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他说,过去在解决“有没有”时期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现在解决“好不好”问题、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亟需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确实是非常大的转变,自然,发展的模式也需要转变。前提是,“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依据是什么?就像中国已经步入全面小康一样,不仅需要有定性指标,更要有定量指标,需要有一系列数据做支撑,譬如贫困人群的脱贫、居民的收入、人均GDP、医疗、教育等,都是需要达到一定指标的,而不是用一些定性化语言表达一下就行。

对房地产市场来说,自然也需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来证明已经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如果拿不出比较准确而完整的数据,而只是凭想象、凭感觉,那么,这样的结论,就难以令人信服。譬如住房的面积、住房的数量有多少,都是如何分布的,有多少空置房,有多少库存房,空置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库存房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只有弄清楚了,才能有效证明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好不好”阶段。

事实也是,单纯看这些年来新建的住房,以及存量房,或许,正如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所言,已经超过了人均一套,人均面积也超过了35平方米。但是,这个人均,是否与居民收入的人均存在相同的问题,亦即相当一部分是“被平均”的,而不是相对公平意义上的平均,更不是绝对平均。这其中,拥有2套住房的家庭有多少,拥有3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又有多少,有多少家庭拥有5套、10套,甚至更多套住房的,都是需要弄清楚的。

更重要的,在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中,有多少是可以公开的,又有多少是不能公开的,不能公开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都分布在哪些城市、哪些小区,等等,都需要有比较清晰而明了的数据。也只有掌握了这些数据,才能较好地得出房地产市场是否已经完成了“有没有”阶段的任务,步入了“好不好”阶段。

尤其需要决策层思考的是,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人均超过一套,但又有大量居民没有住房的情况下,就更需要摸清房地产市场的家底,对所有住房进行实名登记、实名公告、也可以实名查询。如此一来,就有可能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在全国各大城市,会有一大批房屋没人认领,不敢实名登记。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些“无主”住房就可以收归政府所有。可以预料,这些房产的数量绝不会少。一方面,可以拿出一部分来公开销售,并将销售获得的收益用于消化政府负债;另一方面,可以将一部分房产拿来作为租赁房,解决低收入人群、新市民、年轻人的住房问题。同时,可以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减少新的商品房建设,也可以减少浪费,有效消除空置房,提高住房的利用效率。

很显然,如果出台这样的政策,是一定会具有很大的阻力的,特别是那些拥有多套住房、且这些住房都是非正常手段获得者,会成为最大的阻力。而正是因为阻力大,才更显出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和紧迫。不然,总是雾里看花,总在想当然地认为还需要建多少多少住房,市场还有多少多少潜力,会误导决策、误导政策取向的。所谓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也是拍脑袋,没有正确的数据做支撑。

那么,决策层能否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把房地产市场的底数摸清楚,把住房的数量和分布弄清楚呢?这也是反腐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公平住房资源分配、实现财富均等化、完善财产登记制度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只要不摸清住房家底、不弄清楚住房分布情况,财产登记制度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消除腐败的大杀器。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摸清房地产市场家底是关键。家底不清,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就方向不明、路线难正、措施难实、手段难稳。因此,必须把摸清家底、实名登记、公开数量和分布情况,作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前提工作,不折不扣、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