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今日指数震荡略低于预期,因为早盘上冲上线3365压力后就一路走弱,跌破下线3335,但白线有金融和中特估等大盘子股稳住,震荡反抽又收回来刚好在下线附近。基本符合震荡调整预期。但黄线就明显不如意,一直都在下线以下,说明题材股小票今天是大分歧。

【盘面】上涨1386家,下跌3435家,实际涨停39家,跌停5家,炸板率19%。

【连板梯队】

焦点科技6天5板

长江传媒4板

皖新传媒秦港股份掌阅科技广深铁路3板

中粮资本,中国出版奥飞娱乐上实发展2板

学大教育3天2板

正如绝密内参预判,今天主线人工智能是分歧,且盘面比想象的还严重,很多股补跌停。游戏分支也没能卡位和传媒一起调整分化。只有龙头连板10cm的涨停还能抗住。几个高标。低位则成了跷跷板连续2天内参看好的中特估支线。尾盘甚至还有抢筹加强,比医药分支强得多。而主线板块内就只剩下教育概念是热点风口,还有个算力,内参说了二季度会有反弹,没想到今天逆势还涨停些许。所以整个盘面的意思就是高低切。主线切支线套利+主线内部高低切。

【热点梳理】

【教育】教育板块开盘走强,主要是长江传媒继续一字刺激,焦点科技也是高标。所以科德教育(20CM)、学大教育、国新文化、竞业达纷纷涨停,世纪天鸿,捷安高科等涨超10%;

【算力】云创数据上午30CM涨停,每日互动等集体拉升;下午开始加强,海量数据久远银海中远海科涨停,星环科技、鸿泉物联涨超10%,万达信息同方股份易华录、浩瀚深度等涨超6%。

【金融】大金融板块早盘再度发力银行保险后有轮证券,中粮资本2连板,中国银河海通证券一度涨停;五矿资本民生银行光大证券中国银行等集体跟涨。

【房地产】上实发展2连板,中交地产天保基建华夏幸福先后直线拉升并涨停;财信发展、沙河集团、万通发展、金地集团浦东金桥等集体大涨。

【建筑】建筑设计。设计总院秒板,新城市(20CM)、启迪设计(20CM)、中设股份、陕西建工、华设集团集体涨停;设研院、华阳国际、华维设计、蕾奥规划、苏交科维业股份等集体大涨;龙头华建集团盘中一度拿下2连板,近13个交易日连续走强拿下翻倍涨幅。

【中特估】昨天交易软件才新增加的板块概念,今天秦港股份直接竞价弱转强一字。中粮资本加速成功。中国出版还能继续晋级。中船科技尾盘偷袭。中国科传都一度冲板,比盘中跌停的剑桥科技强得多。都是高位,区别就是一个中字?

【取消不算数】嵘泰转债4月底的时候发布了“赎回暨摘牌”的公告,其中明确写了最后交易日是5月4日。结果今天5月5日了,嵘泰转债居然还能被交易,早盘还一度迎来资金博弈拉升,盘中一度涨超17%。此后,嵘泰转债还在高位盘整的时候,突然就被停牌了,一直到收盘。

盘后,上交所发布嵘泰转债的交易处理公告,其中提到:因技术原因,该可转债仍挂牌交易。经统计,嵘泰转债在匹配成交阶段共成交8.35万手,累计成交9754万元。依据相关规定,嵘泰转债2023年5月5日相关匹配成交取消,交易无效,不进行清算交收。

裁判宣布交易无效,肯定就是无效,不过我有个疑问是如果是盘中T+0赚了的钱,咋整。如果套利出来之后又满仓去买了其他的股票,这怎么个清算法呢?有没有人中招?这个盘中交易盘后宣布交易无效倒是让我又想起了历史上的327事件。

【327事件】我们先回顾一下327国债期货事件的来龙去脉:所谓“327”,是一个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九十年代初国债发行非常困难,老百姓普遍不愿购买。国家决定引入发达国家的交易方式,让国债更具流通性和价格弹性,1992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计并推出了12个品种的期货合约。

第二年,财政部决定参照央行公布的保值贴补率,给予一些国债品种保值补贴。国债收益率开始出现不确定性,炒作空间扩大了,国债市场开始火爆,聚集的资金量远远超过了股市。“327”现券的票面利率为9.5%,如果不计保值贴补,到期本息之和为128.5元。在1991~1994中国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这三年里,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

但到94年底、95年初的时段,经过宏观调控,通胀率已经被控下调了2.5%左右。根据这些数据,当时中国第一大券商——万国证券的总经理,有“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合理的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

按照这一计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因此当市价在147~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高岭、高原兄弟执掌的辽宁国发集团,开始大举做空。

万国证券和辽国发认为,财政部本来应该是最不想提高“保值贴补率”的,因为这样他就要从国库里无端地多掏出很多钱来补贴买国债的人。但是他们忘了,在他们对面,就是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中经开)和众多追随中经开的上海和江浙一带的私人大户。

中经开的背景市场都很清楚,是财政部的全资子公司。作为财政部的担负财政资金周转任务的直属机构,当时中经开的董事长刚从财政部副部长的位置退下,总经理则是财政部综合司司长。

1994年2月开始,“国字头”的中经开联合江浙一带的一些大户,高调做多,曾经创下了一日之内吸纳100多万口327国债的天量大单(每一口等于20000元)。这次正当所有空头们都以市场化的眼光来看“保值贴补率”不可能再增加,而结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保值贴补率”后来竟然提高到12.98%!虽然万国肯定知道中经开的背景,但他们还是固执地以为可以凭自己的实力赢过对方的权力。

为了这个巨额贴息,财政部在通货膨胀已经被抑制的前提下,花了国家的钱,多支出了约16亿。在通胀率已经下降到不足3%的时候,国债的贴息率却由94年的8%一下子提高到13%,整整5个点啊!所有的市场规律和经济学原理在此都不成立了。

但是,这个贴息是2月23日当晚财政部才正式发布提高327国债利率的公告,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而所有的战斗都发生在当天白天。这里的黑幕到底啥样,谁也说不清了!

2月23日上午一开盘,双方就在市场上激烈交战,多空展开最后的生死厮杀,上午开盘后,多方在中经开的率领下,用300万口的多单将前日的148·21元收盘价一举推至150元,此时空方已经损失惨重。

下午开市后,空头主力万国证券的同盟军辽国发的高氏兄弟终于扛不住了,突然调转枪口,开始做多,空方立即溃不成军,327合约在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接近到152元,意味着多头当天盈利95%以上!当时交易所内一片欢呼之声,多头欣喜若狂。

当时中国第一大券商万国证券被逼进死胡同,面临着60亿元的巨亏。在收市前8分钟,万国证券拼死一搏,利用规则设计及系统漏洞,突破数量下单炸盘,超额卖出国债期货。这个到底是不是规则和漏洞,实际是有巨大争议的。据当时实际上老总尉文渊回忆,当天中午管金生曾经找到他,说希望他放宽保证金限制,尉文渊不敢做,但管金生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下午4:22分,在收盘前的最后八分钟,突然出现50万口空单将多头打了个措手不及,期价被打到150元,随后连续几个数十万口将价格打回到148元。

此时多头们只看见价格一个劲地往下掉,却根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收市前最后时段竟然出现一笔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封死在147.50元,由于时间仓促,多方根本没有时间反应。这意味着几分钟内多头们不仅当天盈利全部亏光,而且连本金至少也亏掉一半以上,全部爆仓。

上海交易所内外一片目瞪口呆。有机构当事人事后回忆,自己脸色刷地一下就白了,手足冰凉、全身麻木,有人甚至当场晕倒。那个结局不知道多少多头要倾家荡产!尉文渊当时正好在交易所大厅带客户参观,发现情况不对,赶紧送走客人处理问题。

事后统计,万国证券最后八分钟共抛出1056万口卖单。按照上交所的规定,国债期货交易1口为2万元面值的国债。1056万口的空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100亿的总市值,意味着1994年中国GDP的1/30!当时327国债总共才240亿,这样的天量可谓空前绝后。

即使是数年之后,经历过这次事件的当事人至今依然后怕,没法接受那曾经的一幕,就连上交所监管方都胆战心惊,不知如何是好。

本来,这可以算是中国证券史上的一次以散胜庄的大事,如果按照收盘价交割,以内幕消息作为投资理念的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反胜为败,以市场技术分析为投资理念的万国为代表的空头反败为胜,双方各自出现了约40亿元的巨额盈亏。

但是,当天晚上,却爆出了中国金融市场最为惊人的一幕:——2月23日夜,上海交易所“受命宣布”(大家请注意受命这两个字,是谁从北京发命?),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的所有抛单无效!当天收盘价定为151.30元。

1993年出台的国债期货交易办法明确规定了允许卖方(也就是万国)在保证金制度下进行卖空,而没有规定卖空的限额,现在来看这是一个系统BUG,就是保证金不到位但可以无限卖出空单。

但是上交所判定万国证券违规操作,从而取消卖单的直接理由是“保证金不足”。这个决定时间为23日夜间约21点,从收盘到取消卖单的时间仅为4个小时多点,而在这四个小时里,上交所明确表态“万国证券保证金肯定不足”。“肯定”两个字,就证明了上交所根本没有去核查万国的保证金到底有多少钱!

万国2112万口卖单的保证金,实际计算下来是52.8亿人民币。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确实不具备这个资金实力,但系统并没有控制保证金的功能。

327事件,管理层不是自我谴责制度和设施的落后,反倒张开血盆大口说道,管金生,你在钻空子!

上交所的这一决定,使被万国证券翻转的盘子,再次倒转过来:万国证券亏损16亿人民币濒临破产。

如果按管金生抡板斧砍出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151.30元平仓,万国亏16亿元。许多人这一天内在千万身家的暴发户与债台高筑的穷光蛋之间转了个来回。

这一天,被外媒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只不过,失败一方是利用了系统漏洞,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运用技巧性操作,可以算是一次漂亮的投机案例。而获胜另一方依靠的却是内幕消息,或者说直接操纵了权力改判了结果。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至此,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整整18年后,直至2013年方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