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发展董事长 杨铿 

乐居财经 展浩博 发自上海

蓝光发展(600466.SH)近来频频秀出担保财技。

进入2020年以来,蓝光基本保持每月发布一次担保公告的频率。继1月份为21家公司提供64.71亿元担保、2月份为9家公司提供18.36亿元担保之后,3月16日,蓝光发展再次公告称,为9家公司提供16.93亿元担保。

根据公告,此次9家被担保公司中,有5家为蓝光全资控股公司,4家为非全资公司。

9家公司中,占用蓝光担保额度最大的,是其中一家非全资公司——晋宁滇池。该公司此次借款总金额为8亿元,蓝光为其担保借款金额为6.31亿元,不过蓝光对其占股比例仅为23.1%。

乐居财经了解到,晋宁滇池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物管服务等相关业务,由云南骏苑和昆明滇池置业分别持股66%、34%。

云南骏苑背后资方则分别为:蓝光发展、新城控股、碧桂园,三家持股云南骏苑的比例分别为35%、33%、32%。昆明滇池置业则为昆明国资委旗下全资附属公司。

经查,晋宁滇池控股股东云南骏苑原为蓝光旗下全资控股公司。不过2019年6月该公司发生股权变动,新城和碧桂园同时入股,形成如今蓝光、新城、碧桂园三家共同持股的局面。

目前,蓝光、新城、碧桂园三家占有晋宁滇池的最终权益相差无几。在此种状况下,蓝光却要承担该公司大部分的担保借款额度。鉴于2019年6月发生的股权转让,蓝光此举被一些人猜测存在“明股实债”的做法。

所谓“明股实债”,顾名思义,也就是为优化财务报表,企业将负债资金以股权形式计入子公司,同时约定回购条款。在不失去对子公司控股权的情况下,既实现了有效融资,又能显著降低负债,可谓一举三得。

众所周知,鉴别企业是否存在“明股实债”行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计算少数股东权益比与少数股东损益比的差额。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大,存在“明股实债”的可能性就越高。

这一点似乎在蓝光发展的财务报表中也可以发现一些端倪。截至2019年三季末,蓝光发展归母所有者权益为173.49亿元,归母净利为25.35亿元;与此同时,少数股东权益为184.07亿元,少数股东损益为5555.06万元。

可以看到,蓝光少数股东权益超出归母所有者权益10余亿元,不过,少数股东损益却仅为归母净利润的2.19%。

其实,蓝光在今年1月、2月的担保公告中,都存在为持股比例不高的非全资公司提供高比例担保额的情形。

2月28日的公告中,蓝光发展为持股比例27.5%的诸暨祥生提供了7亿元的全额担保。1月22日的公告中,蓝光为持股50%的云南德商提供了10亿元的全额担保。

截至目前,蓝光发展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约为545亿元,占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346.07%;其中,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为本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相互间提供的担保余额约为521亿元,占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30.47%。


文章来源:地产K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