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情况是经济的晴雨表。一个股权投资经理的招聘,短短1周之内就有700人申请。什么样的人能得到这个金领职位呢?条件差一些的求职者是否也有机会?

文章较长,分为五个部分陆续发布。

01 招聘情况也是经济的晴雨表

02 《亲密爱人》和《华尔街之狼》

03 股权投资经理的日常

04 MBA和这个职位

05 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

06 三座大山

07 恭喜你,现在可以成为投资经理了。

08 后记

 

03

股权投资经理的日常

现实中的股权投资经理是和《亲密爱人》中戴瑞克李相似?还是更接近《华尔街之狼》中的乔丹·贝尔福特呢?答案可能令人失望,因为和这两个人都不像。现实中的股权投资经理如果和戴瑞克李一样每天西装笔挺,估计连三个月都熬不过去。如果和乔丹·贝尔福特一样白天梳着油头见客户,晚上泡到毒品和妓女里面,不要说在行业里面待三个月,连三周都不可能。在现实中,除了股权投资公司的高级别职员需要出席一些重要场合,或者基金募集的时候需要路演,一般投资经理并不需要经常出入五星级酒店和会议中心等一些高端商务活动场所。这是由股权投资这个行业的特点决定的。那么投资经理日常工作状态和工作内容究竟是什么样呢?

投资经理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首先,投资经理一般是专注与一个或两个行业。为了胜任工作,做好投资分析和建议,投资经理需要在所负责的行业里面有一定的经验和人脉。比如说,如果投资经理所属的行业是医药,那么他一般需要对所在行业的知识有一定的积累,或者是通过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的学习,或者是通过自己孜孜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对行业的基本概况,行业的公司,行业发展趋势等等有比较深厚的知识。有时候虽然投资经理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知识,但是由于行业变化迅速,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行业里面的公司也是不断的在新陈代谢,所以他还需要利用各种方式持续自我充电,保持对行业前沿变化的敏感性。因此投资经理要经常参加各种行业会议,研习班,经常向行业技术专家咨询各种专业问题等。付出这样的努力,不过是获得了从事行业投资的基本知识积累而已。投资经理不能等到项目出现的时候,在临时抱佛脚式的去了解相关知识,如果那样的话,他就不能迅速的对项目作出分析和判断,很可能将一个好的项目拱手让给其他的投资机构。

合格的投资经理需要很好的沟通能力。不论是在互联网这种新兴行业,还是在医疗、环保、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中,投资经理不但需要和公司大股东、实控人、管理层等能够顺畅的沟通,有时候为了获取第一手的信息,也需要和公司中层,甚至是研发人员、工程师、生产线上的工人等沟通。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长期和金融机构、客户、政府等打交道,会习惯性的更多的宣传企业的正面信息,有时候甚至有一定程度的夸大。在和股权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更多关于行业和公司发展的正面信息会给投资机构更好的印象,就会给出更高的估值。有时候这种差异会很大,会使公司价值的估计出现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差距。出于利益的考虑,公司股东和管理层有很大的动机有意无意的夸大公司的经营情况。如果依据这些夸大的表述做出投资建议,很可能给投资造成被动局面。因此投资经理一方面要根据自身对于行业的了解和市场可比情况做出分析。另外一方面,向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的客户、供应商、企业中层员工、甚至基层工人等多方面了解真实情况也是必要的。企业的研发人员、工程师、生产工人因为平时主要是面对具体工作,并没有和投资机构打交道的很多经验,因此从他们哪里得到的信息很可能更加准确可靠。这些岗位的员工一般并没有很强的专业表达能力,也可能了解的仅是一些局部情况,这就需要投资经理能够想出聪明的办法让他们把信息充分的表达出来。

投资经理既需要有深厚的行业经验和知识,也需要很强的学习和沟通能力。有了这些还不够,如果没有数据搜集、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的话,也无法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成熟的投资机构一般会有完善的投资流程。投资经理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发现了好的投资项目,和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经过艰苦的谈判,有了合作的初步意向,这个时候就需要将项目提交投资流程。在投资流程中,一个拟投资的项目需要经过各部门的专业人员的全方位审视,包括财务尽调部门、法务尽调部门、合规等等。项目如果能够顺利的通过这些部门的审核,就会提交到投资流程的最后一关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审议表决。投资经理是流程的发起人,全流程的推进主力。投资项目能否通过这些环节,直至顺利通过投决会,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投资经理扎实的专业技能、公司内的认同度和公信力(个人内部品牌)、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04

MBA和这个职位

谈到投资经理这个诱人的职业,就不得不说说MBA这个金子招牌。两者有没必然的联系?MBA是成为投资经理的敲门砖吗?在这方面,李老师恰好有一些亲身经历可供参考。

多年前,李老师考入全球金融排名前四名的大学MBA学习。经过一番堪比脱胎换骨的过程,终于快毕业了。北美的MBA找工作最晚的也不会晚于毕业前半年。比较知名的商学院一般都设有就业指导办公室,专门帮助毕业生找工作。就业办公室最基本的服务就包括简历指导、面试指导和训练、对接校友资源等等。就业办公室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联系各大公司到学院来召开招聘说明会、午餐会等等。当年李老师费了好大的力气完成学业,毕业时却并没有高薪厚职主动送上门。那时候才发现学校对于MBA教育的招生宣传真的是更倾向于完成招生的任务。不但没碰到遍地工作机会的好时光,还幸运的碰上了上世纪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就业市场哀鸿遍野的惨状。当时的就业办总监形容,那是现代MBA教育历史上60年不遇的最恶劣时代。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就业办也联系到了很多的金融机构来到学院,极力推销本院的毕业生。来的金融机构都是行业大公司,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实业方面则包括主要的跨国集团,还有著名咨询机构等。在那种困难时刻这些公司还能来到校园招聘,一方面当然是大学声誉卓著,在各方面排名都是北美前列。即使市场比较差,只要是还需要用人,就需要招聘。需要招聘的话还是要从顶尖的大学开始。另外一方面也是学院确实是将学生的就业率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来保证的。学校如果就业率上不去,再大的名气也招不到学生。没有学生、没有学费、政府补贴下降、科研投资减少,学校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了。

大学虽然有这样的声誉,可以吸引到如此多的著名公司来到校园,可是这其中却并没有北美知名的股权投资集团。当时看到最好的一些工作职位就是高盛、美林这些国际投资银行的分析师,或者是麦肯锡、波士顿咨询集团的咨询助理、咨询师这样的职务。高盛、美林这样的投资银行分析师职务虽然年收入可以达到很高,但其实只能算是这些公司的入门级别职位。因为工作内容主要是向投资机构推荐投资标的,行内习惯性的把类似职位称为卖方。 与卖方相对应的是投资方的职务,比如投资经理这样的职位,因为主要从事投资,实际管理资金,行内习惯称为买方。如果没有在买方的从业经验,即使是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这些北美一流院校MBA毕业,也很难获得一份真正的买方职位。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金融行业虽然整体上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但真正的投资决策岗位其实很少。由于金融的头部集聚效应,资金有向风险收益比最佳的头部流动的自然属性。简单举例来说,管理1亿的投资可能需要6到7个人,管理20亿的资金可能只需要再增加2-3个投资经理。在投资流程里面岗位基本配备完成的情况下,即使管理规模成倍的增加,只需要增大单个项目的投资金额,项目的个数并不需要同比例增加,因此投资岗位也就不需要同比例增加了。卖方的分析师职位其实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分析师可以服务20家机构,也可以服务200家机构,只要配上相应数量的助理岗位就可以了。这两种岗位考核周期不同,所以岗位的流动速度也不同。投资期限越长的产品,相对应岗位的考核周期越长。比如股权投资项目,从接触项目开始,直到项目通过上市或者并购退出,往往需要6到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个周期中,除非投资经理自动离职,其实并没有聘用新的投资经理的必要。而在卖方来说,分析师观点的验证却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慢则2到3年,快则1年甚至半年,就可以建议是否能够给客户带来收益。因此卖方岗位的流动性比买方岗位高,也因此能够提供更多的初级职务。

 

(未完待续,更多内容及写作背景介绍即将发布,敬请关注。)

注: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私募中国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作者并不保证信息及数据的准确性,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保护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转载需联系作者获得书面授权,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

限于篇幅,部分内容不便展开,欢迎联系作者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