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只是医疗器械其中一个小的细分领域,但近年来,它火了。

无论是一级市场的投融资井喷,还是二级市场的接连上市,手术机器人板块一直深受资本青睐。

2020年7月7日,从事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业务的$天智航-U(688277)$登陆科创板市场,被称为“国产手术机器人第一股”,上市首日涨幅超6倍,上市一周涨幅超10倍;

2021年11月2日,微创医疗子公司微创机器人登陆港交所,总市值最高曾逼近700亿港元,缔造了2021年医疗器械行业市值最高的IPO;

2022年7月8月,被称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第一股”的润迈德登陆港交所,2021年总营收同比增长超12倍,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6.34亿元。

此外,还有不少手术机器人公司正在排队上市的路上。

例如,拥有30多家投资机构加持的精锋医疗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超过15亿美元;专注关节守护机器人开发的和华瑞博上市,此前有消息称拟赴港上市;由软银集团投资的医达健康二次递交了招股书,不过目前上市申请材料处于“失效”状态。

尽管当前手术机器人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都不尽人意,但由于行业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仍然获得市场的极大关注。

一、投融资井喷的百亿赛道,我国尚处发展早期阶段

除了创新药以外,医疗器械也是吸引资本涌入的热门赛道。而最热门的医疗器械细分赛道,正是投融资井喷的手术机器人

资本频频押注的现象,可以从融资市场窥见一斑。根据动脉网统计显示,在一级市场,手术机器人赛道连续两年蝉联医疗器械最热赛道,融资事件和融资金额持续领跑。

2021年,国内有超过10家公司获得超亿元融资,单笔融资超5亿元的交易有4起(覆盖长木谷、精锋医疗、康诺思腾等公司),整个赛道总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

2021年国内手术机器人过亿元融资事件 来源:星矿数据、动脉网

进入2022年以来,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融资趋势整体放缓,资本市场进入寒冬。

不过,根据医药魔方InvestGO数据库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达到了632起。其中,创新药、医疗器械在投融资事件数量和投融资金额方面均位列第一、第二名,而热门的机器人赛道共发生27起融资事件,其中11起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A轮到B轮。

手术机器人赛道投融资井喷的背后,是行业具备良好市场前景的常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3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8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57%;预期未来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并可能于2026年达到336亿美元,自2020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2%。

从区域市场来看,美国为全球最大的手术机器人市场,2020年以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比重高达55.1%;其次,欧盟为第二大市场,以18亿美元占比21.4%,而中国以4亿美元占比仅5.1%,明显低于美国及欧盟市场。

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出现能引领行业发展的头部公司,也缺乏得到临床和市场充分验证的重磅产品。不过,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也使得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为4.25亿美元,预期未来将以44.3%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于2026年达到38.4亿美元。

二、持续更迭的手术机器人,治疗领域广泛

那么,究竟什么是手术机器人?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从定义看,手术机器人又称为手术机器人系统,是指采用机器人技术的辅助手术设备和辅助手术系统,它是计算机辅助手术(CAS)和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RAS)的主要代表。根据医疗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目前手术机器人均为手术辅助机器人

虽然是辅助,但相较于传统手术,手术机器人的优势也相当显著:不仅能减少手术伤口、术后恢复快及较少术后并发症,而且能通过灵活的机械臂代替外科医生双手,在较小的手术空间内流畅及精准地移动手术器械,兼容高度复杂的手术,同时具有的震颤过滤功能,还可以降低医生的疲惫感。

目前,手术机器人已经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初步发展(1985年至1995年):工业机器人PUMA 560于1985年首次用于临床手术,可更精准地进行神经外科脑活检,用于辅助关节置换的ROBODOC也于这一阶段面世;

达芬奇的垄断(1995年至2010年):首个综合腔镜手术机器人达芬奇于2000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前列腺癌,之后经过几代的技术更新后,适应症扩展至辅助心脏瓣膜修复、妇科、普外科和胸外科手术等,并且垄断了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超过10年,目前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腔镜手术机器人

术式多元化(2010年至2020年):脊柱、关节置换及泛血管手术等不同术式的手术机器人迅速涌现,特色产品是MAKO骨科机器人,用于膝盖及关节置换手术。

未来发展方向(2020年及之后):随着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及5G通讯的进步,手术机器人有望扩展到更多的外科专业并实现更高的手术精准度、灵敏度及智能远程控制。

手术机器人主要发展历程 来源:微创机器人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随着不同术式手术机器人的面世,治疗领域逐渐广泛。

按手术所在科室划分,可将手术机器人分为腔镜、骨科、经自然腔道、泛血管、经皮介入、神经外科机器人。腔镜、骨科手术机器人分别是最具代表性的软组织和硬组织手术机器人

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商业化效果最佳,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代表性产品是MAKO的RIO产品;其他科室手术机器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三、外资企业占市场主导,微创、威高等打破行业垄断

当前的手术机器人赛道,可谓是群雄逐鹿。但从竞争格局看,外资企业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国内企业正奋起直追。

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由直觉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2020年占全球腔镜手术82.9%的市场份额,累积手术量已超过850万例,目前产品已经更新到第四代Da Vinci Xi,截至2021年底,全球装机超过6700台,中国装机超过250台,是该市场绝对的领导者。

另外,Asensus Surgical(原TransEnterix )、CMR surgical、美敦力以及国内企业微创机器人、天智航、威高等都有腔镜手术机器人产品获批上市。

其中,威高的妙手-S系统于2021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打破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国内这一领域长达15年的行业垄断

微创机器人的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于2022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目前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由中国企业研发并获准上市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获批的适应症为泌尿外科,并且覆盖了泌尿外科所有术式。

据富途证券研报显示,中国当前对达芬奇机器人严重供不应求。2011年,复星医药获得达芬奇机器人中国独家代理权,中国购置一台da Vinci X需要 350万美元,比美国至少贵100万美元;此外操作器械在中国售价在1.4万美元左右,至少是美国价格的4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2018-2020年中国每台腔镜手术机器人年均手术量为299台(VS 美国240台),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就看微创机器人、威高等国产企业能否抓住市场机遇,分一杯羹。

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三类手术:关节臵换手术、脊柱手术和骨科创伤类手术。其中,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占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约52%。

从竞争格局看,外资企业史赛克的Mako手术机器人在关节置换领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截止2020年底,全球范围已有超过28个国家使用Mako机器人,自2006年美国上市以来14年内累积完成手术量超过35万台。

此外,施乐辉、捷迈邦美、强生以及国产企业微创机器人等都有关节手术机器人产品获批上市。其中,微创机器人的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于2022年7月7日获得了FDA 510(k)上市许可,成为第一且唯一一款获得FDA认证的中国国产手术机器人

凭借多款已上市手术机器人产品及丰富的在研产品组合,微创机器人成为全球唯一一家业务覆盖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五大“黄金赛道”的手术机器人公司。

可见,虽然当前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如今也逐步迎来商业化收获期,并逐渐形成国产企业共同“合围”外资巨头之势。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上半年NMPA批准上市的手术机器人产品多达9(其中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3款、腔镜手术机器人和脊柱手术机器人各2款、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和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各1款),远远超过了2021年全年6款的数量。

​还有重要一点是,虽然当前我国已拥有丰富的上市产品,但能否很好地实现商业化落地,是更大的难题。

一般而言,已经实现上市的公司会有着较为强劲的商业化实力,但由于手术机器人属于高端医疗器械,不仅核心技术研发、获取难度大,研发周期长,而且对设备的性能、 技术参数、安全性要求高。

因此,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加之大部分产品都是这两年才获批上市,仍需要经历漫长且得到临床及市场验证的过程,这就导致微创机器人、润迈德、天智航等上市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2021年,微创机器人实现总营收215万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5.83亿元;目前尚未有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润迈德,虽然去年总营收同比增长超12倍,但归母净利润亏损也扩大至6.34亿元。

被称为“国产手术机器人第一股”的天智航,主要收入来自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但该产品占总营收的比重多年处于73%以上,而骨科手术机器人于2021年才获批上市销售,目前贡献业绩较小,同样尚未实现扭亏为盈。

四、结语

总结来看,随着布局手术机器人的企业愈发增多以及更多产品陆续上市,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

但更关键的是,如何解决好商业化难题,平衡好研发和营销之间的关系,并早日实现扭亏为盈,是摆在微创机器人、润迈德、天智航等国产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1.《跑出500亿IPO,融资领跑吸金30亿,手术机器人为何成器械最热赛道?| 2021年终盘点》,动脉网

2.《医疗行业深度研究:手术机器人风起云涌,医疗产业革命新机遇》,国金证券

3.《盘点 | 2022上半年NMPA批准上市的手术机器人有哪些?》,MedicalRobotics研习社

4.《海外医疗行业板块:中期策略,把握结构性上涨行情,全年仍需谨慎》,富途证券

5.各公司财报、公告、招股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