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内部人士证实,CDMO龙头药明生物子公司已从“未经核实名单”中移出,使得压在投资者“地缘政治影响长期业绩”的心头大石终于落下,药明生物10日早盘一度涨超5%,可惜被整体市场行情影响,呈现高开低走的走势。

另一边,临床CRO龙头泰格医药开盘之后快速下跌,截至10日午盘下跌12.43%,市值蒸发超过100亿,领跌两市CXO板块。

本次泰格医药的闪崩和9月份各大医药白马被锤略有差异,后者均因有“小作文”、“行业消息利空”出现,引发市场情绪崩溃。

泰格医药的闪崩并无确凿的消息所致,而明面上市场未经证实的传言有:1)公司三季度公司新增订单较少;2)外资大量抛售公司股票;以上均无法证实,且似乎亦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我们猜测,更容易引起市场资金忧虑并出逃的可能有两个方面:

1、新冠订单的砍单潮

早前,海外的CXO厂商就被“新冠砍单潮”的传言所困扰。

Novavax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自7月被FDA批准以来,在美国仅接种3万余支,远逊于辉瑞累计接种的2.3亿支和莫德纳的3.7亿支。由于需求不及预期的影响,Novavax正在向CXO合作伙伴支付终止供应协议的费用。

某证券文件显示,Novavax将与富士胶片旗下CDMO达成和解协议,未来将支付1.85亿美元的赔偿款(补偿空置产能所造成的损失)。

事件并非孤立存在,全球新冠在研药物过剩是切实存在的问题,国内亦有发生因需求不足而“终止与供应伙伴合作”的相关案例。

2020年下半年,澳斯康成为康希诺生物唯一外部疫苗原液供应商及腺病毒新冠疫苗的细胞培养基独家供应商,协助康希诺实现新冠疫苗的规模化生产。

2020-2021年,康希诺生物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7386.6万、2.88亿,占当期营收分别为35.22%、63.73%。

​2022年1月,因疫苗生产监管政策调整,澳斯康与康希诺之间的腺病毒新冠疫苗原液委托生产业务终止。合作终止影响了生产,导致原本供应康希诺新冠疫苗原液和培养基产品报废,澳斯康将该损失计入管理费用,约6959.90万元,占当年营收比重为15.42%。2022年上半年,澳斯康与康希诺生物无CDMO业务往来,公司当期实现营收1.69亿,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14亿元,业绩大幅下滑。

砍单潮疑云密布,与泰格有何关系?

泰格医药在新冠疫情中亦有所受益,公司2022年中报显示,公司境内与境外收入分别为16.54亿、18.98亿,同比增长49.3%和101.63%。管理层在今年8月中报交流中提到,海外收入增长主要来源新冠项目。拆分来看,公司上半年新冠疫苗相关收入8亿,下半年预计有2亿,其余部分可能在2023年一季度确认。

泰格医药自今年5月以来的股价明显比康龙化成、药明康德强势,如今却需要沦落到“补跌”的命运?

2、一直被质疑的投资收益

关于泰格的投资收益,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泰格医药2022H1数据显示,其非流动性金融资产达到96.78亿(包括上市公司股份1.65亿,医药类基金48亿,非上市公司股权47亿)。

泰格医药计算投资收益和金融资产变动,似乎让人摸不着、猜不透,公司年报显示:公司金融工具的估值是以市场数据和估值模型相结合为基础,估值模型的输入值包括能够从活跃市场可靠获取的数据,以及当可观察的参数无法可靠获取时,输入值基于管理层的假设和估计。

港股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股权价值的持续下跌和流动性缺乏,以及一级市场部分已投Biotech项目的“虚估值”,是否让市场认为:这些水份应该挤挤了?

结语:在某一个平行时空中,是否有人会认为暴跌的原罪,错或许不在公司,或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