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贝特瑞深圳市光明区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已基本完工,设备陆续进场。据悉,该硅基负极项目为公司2022年规划,总投资50亿元,生产基地建设从接洽到开工,仅用时三个半月,预期一期1.5万吨产能会在2024年陆续建成投产。

贝特瑞深耕负极材料领域20余年,是国内最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该硅基项目的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奠定公司在高端负极材料市场的领先地位。贝特瑞硅基负极出货量行业领先,目前硅碳负极材料已经开发至第五代产品,比容量2000mAh/g 以上,硅氧负极材料已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比容量达到1500mAh/g 以上。在产能方面,目前已拥有硅基负极产能 5000 吨/年,并规划2028年形成约5万吨/年硅基产能。

公开信息表明,硅基负极材料在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膨胀较大,极片易收到损坏从而导致循环寿命下降,大圆柱电池的极片为受力均匀的圆柱形,在极片发生膨胀时不易受到损伤,因此更兼容负极,未来大圆柱电池的量产有望成为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同时,大圆柱电池对硅基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大圆柱电池成组效率低,硅基负极需要更高首效、更高比容量以匹配正极,降低容量损失。其次,大圆柱电池温度和应力分布不均匀,硅基负极需要开发更低膨胀、更加稳定的结构确保最佳性能。此外,硅基负极材料要持续提升性价比,保持长期的应用优势。

贝特瑞深度钻研产品工艺,提升硅基负极产品性能,加强与大圆柱电池的适配性。公司产品线总经理庞春雷表示,针对高首效要求,贝特瑞通过引入元素将SiO2缓存基体预先转化为非活性物质,实现首次库伦效率的提高,同时独创均匀掺杂技术提高首效。针对高比容量要求,贝特瑞通过微纳结构优化,来提升材料比容量。针对低膨胀要求,贝特瑞通过可控预留空间多级复合结构设计,研发孔隙可调的硅基复合材料;采取微米结构多孔化方式,减轻膨胀应力;硅/石墨等搭配优化;各种方式实现低膨胀、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