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盘后浏览新闻,有一个标题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被猴耍了!“猴茅”跌停,发生了啥?》

见过光伏茅、眼茅、牙茅、猪茅,但是这个猴茅,倒是第一次听说。

点进去一看,原来是做CXO的昭衍新药,平时做实验需要用猴子,因此谁囤积的猴子多,谁就能拿到订单,因此被称为猴茅。

相关单位发布《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野生动物交易可能会放开,市场担心进口试验猴价格可能下跌。

本以为是高端医疗产业,搞了半天结果是动物养殖业,粉丝的心态崩了,猴茅跌停

这个逻辑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且不说实验用药的猴子必须保证健康,没有任何病症、没有不适合做实验的潜在病症,实验猴得全程跟踪,定期检查身体等,并不是随便抓一只猴子就能替代的。

另外从长期来看,猴子是CXO企业们的成本项,如果真的能扩大供给,反而是好事儿

正好通过这事儿,再聊聊医药医疗行业。目前看医药医疗在泛成长大行业里机会最多,相较光伏锂电而言预期低,相较消费而言业绩增速高

每个大行业都有自己的核心驱动因素,比如说光伏的核心驱动力是全球霸权货币需要找到下一个资源载体,消费的核心驱动力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速。医药医疗主要看两点:全球创新药繁荣周期,以及国内的医保政策

简单看全球创新药繁荣周期,可以参考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等权编制,成分股都以未盈利的Biotech为主,经营发展依赖融资,因此不管是行业的融资吸引力下降,还是货币环境收紧,都会导致估值大幅缩水。

港股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定价更加跟随国际资本市场,也跟标普生物科技指数高度相关。

标普生物科技和恒生医疗保健都提前纳指见顶,近期在纳指创新低的时候,反而不再跟随纳指下跌,更像是在筑双底

本质原因,是创新药周期并不像股价上反应的那么惨烈,比如恒生医疗指数从去年6月份到今年4月份,最高跌了64%,但是主要国产新药(按1类申报和获批、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从2012年的13亿、2015年的27亿,到2018年的53亿,再到2021年的109亿,保持了接近3年翻倍的速度在增长。

同时统计上市超过1年的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剔除新冠业务扰动的君实生物和康希诺生物)的营收。2019年-2021年的产品合计收入分别是29亿元、51亿元、113亿元,2年增长接近4倍。

A股大部分医药医疗类公司的一季度业绩增速也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所以现在我们来看估值时,医药医疗不管是整体,还是细分领域,估值都是历史最低水平。因为一边在杀股价,一边整体业绩还是维持了高增速。剔除医药医疗主题基金之后,公募的持仓也是在历史最低水位附近。

再来聊聊集采。

我之前总结过国内这几年的经济政策,都需要用“存量和增量”的视角去看,典型的是火转绿的电力。

其实我们看医保局的集采,也可以看做是一场存量改革,用增量替代存量,寻求更高发展的戏码。

未来全国的医药卫生支出,大概会保持在比GDP和居民收入略高的水平,这些钱只会定向撒给有研发实力和好产品的增量公司,而不是给靠渠道和销售费用的存量公司。

甚至是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也是先从深圳等地开始试点,成功了再推向全国。

我们政治体制,决定了很多时候改革都是另起炉灶,而不是直接推翻原先的,等旁边的炉灶里的火烧旺了之后,再替换

这几年增量替换存量的改革,在很多行业都呈现了巨大的效果,棚改替换老城区、绿电替换火电、新能源车替换燃油车、钢铁的供给侧改革......

而一旦旁边的炉灶的火起来了,通常被改革的整个行业都会迎来一轮大的增长周期,甚至突破自身的天花板

关于最近集采规则的新变化,以及这几年给整个行业带来的破旧与立新,之前文章里已经列举过,就不再赘述了。

所以不管是从全球的创新药大周期,还是国内政策所处的阶段,再结合当前的市场估值等,我们都不应该再大幅看空医药医疗行业。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考虑通过长周期的定投ETF基金来来参与,公司质地最好的基金是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基金A类代码014424,C类代码014425),成分股是药明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京东健康、信达生物、金斯瑞生物等,都是细分领域的重磅玩家。

想研究个股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器械里国产化率低,而且已经出海了的公司,或者是温和集采的血制品等行业,以及科创板里的创新药公司

……

昨天从价值和成长的角度解释了近期的市场风格,今天再聊聊近期为什么大盘股强势,而两市的涨跌幅中位数总是比指数差很多。

近期虽然市场关注点都在走趋势的赛道之上,周末最火的概念也是光伏HJT电池,但当前市场隐藏的一大主线,是疫情恢复带来的下游公司的回暖

比如食品饮料指数,就是这个大趋势下的代表之一。

这个逻辑倒是挺顺的,上海恢复了堂食、各地的常态化核酸检测,都使得疫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比三四月份要小。

我相信以食品为代表的疫情恢复股,在三季度是有经营数据的回暖的,但是当前最大的逻辑瑕疵在于估值不便宜

中证下游指数当前滚动市盈率为32.5,除了20年和21年,其他时候整体没有这么估值水位。

正儿八经的疫情恢复股,机场、酒店、旅游、民航等,股价一个个都比疫情之前高。

因为这些公司都属于困境反转,是A股非常非常喜欢的那一类博弈类型。炒股不就是抄底了等别人抬轿子么?大家都是这种内卷想法,轿子也沉不下去。

然后等轿子快上来的时候,又有很多人看图追趋势。轿子还能飞起来。

最近大幅反弹,而且指数连续调控高开好几天,我认为就是A股看图趋势的机构们没办法,还在继续追高,赶在这波趋势结束之前冲一把

越着急就越是跟不上指数,越是跟不上指数就越有深深的踏空感,就会在情绪临界点追着买。

这跟4月底恐慌性下跌导致的流动性危机是一样的,只不过正好反过来了。

所以市场会重复,但是并不会简单的重复,意思是说市场重复的是人性总在过度悲观和过度乐观之间钟摆。但是这个规律所导致的现象,并不会一成不变

当然这个也引申出了一个投资流派,比如说其他流派关注的是错误本身,认为某个现象是错误的,去纠正错误,但是这个流派关注的是错误生成的条件——人性,所以只在疯狂的时候出手

比如3月底大家认为中概股以后会倒闭,这就是典型的把常识跌没了,4月底很多人开始讨论国运,这也是悲观过头。

哦还有一个事儿,腾讯大股东减持,以后腾讯股票不缺供应了。

腾讯我之前也分析过,基本面的回暖可能需要推迟到3季度末甚至是4季度。而且大环境是以前的全球化中,外国资本(GP)和国内人才(LP)合作模式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