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调低IPO募资规模,基石投资者拔刀相助,极兔挂牌首日能否保发,仍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看点。

10月27日,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简称“极兔速递”或“极兔”:1519.HK)将于港交所挂牌。其上市节奏较为紧凑,6月中旬递交招股书,9月15日,证监会网站发布关于极兔境外上市备案通知,10月初通过聆讯,10月中旬开始招股。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等为联席保荐人。

极兔发行价12港元,全球发售约3.266亿股股份,另有15%超额配股权,募资总额39亿港元,经扣除承销费、佣金及就全球发售开支后,售资净额约35.3亿港元。

这与此前市场传出其募资5亿美元至10亿美元规模相比,落在了下限。由于投资者反应平淡,极兔降低了募资目标,但估值不变。

和众多港股公司一样,极兔也找到基石投资者,且阵容相对豪华,共9位:分别为Aspex Management、博裕资本、D1 Capital、GLP、红杉、顺丰、淡马锡、腾讯和高瓴,合计认购金额大约2亿美元,约占募资总额5亿美元40%左右。

基石投资者中间,多个股东此前完成投资,且持股比例也不低。IPO前,腾讯持有极兔6.32%股份,为最大外部股东,博裕资本和ATM Capital分别持有6.1%、5.49%。高瓴资本持股2%、红杉持股1.62%,也跻身前十大股东之列。

资本市场略冷,IPO关键时刻,老股东再掏2亿美元认购新股份,这就是所谓“扶上马,再送一程”。

基本面上,按2022年包裹量计算 ,极兔是东南亚排名第一的快递运营商,市场份额为22.5%,超第二名3倍。极兔在中国包裹量超120.25 亿件 ,占有10.9%市场份额,中通244亿件,圆通和韵达均约175亿件,申通129.5亿件,顺丰111.4亿件,极兔也能进入国内快递头部阵营。

在营收表现上,2020年至2022年,从100亿元增加至500亿元,增幅为4倍,年复合增长率118%。这为其估值提供了基本保障。

极兔招股书披露,2017年7月至2023年5月,极兔速递进行多轮融资,总额约55.7亿美元,主要发生在A轮,融资11.9亿美元;B+轮融资18.2亿美元,C1轮融资融资20.8亿元,累计近52亿美元。

各轮融资价格也持续上涨。2017年7月,Pre-A1轮价格1.3849美元;2018年8月,Pre-A2轮价格1.4749美元;2020年5月,A轮融资涨至4.3962美元;2020年12月,B轮融资发行价4.4519美元;2021年2月,B+轮融资发行价至7.1225美元。

2021年10月-2022年2月,极兔进行C1轮融资,发行价涨至14.1美元。

今年5月,极兔启动D轮融资,和C1轮相比,以大约54折“折扣价”,即7.65美元接受2亿美金投资,大概率指向顺丰。

同在5月中旬,顺丰与极兔达成交易,以11.83亿元出售丰网全部股权。2022年度,丰网净亏损7.47亿元,净资产-12.67亿元。对顺丰来说就是个“包袱”,极兔接盘,同时引入顺丰作为股东,双方各取所需。

极兔由OPPO印尼业务创始人李杰,于2015年创办于印尼首都雅加达,已成东南亚最大快递公司。IPO前,李杰为第一大股东,持9.8亿股A类股,占股比11.54%,因AB股架构,其投票权超过70%,上市后发行不到3.3亿股,对股比稀释有限,不影响其控制权。

以极兔发行价12港元测算,总股本大约88.11亿股,其上市后总市值大约为1057亿港元。李杰持股市值在百亿元左右。

过去三年东南亚市场一直保持盈利,中国区则在亏损。2020-2022年间,中国平均单票收入分别为0.23美元、0.26美元、0.34美元。同期,东南亚平均单票收入均为中国的2倍以上。

中国区域成本端,处于倒挂状态,中国平均单票成本分别为0.51美元、0.41美元、0.4美元,均高于平均单票收入。

大概这就是战略,以争夺市场为首要目标。上市后,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亏损容忍要低于一级市场PE,极兔预计也不会持续做“亏本”买卖。

极兔市值大大领先同行京东物流(2618.HK)。京东物流最新市值已经不到600亿港元,其发行价为40.36港元,最新价已经不到9港元,破发高达77%。

最近上市的第四范式,首日勉强保发,次日就破发;京东物流深度破发,市场对极兔能否保发也捏了一把汗。

顺丰8月宣布将在港股上市,菜鸟网络9月底提交港股招股书,虽然各家物流企业的业务模式并不完全一致,先后筹划登陆港股,意味着资本市场开始回暖,这对排队上市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