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9月13日午间,复星集团(复星国际,00656.HK)(复星医药600196.SH)回应媒体称,有留意到有网传“北京市国资委通知”。经向北京国资委问询,获悉这一调研是北京市国资委系统的一项日常信息搜集工作,没有任何针对性,此前他们也对有关企业发过相关调研通知。同时复星方面表示,复星在北京各项业务发展正常。此前,网传北京市管企业收到北京国资委通知,要求针对复星集团股票近期遭大举抛售情况,梳理与复星集团合作情况并研判相关合作风险。据媒体报道,复星将于今日下午与北京国资委开会沟通。

【解读】

近日,网传北京市管企业收到北京国资委通知,梳理与复星集团的合作情况(不限于持有股票,股权投资,资金出借,工程承包,担保,商贸合作等事项),并研判相关合作风险,形成书面报告。

9月13日,媒体获悉,今天下午,复星集团方面计划与北京国资委进行会面。

市场担心“复星系”当前面临的流动性危机。

复星国际是复星集团的上市主体,9月5日至今,复星国际H股暴跌逾12%。消息面上,9月2日晚间,复星医药遭遇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技首次减持3%的A股,按截至2022年9月2日公司总股本计算,即不超过8008.97万股A股。

目前,复星国际无论是业绩还是资产负债,均有明显的承压迹象。利润表显示,2022年上半年,复星国际增收不增利,实现营收838.65亿元,同比增加17.13%,净利润为26.97亿元,同比减少33.61%。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末,复星国际总负债6511.6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652.8亿元,增幅11.1%,资产负债率76.64%,较2021年同期提升1.42%。与此同时,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出现同比下滑,说明短期偿债压力增加。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后,复星系旗下地产、旅文、消费皆受到冲击。从2018年到2021年四年间,港股复星国际的经营性现金流由133.02亿元减少至-32.86亿元;在此期间,复星国际的期末短期借款总额却由677.41亿元增至1052.27亿元,2021年期末长期借款总额人民币1318.92亿元。而在去年7月,评级机构穆迪就曾将复星国际的企业家族评级从“Ba2”下调至“Ba3”,原因是“复星国际的债务杠杆率高且不断增加;长期投资依赖短期资金;控股公司层面的利息覆盖率低;信贷传染风险不断增加”。今年6月,穆迪更是将复星国际列入“负面观察名单”。穆迪预计,复星国际的融资缺口将在未来两三年内持续存在。

为缓解债务压力,今年以来,复星系进行了一系列减持操作。

2月19日,海南矿业公告,复星产投减持完毕,套现2.66亿元。

5月31日,复兴国际在港交所发布清仓减持青岛啤酒H股公告,以折让4.7%的股价共计套现41.4亿港元。

7月11日,泰和科技披露,复星创泓(复星旗下创投基金)减持完毕,套现3.66亿元。

7月19日,中山公用公告,复星集团前次减持计划期限届满,套现2.47亿元,公司又计划继续减持8850.67万股,可套现6.81亿元左右。

8月26日,海南矿业公告,股东复星产投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103.49万股,占总股本的3%。

9月2日,复星高科技控股的豫园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海南豫珠拟出售金徽酒13%股份,交易总价19.37亿元,并计划未来6个月内继续减持5%以上金徽酒股票。

9月2日,复星医药公告,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技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A股,按2022年9月2日公司总股本计算,即不超过8008.97万股A股。若以9月2日复星医药40.21元的收盘价计算,复星高科技将通过减持套现32.2亿元,按照9月9日收盘价35元计算,减持套现金额为28亿元。

9月6日,复星旅游文化公告,控股股东复星国际以8.57港元/股的价格出售2800万股股份协议给独立第三方,合计2.4亿港元。

9月9日晚间,中粮工科公告,公司持股16.39%的股东复星惟实基金计划减持不超过3073.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

9月9日,永安财险公告,“复星系”旗下机构股东正在大幅度减持永安财险股权,并转让给陕西国资旗下的机构股东。若此轮股权变更获银保监会批准,永安财险四家“复星系”股东将仅剩1家,持股比例也由此前的40.68%降至14.68%。

另外,7月29日,复星医药完成新一轮定增,公司以42元的价格发行近1.07亿股,募集资金净额44.56亿元。算下来,复星系今年已通过减持套现和定增募资获得约百亿元。

来源:泡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