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诚健华(09969.HK)今日在港交所上市,此次IPO发行2.5亿股,定价为8.95港元/股,募资金额达22.4亿港元。诺诚健华3月20日暗盘收涨14.19%,报10.22港元/股。

截止发稿时,诺诚健华涨超13%,报10.16港元,市值超过127亿港币。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据招股书披露,诺诚健华成立于2015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博士与前保诺科技CEO兼首席科学官崔霁松博士联合创办,其核心主创团队成员也大多出身于保诺科技。
生物及战略规划高级总监、执行董事赵仁滨(施一公配偶)曾是保诺科技药研生物学总监;人力资源及运营执行总监王明保曾是保诺科技人力资源高级总监;生物学执行总监刘瑞勤曾是保诺科技药研生物学高级总监;药物化学副总裁陈向阳曾是保诺科技药物化学执行总监。
此外,诺诚健华还成立了由5名顶尖教授组成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为其内部研发提供科学支持,包括施一公博士(结构生物学及肿瘤学专家)、张泽民博士(北京大学教授、癌症基因组学专家、前美国GENENTECH、ROCHE公司生物信息首席科学家)、栗佔国博士(世界一流的风湿免疫疗法专家)以及Arnold J. Levine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身荣誉教授、p53首次发现者)。
此次诺诚健华IPO的投资团队除了担任其上市联席保荐人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外,还包括正式发行前引入的12位基石投资者,分别为Vivo Funds、Golden Valley Global Limited(正心谷旗下美元基金)、Hankang Biotech Fund、妙城集团、MatthewsAsiaFunds(索罗斯旗下基金)、RockSpringsCapital MasterFund、Tiger Pacific Master Fund、Octagon Investments Master Fund、中国结构调整基金、OrientSunRise Global、Athos Asia Event Driven Master Fund、WT Investment。
12家机构合计认购12.8亿港元股份,约占发售股份的59.66%。
招股书显示,诺诚健华在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净亏损分别为3.42亿元、5.54亿元、6.53亿元。因为该公司的产品还未获准进行商业销售,报告期内未从产品销售产生任何营收。与此同时,诺诚健华的研发费用高企,报告期内累计投入3.61亿元。对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大量的研发投入是公司进行药物研发和商业化的必要条件。

来自招股书
目前,诺诚健华团队发现并研发了有9种候选药物,包括3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和6种处于IND准备阶段的自主研发候选药物。其中,奥布替尼(ICP-022)研发进度最快,是当前在中国及美国广泛临床计划中接受评估的,一种潜在同类最佳、高选择性及不可逆BTK抑制剂,用于治疗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公开资料显示,当前全球共有3种获批上市的BTK抑制剂,分别是艾伯维和强生旗下的伊布替尼(2013年上市)、阿斯利康公司的阿卡替尼(2017年上市 )、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泽布替尼(2019年上市)。在中国市场,伊布替尼是唯一获批的BTK抑制剂。诺诚健华在招股书中表示,其策略为快速推进其临床计划并寻求批准其候选药物产品在中国商业化。
诺诚健华现有候选药物的研发状态;来自招股书

诺诚健华已制定了与奥布替尼投放时间表相对应的分阶段商业化策略,公司计划将商业化团队进一步扩大至80至90名销售代表,覆盖约300家全国领先的医院。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18-2023年全球肿瘤市场CAGR为11.1%,2023年市场规模达2167亿美元,全球约有22家药企开展BTK抑制剂临床研究。这意味着,诺诚健华面临着激烈的全球竞争。

来自招股书
据招股书显示,诺诚健华拟将从本次发售的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以下用途:所得款项净额的50.0%将分配至以下核心候选产品:用作拨资同时在中国及美国进行和计划进行奥布替尼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同时在中国及美国进行和计划进行奥布替尼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试验;同时在中国及美国进行有关奥布替尼对于主要适应症的注册文件准备、推出及(待监管部门批准后)商业化。
所得款项净额的40.0%将分配至以下管线中其他临床及IND阶段候选药物:用作拨资ICP-192及ICP-105正在进行和计划进行的临床试验、准备注册文件及潜在的商业推出(包括销售和营销):用作为公司管线中的六种IND准备阶段的候选药物的研发以及新候选药物的研发及外部引进提供资金。
所得款项净额的10.0%将分配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指导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