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独立 穿透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作者:李安安

编辑:吴双

风品:闻道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差异化战略指出:特色产品及服务,是企业最佳竞争壁垒。

放眼各行业,高质量大旗昭昭,该理论已被奉为圭臬。尤其在新式茶饮领域,面对日新月异的激烈竞争,为崭露头角各家从产品名称、包装设计、到营销联名、新品创新,可谓将“卷”到新高度。

2024年1月2日,古茗、蜜雪冰城同时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如算上2023年8月率先一步的茶百道,三企一同向“新茶饮第二股”发起冲刺。此外,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等也一度被传有上市计划。

集体冲锋IPO,热闹背后有何深意?号称“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的古茗胜算又几何?

1

古茗VS蜜雪

狭路相逢谁能胜?

 

招股书显示,古茗成立于2010年,专注大众现制茶饮市场,主打三类饮品:果茶饮品、奶茶饮品及咖啡饮品及其他,产品价格通常在10元-18元间。

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3年商品销售额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门店数量计,古茗均是中国最大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也是全价格带下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何为“大众现制茶饮店”?

招股书这样分析:中国现制茶饮店分为,产品平均售价不低于20元的高价现制茶饮店,10-20元之间的大众现制茶饮店,10元以下的平价现制茶饮店。

若通过这种价格排序,蜜雪冰城核心产品多在2-8元,古茗绕开了“雪王”的确是大众现制赛道的头部。2023年古茗GMV192亿元,同比增长37.2%,门店9001家,同比增长35%,产品销量从2019年的2.8亿杯增至2023年的约12亿杯。

受益于此,古茗收入逐年增长:2021年、2022年、2023年前9月(报告期内),分别营收43.8亿元、55.6亿元、55.7亿元,累计155.1亿元;净利润为2399.2万元、3.92亿元、10.02亿元,累计14.1799亿元。

运营模式上,古茗主要以加盟模式为主。主要收入为向加盟商销售货品及设备以及提供服务。2021年-2023年前九月,古茗加盟商从5689家增至8572家,销售货品及设备收入从35.47亿元增至44.78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80.9%、81%、80.4%。

其次是加盟管理费,同期分别贡献8.32亿元、10.44亿元、10.84亿元收入,比重19%、18.8%以及19.5%。直营门店销售仅占当期收入的0.1%、0.2%、0.1%。

从此营收结构看,与其说赚奶茶钱,不如说赚加盟商钱。截至2023年底,古茗9001家门店中99.9%是加盟店,自营仅有6家。

费用也随之增长,销售费分别为1.86亿元、2.68亿元、2.39亿元,累计投入6.93亿元;研发费0.65亿元、1.18亿元、1.29亿元,累计3.12亿元;行政开支1.24亿元、1.87亿元、1.8亿元,累计4.91亿元。

当然,赚加盟商钱的并非古茗一家。以蜜雪冰城为例,截至2023年9月30日,营收超99.8%的门店为加盟店,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和设备成为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至2023年前九个月,分别贡献101.54亿元、132.99亿元以及151.1亿元收入,比重98.1%、98%、98.2%。

得益于此,蜜雪冰城营利双增,分别为103.51亿元、135.76亿元、153.93亿元以及19.12亿元、20.13亿元、24.53亿元,均远高于古茗,规模差距肉眼可见。

截至2023年9月末,蜜雪冰城GMV为331亿元,市场份额20%,门店量29200家门店,远高于同期古茗的138亿元GMV、8.3%市场份额和8578家门店。

2

退出加盟商比增加

大本营增速乏力、全国化有望吗

 

细观高增长,加盟模式功不可没。

据招股书,古茗开店奉行“地域加密策略”。在单一省份的门店超500家,表示该地区具备了凸显规模效应的基础,称之为“关键规模”。借助所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再策略性进入邻近省份,进而汇聚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截至2023年底,古茗已在八省份建立超过关键规模的门店网络,合计贡献了87%的GMV,并连续保持同店GMV的正增。

古茗创始人王云安不止一次说过“仓库建到哪里,古茗的门店就开到哪里,以保证原材料的管理是到位的。”

行业分析师郭兴表示,茶饮尽头是供应链,已成行业共识,只有打通了上游、运输、仓储、配送等一系列的链条,才能建立“护城河”。古茗也不例外,其以果茶饮品为主打产品,主要由茶及新鲜水果制成,其中包括各类短保水果,这对供应链效率提出较高要求。

据招股书,截至2023年9月末,古茗运营21个仓库,总建筑面积超20万平方米,超75%门店位于仓库150公里范围内,同时还组建了一支规模300辆左右的自有冷链货运车队。

由于投入较大,只有匹配相关数量的门店,才能平摊仓库运输成本、收益最大化,即规模效应取胜。

报告期内,古茗加盟店量从5689家增至8572家,2023年单店GMV约250万元,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约37.6万元,经营利润率20.2%。GMV总额由2021年的106亿元提至2023年前9个月的13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平均会员季复购率达到53%。这个成绩难能可贵,据灼识咨询,当期大众现制茶饮平均复购率均低于30%。

不过,重资产投入造成的财务负担仍肉眼可见。

2022年,仓库及运输费同比增长71.26%至7009.8万元,折旧及摊销开支增长77.53%至4859.2万元。截至2023年9月末企业负债率高达95%。尽管其中大部分为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但据满投财经,剔除20.46亿元的在手现金后,古茗资产净值仅为2.04亿元,同期收入为55.7亿元。

截至2021年及2022年底,公司净负债12.58亿元及8.17亿元;截至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以及2023年9月30日,净流动负债17.13亿元、15亿元及5.59亿元。

即便如此,因对冷链要求极高,仍一定程度拖累了古茗的扩张步伐,目前门店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等区域,而华北、东北及大部分西北地区还没布局。如何破壁全国化,关系到后续成长性,是古茗IPO的一个关键看点。

反观蜜雪冰城,同样自建供应链,但原材料大多方便运输和保存,对供应链要求略低继而扩张速度较快。目前,蜜雪冰城超36000家门店,遍布国内300个地级市、1700个县城和3100个乡镇。

更值注意的是,在大本营浙江,古茗增速出现放缓迹象。2023年的同店GMV增速只有5.1%,低于全国同店GMV增速(9.4%),更远低于其他省份同店GMV增速(12%左右)。

在8个“关键规模”省份中,2021年-2023年,除福建及江西的同店GMV增速处在上升状态,由7.4%增至12%,其余区域均处于下滑。

另一厢,退出加盟商比逐渐升高,报告期内分别为6.59%、7.22%以及9.1%。从上述收入贡献看,该趋势需引起古茗重视。

 

3

下沉市场鏖战

投诉、罚单“烦恼”

扎牢品控篱笆

 

截至2023年末,在古茗9001家门店中,79%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38%位于远离市中心的城镇。二线及以下城市的GMV达到147亿元,占比高达76.56%。

可见,古茗和蜜雪冰城类似,均以下沉市场为主。但主打的10-18元价格带,汇聚的对手众多,行业竞争更是激烈。

比如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茶姬、书亦烧仙草等门店密度同样很高,除已递交招股书的茶百道,沪上阿姨也一度传出上市消息。

据灼识咨询,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店市场的GMV于2022年达到865亿元,预计2027年进一步增至24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3.1%,其中二线及以下城市预计增速最快,贡献大部市场增量。

据美团数据显示,茶饮订单目前仍主要集中于新一线城市,不过下沉市场订单占比已从2020年的15.9%提至2022年的20.6%,一线城市占比明显收缩。

基于此,下沉争夺日烈。比如一直坚持直营的喜茶放下身段,2022年11月开放加盟模式。2023年7月,高端奶茶奈雪的茶也开放了加盟模式,据每日经济新闻,截至当年9月末,位于华东宿迁、扬州等地的第一批加盟店已陆续营业或试营业,下沉之意溢于言表。

实际上,早在2022年,喜茶和奈雪就已为争夺市场进行了全面降价,大部分产品从20-30元价格带降至9-20元价格带,进而直逼古茗腹地。面对持续降维打击,用户是否出现“平替”,古茗需要警惕。

说千道万,价格只是一方面,产品体验、夯实质价比才是黏住用户的关键。

浏览黑猫投诉,截至2024年1月23日21时,古茗茶饮共有1164条投诉,涉及吃出异物、虚假宣传、退款纠纷等质疑。

以吃出异物为例,2024年1月8日,投诉编码17370874967显示,一用户1月7日在古茗买了一杯杨枝甘露,打包回家饮用时发现芒果口感怪异,一部分已经腐烂,商家却以各种理由推诿。

2024年1月7日,投诉编码17370858639显示,一用户点了杯杨枝甘露,喝出了芒果皮。

1月5日,投诉编码17370824743、17370817849、17370814098显示,有三位用户分别表示喝出了塑料和蚊子。

(上述投诉均已经过平台审核)

据《国内奶茶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奶茶消费维权舆情数据共计31068条,其中古茗相关舆情占比10.3%。

还有实锤处罚。

2023年8月28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食品安全抽检过程中,古茗茶饮奔牛镇店内使用的不锈钢小料盒被检出“大肠菌群”。

2023年3·15期间,武汉市监局发布的2022年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显示,2022年3月16日,武汉市江汉区本汉古茗奶茶店生产经营感官不良的食材、擅自更改保质期,被江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205元,被罚10万元。

诚然,身处快消赛道,用户千人千面,人人满意并不现实。上述投诉或有偏颇片面处、上述处罚也是过去时。然重体验强口碑,同样是企业发展之本,尤其主打“新鲜”的古茗,下沉肉搏、用户从不缺选择,多些查漏补缺总没有错。

4

上市必要性、急迫性

第一股冷遇之思

 

视线聚焦IPO,古茗表示,为进一步建立品牌知名度,以吸引新消费者并留住现有消费者,亦需要在广告、品牌及营销活动方面进行大量持续投资。

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22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为1038亿元,同比增长3.49%。2023年将达1498亿元,2024年有望增至1793亿元。另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8月底中国新式茶饮店总数约51.5万家,比2020年增超36%。2023全年将达55.1万家,2024年或超60万家。

另一厢,赛道资本热度逐渐褪去,据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2023年不完全统计显示,国内新式茶饮赛道共完成16笔融资,披露金额约14.44亿元,而2021年为30笔、140亿元。

即便头顶“最大”光环的古茗也甘苦自知,仅在2020年6月,拿到过美团龙珠、红杉中国、冲盈资本参与的首轮融资和2021年1月由Coatue Management领投,红杉资本中国、美团龙珠跟投的A轮融资。且2022年9月,红杉中国和美团龙珠相继从古茗退股。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新茶饮品牌的业绩成长对资金需求极大,在当前消费能力下滑、品牌私募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上市融资是必行之路,也为原来投资者提供退出机制。随着新茶饮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不远的将来会有不少品牌退出市场。

的确,看似繁华喧嚣的市场,也是烈火烹油,已进入质量规模洗牌的下半场。古茗上市,有争分夺秒做大做强的急迫性、必要性。

即便如愿上市,就万事大吉了么?看看“新茶饮第一股”或一目了然。2024年1月23日,奈雪的收盘价2.97港元,较19.8港元的发行价,累计跌超80%。寒意背后,业绩不振是主要考量,2019-2022年连续亏损,直到2023上半年才扭亏。

一句话,无论如愿上市、还是搏个好估值,都需打铁自身硬。

2021年12月,台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发现古茗科技在2018年6月14日-2020年1月31日期间少缴税金及附加共计2360万元,罚款1160万元。

对此,古茗表示“在成立初期,古茗科技并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以适应业务快速增长、确保履行全部须予妥善履行的税务申报责任”。

5

锚定特色壁垒

做更好的自己

 

说千道万,IPO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聚光灯下,真正打动投资者的还是硬核实力。

硬币总有两面。抛开上述瑕疵槽点,古茗价值点同样不少。

市场越有活力,企业间竞争越多维。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都要回归产品本身,离开了产品,所有竞争都是无源之水。

2021年-2023年前九月,古茗分别推出94款、82款以及107款新品。个性产品矩阵黏住了诸多用户,截至2023年末注册会员量约达9400万名。其中第四季的季度活跃会员量超3600万名,全年平均解读复购率53%。

背后离不开研发持续蓄力。截至2023年9月30日,古茗拥有逾110人的产品研发团队,团队中逾40人专注茶叶及萃取工艺研究,且约一半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据灼识咨询报告,以截止2023年9月30日规模计,古茗建立了中国现制茶饮行业最大的信息技术团队,冷链仓储及物流基础设施也是全国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最大的,完成总价值约30亿元的原料配送。

聚焦此次募资用途,主要用作扩充信息技术团队;加强供应链能力和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加强品牌建设和用户运营;聘用产品研发方面的专家提升产品研发力;持续推行地域加密策略;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不难看出,古茗还在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努力进化产品、做大做强之心值得肯定。赛道宽广、自身努力方向也正确,那么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孙子兵法有云,“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只要不断夯实“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这个特色壁垒,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又何愁敲不开资本大门、搏个好估值?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