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10日在上海闭幕。本届进博会积极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取得丰硕成果,按年计意向成交创历届新高,金额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

据报道,本届进博会,共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9家,数量为历届之最。特别是创新孵化专区吸引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个创新项目参展,超过了前两届的总和。而11国家首次参展,则进一步说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恢复速度很慢、效率很低的情况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无疑是一支强心针,能够给低迷的世界经济带来明显的信心提振、带来新的活力和恢复动力。如果每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能以世界为圆心、为世界企业和居民为核心,搭建各种可以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企业复活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吸收和消化世界各地企业的生产成果、发明创造、劳动价值,那么,世界经济就一定能够全面恢复、快速复苏。

此次进博会,意向成果创历史新高。如何确保这些成果加快落地见效,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进博会成果落地见效,可以不断扩大进博会的影响。进博会的影响能不能不断扩大,能否成为国际经济中最为重要的平台和窗口,关键看各项成果的落地见效。如果都能快速落地,就能有效调动世界各国和企业的参会积极性,会让进博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力越来越强。因此,各地必须确保意向成果都能快速落地见效,都能把进博会的成果不断深化,这也应当成为考核评价各地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加快进博会成果落地见效,也是推动国内经济快速恢复、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要知道,这些成果当中,不只有消费品、生活用品,还有大量的高技术产品、高水平科研成果,对企业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快速落地见效,能够让参加进博会的外国企业充分体会到进博会的魅力,就能激发更多企业把好产品、好技术进入到进博会。自然,对中国企业就是积极的帮助,就能让中国企业更方便地运用世界先进技术和产品,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经济快速恢复、健康发展,少走歪路,多走直路。

加快进博会成果落地见效,对于更好打通出口之路具有良好效应。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从最初的完全引进到后来的不断增加出口量,再到现在的进出口“两条腿”走路,且“两条腿”越来越壮实、越来越有节奏、越来越步履稳健,既是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表现,也是外国企业和消费者对中国发展信心不断提升、对中国市场和中国产品认可度不断提高的表现。加快进博会成果落地见效,不仅能够进一步打通“进”的通道,而且能够不断拓宽“出”的路径,让“进”和“出”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有序推进、共同发展。

加快进博会成果落地见效,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投资中国。据报道,进博会期间举行的贸易投资对接会,共邀请了近4000家展客商参加洽谈对接,达成合作意向416项。组织96场集中签约活动,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项。开展71场新品发布活动,展示142项前沿科技产品。这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在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并获得预想的效益之后,有些企业就会从离市场更近、与消费者更贴近的角度出发,到中国投资、到中国发展,从而有序吸引更多的外商来中国投资,从而给那些唱空唱衰中国外来投资的人以最有力的回击。

第六届进博会已经圆满闭幕,但是,更多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特别是成果的落地见效,必须成为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这方面,不能有任何虚假行为,不能承而不诺。一项成果的失约,就有可能影响很多企业的信任,会对进博会造成不小的危害。不管什么地方、什么企业做出的承诺,都必须一诺千金,必须兑现到位,确保进博会成果含金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