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7月28日晚间,金地集团600383.SH)公布,为积极维护公司债券价格的稳定,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深圳市金地建材有限公司将按照交易所交易规则,以市场化方式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债券,首期规模不超过10亿元。

同日公告,公司董事长凌克先生及部分核心管理人员将按照交易所交易规则,以市场化方式在二级市场继续购买本公司债券,总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

【科普】

金地集团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销售。

【解读】

2022年以来,已经有多家房企高管宣布在债券市场上自购本公司债券,向外界传达信心,稳定债市。这也是也是继主动回购境外债、增持自家股票后,在债市展开的新一轮护盘行动。除了金地集团以外,碧桂园、旭辉集团、新城控股等多家地产公司都有董监高宣布自购公司债。

对于房企来讲,像美元债、公司债或者中期票据等公开债,一般都是采取“借新还旧”的策略,如果无法实现“借新还旧”,就要用自有资金刚性偿还本息,这对房企的现金流是一个考验。

金地集团目前就是一个刚性偿还债务的状态。今年7月中旬,金地集团已足额完成“17金地01”和“17金地02”两笔公司债兑付,合计兑付本息41.63亿元。其中,“17金地01”已于7月13日完成本息兑付并摘牌,“17金地02”在7月13日完成回售及付息。稍早前,金地集团7月5日完成15.76亿元“17金地MTN001”的中期票据本息兑付,以及6月份一笔2.57亿美元的美元债偿付。

上述四笔公开债,金地集团累计偿还约75亿元人民币。但同期金地集团的公开融资只有17亿元,仅在今年2月份发行了一笔17亿元的中期票据。

在去年极为严峻的行业背景下,金地集团以102.4%的完成率超额达成年度目标,可谓逆势而生。但在行业普遍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下,金地集团也“难以幸免”,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及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降,与此同时毛利率、净利率等多项盈利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进入2022年金地集团财务状况依然不乐观。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18%,归母净利润仅小幅增长10.82%。

不仅如此,金地集团权益土地储备也在降低。2021年金地集团权益土储面积为2923万平方米,权益土储占比45.69%,而2020年金地集团权益土储为3203万平方米,占比达53%。由于权益占比低,金地集团盈利能力也被严重稀释,2021年金地集团毛利率21.18%,同比下降11.68%,净利率13.09%,同比减少5.13%。

增收不增利的背景下,金地集团短债压力愈加明显。截至2021年12月31日,金地集团短期借款40.37亿元,同比增长44.47%,一年内偿还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39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72.8亿元,三项累计808.17亿元,而同期金地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5.1亿元,尚不能完全覆盖上述债务。至今年一季报,金地集团的短期债务和应付款总额仍高达779亿元,在手现金614亿元,其现金风险敞口攀升至165亿元。

而事实上,金地集团一年内到期的债务远不止于此,据金地集团年报显示,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长期借款等债务中均有一年内到期的部分,也就是说,金地集团存在严重的短债压力。

受迫于资金窘境,金地集团采用了“借新还旧”的方式来偿债。据发布的公告显示,2021年以来,金地集团一直通过发债偿还现有债务,而发债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置换旧债。

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下半年,金地集团面临2亿美元的美元债到期,约27.4亿元人民币的境内债到期,和10亿元公司债达到回售期;其中仅7月份到期的境内外债务合约23亿元人民币。更值得关注的是,度过今年的债务集中期,2023年金地集团仍然面临大量的境内债到期或回售,合计超200亿元。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对金地集团来讲都将压力山大。

现金流量方面,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金地集团经营性现金净额为-1.83亿元,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1.45亿元,筹资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8.37亿元。三项现金流净额均为负数。

总的来说,金地集团目前面临着销售回款大幅下滑、债务大量到期,以及公开融资大幅减少的严峻形势,抛开“迷之自信”的大手笔拿地不说,如何应对明年即将到来的偿债高峰,仍然充满悬念。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一季度,金地集团实现营收133.54亿元,同比增长82.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6亿元,同比增长10.82%。

来源:泡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