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阿迪,又打上了!

据外媒报道,6月10日阿迪达斯起诉耐克公司侵犯其专利。

阿迪认为Nike应用程序SNKRS、Run Club、Training Club 等,有损品牌部分功能与营销方式的特殊专利。

同时,耐克Adapt 系列鞋款侵犯阿迪于2005年推出的adidas_1 专利,这是首款能在穿着时感知并调整舒适度的智能跑鞋。

阿迪与耐克的诉讼战已交锋多年,双方多次互相指控对方鞋子侵权,但这次是两大运动巨头漫长斗争中,首次升级为联邦诉讼。

相比互相侵权,耐克、阿迪最近在中国市场遭遇的下滑更为紧迫。

2021年3月,H&M、耐克、阿迪等品牌因抵制新疆棉震惊国内。

新疆棉事件后,中国消费者纷纷转投国产品牌,最终引发全球各大运动品牌市场份额大变局。

阿迪达斯最近发布的2022年一季报显示,净销售额达53亿欧元,同比增长0.6%;净利润4.82亿欧元,同比下降13.6%,而且此次下滑主要受大中华区影响。

阿迪财报显示,一季度西方市场需求仍旧强劲,北美、欧洲、中东和非洲及拉美的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拉丁美洲增长最快,同比上涨38%;北美和欧洲、中东和非洲分别增长12.8%和9.1%;大中华区和其余地区受疫情反复影响,销售额同比下降34.6%。

从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撑起复苏大旗到如今推后腿,阿迪大中华区份额可谓严重滑坡。

这并非阿迪在大中华区首次滑铁卢,财报显示,2021财年Q2—Q4,阿迪达斯大中华区已遭遇营收三连跌,同比分别下跌15%、14%和24%,四季度降幅还有所扩大。

阿迪在四季度财报会议中曾预测,2022年一季度大中华区仍有可能出现同比两位数下滑,如今已成事实....

财报中阿迪达斯还释放悲观预期:由于在中国大量商店关闭,客流大幅下滑,预计2022年大中华区收入仍将明显下降;对2022全年的收入和利润前景做了展望,将收入增长下调至11%,此前为11%—13%。

另一运动巨头耐克的财报同样拉跨,截至2022年2月的第三财季,耐克总销售额为108.7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14亿美元,同比下滑4%。其中,大中华区营收为21.6亿美元,同比下滑5%。

截至2021年11月的第二财季,耐克大中华区营收为18.44亿美元,同比大跌20%。

阿迪、耐克遇冷,国产品牌销量却涨势如虹。

品牌度最强的李宁,2021年总营收达225.72亿元,同比上升56.1%,净利润为40亿元,同比大涨136%。

安踏体育表现更猛,财报显示2021年安踏全年营收为493.3亿元,同比上涨38.9%;净利润77.2亿元,同比增长49%。

其中安踏主品牌营收为240.1亿元,同比大涨53.5%;FILA品牌营收为218.2亿元,同比增长25.1%;迪桑特、始祖鸟在内的其他品牌营收为34.9亿元,同比上升51.1%。

在中国市场,2021年安踏市占率(16.2%)已超越阿迪达斯中国,仅次于耐克中国。按照安踏预测,2022年将超越耐克中国。

今年一季度,李宁、安踏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优势。

4月14日,安踏体育公告称2022年第一季度零售金额同比取得10%—20%正增长。

其中,FILA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取得中单位数正增长,其他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取得40%—45%正增长。

4月19日,李宁也公告称2022年第一季度整个平台零售流水取得30%增长,为近三年最好成绩。疫情前的2019年一季度,其零售流水仅增长20%。

一季度,阿迪、耐克在大中华区营收分别下滑35%、5%,李宁、安踏零售额分别增长30%、10—20%。

国货与洋货,一进一退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可见新疆棉事件对中国消费者的改变之深!

多年来,耐克、阿迪为首的洋品牌在中国大受追捧,提起李宁、安踏、特步这些国产运动品牌,却感觉土味、廉价,穿出去没面子。

消费者一边倒间接纵容洋品牌,从杜嘉班纳辱华到范思哲、蔻驰、纪梵希、施华洛世奇涉嫌分裂中国,再到耐克、阿迪抵制新疆棉,辱华事件层出不穷。

归根结底还是民族自信不够,认为本土品牌不够酷。不过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人消费观念正在改变。

国货全面还潮,加上本土品牌设计、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傲慢的洋品牌逐渐被抛弃,安踏、李宁等国货渐入佳境。

2021年8月,新疆棉事件5个月后,阿迪达斯CEO卡斯珀·罗思宣称:“中国的消费者变了,市场需求已经偏向本土品牌,而非全球品牌。”

没错,中国消费者变了,变得更理性、更自信,耐克、阿迪称霸的时代正在落幕。

在国产运动品牌阵营,李宁、安踏最具代表性,李宁胜在品牌,安踏胜在规模。

因为体操王子的强大号召力,李宁品牌吸粉无数。从2008年奥运会巅峰时刻到业绩低谷,股价断崖式暴跌,李宁经历浴火重生。

靠着出众质量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其业绩增长亮眼,净利润从2015年的1431万元猛增至2021年的40亿元。

相比奥运会时高歌猛进的李宁,安踏则后来居上稳步崛起,投资伦敦奥运会,进军NBA,收购FILA、始祖鸟、威尔逊、迪桑特、赛洛蒙等一众海外品牌,构建出超20多个子品牌的庞大品牌矩阵,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如今仅次于耐克中国。

安踏虽有望超越耐克中国成为本土第一品牌,但仍存在营销驱动、研发不足隐忧。

比起李宁长期塑造的高端形象,安踏品牌力仍显不足,所以在营销层面向来舍得砸钱。

2021年以来相继合作谷爱凌、武大靖、张继科推广安踏形象,并签约王一博、白敬亭,试图扩大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

因此,其营销费用猛增,2021年安踏广告及宣传开支费用为61.17亿元,同比增长为72.26%,远超营收、净利润增速。

相比之下,安踏2021年研发费用为11.35亿元,在收入占比仅2.3%,所以目前安踏规模优势仍由营销驱动获得。

时代在变国货策略也需要变,要从爱国情怀迈向产品创新,真正靠产品力取得高增长。

一个精神富足的民族,应该是对本国文化深度认可的。

国货崛起正当时,希望李宁、安踏能用最好的产品迎接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