就有700人申请。什么样的人能得到这个金领职位呢?条件差一些的求职者是否也有机会?

文章较长,分为五个部分陆续发布。

01  招聘情况也是经济的晴雨表

02  《亲密爱人》和《华尔街之狼》

03  股权投资经理的日常

04  MBA和这个职位

05  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

06 三座大山

07  恭喜你,现在可以成为投资经理了。

08  后记

05

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

既然连像MBA这样的金字招牌都不能保证毕业的时候获得投资经理的岗位,那么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呢?是CFA吗?李老师恰好也是CFA,而且算是比较早的一批获得CFA的专业人士了。获得CFA的这个资质也挺不容易。当年在国外工作的时候,洋领导听说李老师有CFA资质,也是刮目相看的。现在还记得当时洋领导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我是MBA所以并不觉得MBA有多了不起。但你能够同时拿到CFA,确实让我佩服。”CFA的英文全称为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中文的意思是注册金融分析师。虽然CFA也是金融行业里面一个重要的资质。但是关于这个头衔的历史、典故、用途、行业评价、考试设计的趣味性等等(是同行的话就明白这里所说的趣味性,其实是反话),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展开讲了。简短一句话概括,拿到CFA也并不能保证成为股权投资经理。

成为股权投资经理这样难,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岗位在金融行业里面也是稀缺的。金融行业属于高端服务业,行业从业人数和实体行业相比已经比较少了,其中从事股权投资的人就更少。依据不同的统计口径,国内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大约为800万人左右。在16岁到60岁的劳动力人口超过8亿的中国,金融从业人员占比还不到1%。这里需要说一下金融行业的重要性。以1%的就业人口,金融行业贡献了8%的GDP。从细分行业来说,银行业和保险业是金融行业当之无愧的就业巨头。根据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数据,农业银行从业人员最多超过50万,另外三大国有银行从业人员通通超过30万。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的员工人数在5万到10万之间。上市银行中,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的员工人数不足1万人。在A股上市的四家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的员工人数超过27万人,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员工人数接近10万,新华保险的员工人数为5万人。其他细分行业中,证券公司从业人员在30万左右。2019年4月,私募行业从业人员共240323人,其中,私募股权创投管理人的从业人员数量约占60%,私募证券投资管理人的从业人员数量约占34%。也就是说从事股权投资行业的仅有约有14.4万人,其中从事投资相关岗位的人数就更少。。

在股权投资行业里面,很多公司由于成立时间比较短,经营管理需要一个规范的过程,所以对投资经理的招聘会相对比较灵活。而在成立时间比较长的、管理比较规范、管理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司里面,投资经理的招聘要严格许多。在这样的机构里面,能够成为投资经理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入比较大的投资公司里面从事投资岗位的工作呢?

前面说过李老师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曾经想过MBA毕业以后进入股权投资公司从事专业投资工作。后来发现即使是各方面条件更好的本地白人也没人能够一毕业就进入较大的股权投资公司担任一线的投资经理职务。能够有幸进入国际著名金融集团并从事一线岗位的人,担任的是投资分析员、项目经理助理、助理分析师等支持岗位的工作。海外华人MBA毕业生,如果能有幸获得大金融公司的工作机会,大部分是从中后台的岗位做起,比较常见的是财务分析员、成本分析、会计统计、风险管理等中后台的职务。进入公司之后能否获得一线的投资工作的岗位,就看个人的努力和运气了。

国外股权投资机构内部的岗位设置分为前台的投资系列、中台风险管理、法律、合规,和后台的财务、人力资源、综合事务等等。在前台的投资系列岗位中,入门到中层的职位包括投资分析师助理、分析师、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理、投资副总监、总监等,中高层的职位在不同的公司可能称呼不同,有些公司在总监(董事)以上会有执行总监(执行董事)、管理总监(董事总经理),有些公司会把总监(董事)以上的职位称为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执行副总裁、常务副总裁,直至总裁等。越往上的职位要求的经验、知识、人脉等就越高。获得高级副总裁和执行总监以上职级的人一般都是久经沙场,在残酷的职场拼杀中胜出的佼佼者,同时他们也是公司生存和发展所需要依靠的核心力量。

进入股权投资行业门槛比较高,较大的公司一般不会从校园直接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当然也会有特例,比如说有些公司发展到相对稳定的阶段,立足于百年发展大计,可能会从世界顶级商学院招聘极少数的毕业生,作为公司人才长期培养的储备力量。公司这样招聘其实并不是看上了这些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看重的恰恰是这些新鲜人(Fresh Man)还没有进入过职场,没有接触过其他公司的文化,相对比较“纯洁”。让他们从就业第一天就来到公司,在公司的氛围中连续工作一二十年,本公司的文化和投资理念就会深深的侵入他们的头脑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公司文化和投资理念可以历经百年而不变形。这种岗位极少,在北美每年数以万计的MBA毕业生中,顶级商学院也不一定能够平均分到1-2个名额。获得这些职位的幸运儿无疑是从智商到情商都是同辈之中的佼佼者。也有一些幸运儿成绩虽然也是位列尖子生,但是并不是第一梯队。他们也可能获得垂青。这时候投资机构看上的就是他们性格中比较符合本公司文化的那些特质。

国际股权投资领域入门职位的人员主要来自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实体行业。一部分投资分析师助理其实来自于实体行业,并且往往需要在知名大学里面获得的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历。这是由这个工作的要求所决定的。投资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行业,只有对未来有前瞻的预判能力,才能使投资尽可能的规避风险,获得更多的回报。虽然在不同的行业里面所需具备的能力不同,但一个命题是永恒不变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是科学创新推动人类不断的释放双手,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日新月异。在股权投资领域里面,科技也是投资的核心领域之一。科技不但能够改变人类生活,而且可以创造卓越的投资回报。举个近期比较典型的例子,在科创板最近上市的企业中,投资南微医学的股权投资基金获利超过千倍。这么高的收益就是来自于南微医学在自身领域里面卓越的科技水平。股权投资的周期是所有投资产品周期中比较长的,往往超过7-8年,甚至更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可能发生很多的变化。科技的潮流和方向可能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技术却可能因为生产成本、供应链、市场需求、甚至是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而改变。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获取前沿资讯的能力、实践中的经验,是很难准确的对未来技术发展可行性做出判断的。而这种判断能力,恰恰是投资决策所必须依靠的最基础的能力。南微医学的投资期长达16年。初始投资的时候,南微医学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公司,技术也才初具雏形而已。如果没有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绝对信心,是没有办法持有这样长的投资期的。

另一个人才来源是金融行业里面的其他细分行业,如公募或者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里面的投资银行部门、研究所行业分析师等。在股权投资公司里,如果投资分析师晋升为投资经理,或者有些人考核不达标,或者有些人因为个人选择问题离开行业,就会出现职位空缺。从公司内部培养一个人并不容易,可能内部人员不能马上填补空缺,这个时候股权投资公司往往需要对外招聘。从实体行业里面找到的人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周期。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然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对本行业的技术十分了解,但是可能对金融行业是一知半解的。有时候,他们可能在项目选择的时候过于关注技术细节,而忽略了项目选择中其他的重要方面,比如竞争力分析、市场需求判断、生产成本利润测算等等同样重要的内容。通过技术背景入行的人,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这时候从其他金融行业公司里面寻找替补人员无疑是一个更加务实的决定。从同业其他公司转行过来的人才虽然在专业技术方面可能不如从实业公司转行的人,但是他们对于投资的理解和把握显然比实业公司人才强很多。行业里面多年的经历,使他们对实体行业内部各公司的情况掌握比较全面。多年跟踪政策变化也使他们对于政策方向的把握得心应手。金融专业里面常用的投资风险模型、风险控制技术等工具对于他们来说也十分熟悉。这些都是金融同业人员相比实业领域转行人才的优势。当然了,一般也是在同业中表现比较优秀的人才会得到股权投资公司的青睐。

上面这些要求,其实并不是股权投资行业自己订立的规则,更多是市场双向选择的结果。一方面,从投资机构这方面来看,往往公布了一个职位空缺就会有成百上千的申请人。前面提到过,这次公司公布的招聘职位,在短短一周之内申请这个岗位的简历就超过了700份。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和用人的公平,在申请人中挑选最优秀的人选是比较理性的决定。另一方面,从申请人的角度看,由于投资机构相比其他工作的优越性,往往具备高学历、较多工作经验的人也会优先申请这样的职位。

如果实体行业和金融同业转行是股权投资公司人才的两个主要来源的话,是不是意味着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偏大呢?这确实是这个行业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般的入门职位,从业人员的年龄往往都是在28岁以上,甚至更大。稍微高一些级别的投资经理和总监,年龄都在35岁以上了。

(未完待续,更多内容及写作背景介绍即将发布,敬请关注。)

注: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私募中国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作者并不保证信息及数据的准确性,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保护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转载需联系作者获得书面授权,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

限于篇幅,部分内容不便展开,欢迎联系作者交流探讨。

线下经常在各地举行沙龙活动,交流资本市场看法、企业发展思路、投融资项目和资金信息等。

原创不易,李老师真诚希望看到您的转发和留言。您的转发和留言是李老师分享更多资本市场专业分析和判断的动力,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