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厂商的“去苹果化”需提上日程,扩大业务范围、减少单一大客户依赖是当务之急。

秦朝末年,依靠萧何的极力举荐,韩信从小小的治粟都尉,升至手握兵权的大将军。而后,韩信征战四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登基建立汉朝之后,又是萧相国设计诓骗,一代“战神”韩信殒命于长乐宫。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对于近十年蓬勃发展的国内电子行业来说,苹果就是它们的“萧何”。国产电子厂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苹果功不可没。

曾几何时,进入苹果供应链,是国产电子厂商梦寐以求的目标。依靠苹果高标准的规格和稳定的终端销量,国产电子厂商既可以沉淀内功,积累高端技术经验;又可以保证可观的经济效益,发展壮大。

十年间,众多国产电子厂商因此成长为上市公司,技术团队不断扩充,培养出相对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为日后国产化替代和产业化转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截至5月27日,A股苹果概念的相关标的总市值已经接近3万亿元。毋庸置疑,苹果助力国产电子产业链冲出国内,走向世界。

大树底下好乘凉,一时好不快活。

然而,自中美贸易摩擦之后,时有传闻苹果欲将其供应链逐步迁出中国大陆。考虑到巨大的体量,苹果应不会立即有此举动,暂时还没有发现供应链大举外迁的迹象。

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苹果可能正为实施此战略方针悄悄准备。

当下,京东方(000725.ZS)疑似成为苹果“攻击”的目标。

近日,根据The Elec发布的消息,京东方因擅自更改iPhone 13的OLED面板设计被苹果发现而取消订单。

京东方已经派遣高管前往苹果美国总部解释改变设计的原因,希望能继续为iPhone 14供应OLED 面板,截至目前还没有得到苹果的回应。

京东方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应称:对于市场传闻不予置评,京东方的OLED年度目标没有变化,相关业务发展有序推进。

来源:深交所互动易

尽管京东方没有确认市场传闻,但看这不予置评的态度,也并有否认此事。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孰是孰非?还是京东方被苹果摆了一道?

01 危机四伏

京东方是国产面板大厂,为显示面板的国产化替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过,作为后起之秀,尽管产业规模已经全球第一,但是具体技术细节和质量标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进入以质量要求极高的苹果供应链是对一家产业链供应商技术能力最有力的证明。为此,京东方已经努力5年。

2017年,京东方点亮第一条OLED产线成都B7,正式进军OLED面板市场。

彼时,苹果iPhone X掀起了OLED风暴,市场也预期京东方经过一两年的技术积累就可以进入苹果OLED供应链,打破三星显示的垄断,从而实现高端OLED显示面板的国产化替代。

随后绵阳B11、重庆B12两条OLED产线相继开出,市场却迟迟没有等来京东方进军苹果旗舰iPhone的消息(从2017年iPhone X起,每代苹果旗舰机均应用OLED面板)。

根据苹果公布的供应商名单,苹果2020财年的OLED供应商依旧没有京东方的身影(图中显示的BOE为京东方安徽合肥厂,为苹果供应LCD面板)。

来源:苹果官网

直到2021年,京东方终于如愿以偿,进入苹果iPhone 13的OLED供应链。

刚刚尝到甜头的京东方,正准备大展宏图、为今年的iPhone 14甚至2024年的iPad Pro提供柔性OLED面板而积蓄力量的时候,市场却惊现“被苹果踢出局”的传言,打乱了市场预期。

如果传言属实,今年京东方将损失3000万片OLED面板的生意。按照50美元/片的单价计算,此订单价值15亿美元,按照当前6.7的汇率换算,相当于大约100亿人民币。

那么,苹果这100亿元订单对京东方的影响大吗?

根据京东方财报数据,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93亿元,此次订单金额占比还不足5%,按说对京东方这么大体量的公司来说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京东方的营收大头是大尺寸LCD面板业务,2020年中旬到2021年中旬恰逢LCD面板景气上行周期,LCD面板价格达到近三年的高点。因此京东方的营收才能超越2000亿元,创历史记录。

然而,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大尺寸面板产能过剩,终端消费萎靡不振。LCD面板价格持续走低,势必会对京东方2022年的业绩造成很大的阻力,今年的营收和利润料难复刻去年的辉煌。

来源:同花顺iFind,阿尔法工场研究院整理

因此,OLED是京东方在面板领域的破局之法,亦是下一阶段大力转型的发展方向。

目前,已投产和规划中的OLED产线共计4条,投资总额达到1860亿元,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盈利就遭遇如此挫折,会严重阻碍或延缓京东方后续的发展。

根据群智咨询的统计,2021年,京东方OLED出货量约为6000万片,同比增长近60%,全球市占率约为17%,国内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三星显示。

其中,京东方高端柔性OLED于2021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一倍,12月单月出货量更是突破千万片。从各个维度,均能看到京东方的OLED业务逐渐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京东方大规模起量正是依靠苹果。按照去年的成绩进行简单的线性推导,2022年京东方OLED出货量有可能超过1亿片。若京东方真的丢失苹果的3000万片订单,闲下来的产能该何去何从呢?

国产化转移貌似是唯一的路径,但是国内手机市场的终端销量也持续走低。根据通信院发布数据,2022年一季度,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29.2%,单3月份的出货量就同比骤降40.5%。

高端柔性OLED面板“出身高贵”,未来下游的应用大户是折叠屏手机,屏幕欲折叠,必须要应用柔性OLED面板。

根据Omdia的统计,2021年全年,折叠屏的出货量达到900万台,同比增长超3倍。尽管折叠屏的增速很快,奈何量值还不成气候。

对京东方而言,今年新增的折叠屏订单也不足以消化苹果原计划的订单,若是要重新打入其他国产手机的供应链,难度可想而知。降价减产似乎不可避免,京东方的OLED进阶之路又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迷雾。

02 苹果的如意算盘

此次“京东方-苹果”事件还没有盖棺定论,究竟是京东方真的私自更改规格惹怒苹果,还是苹果故意找茬,借机踢开京东方?亦或是此事纯属子虚乌有,一时还没有定论。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使京东方没有过错,苹果也确实有如此行事的理由。

韩国媒体消息称,4月底,三星显示CEO前往美国与苹果高层接触,磋商今年OLED面板的供应计划。据称,苹果于去年底初步预计2022年的出货量为2.4亿部,其中三星显示的预期供应量为1.6亿片。

天有不测风云。2022年全球手机市场突然“大变脸”,销量直线下滑,苹果也可能削减15-20%的产量以应对多变的市场局势。

若是按照之前预定的份额,同比例下调供应商的订单,则三星显示将面临3000多万片的砍单窘境。

三星显示显然希望苹果保留原计划订单,或者尽量减少砍单量,这也是三星显示CEO与苹果接触的主要目的。

巧合的是,三星显示可能减少的预期供应量,与京东方传言失去的供应量大致相仿,很难不引起外界的猜想。

从苹果的视角来看,亲三星显示而疏京东方,亦符合情理。

显示屏是苹果手机的门面,也是其主要的营销亮点。苹果官网介绍中显著标明面板使用的是定制OLED技术,意欲区别于市场上普通的OLED面板。

对苹果而言,显示屏的重要程度远大于其它的手机零部件,绝对不容有失。

来源:苹果官网

通常来说,苹果一直追求分散化的供应链,以期减少供货风险。但是由于OLED面板的技术门槛很高,全球能满足苹果要求的厂商屈指可数,保证核心供应商(三星显示)的稳定就变得尤为重要。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三星显示停止向苹果供应OLED面板,苹果帝国将会瞬间崩塌,苦心经营十数年的辉煌也将不复存在。

因此,三星显示对于苹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苹果为了“稳定军心”,向三星显示倾斜也在情理之中。

并且,京东方在技术上确实技不如人,无论是良率还是技术指标都暂时落后于三星显示和LG。苹果为了保证品控,选择更加成熟更加稳定的老供应商,也无可厚非。

此外,苹果此举可能意在摆脱中国大陆的依赖,逐步实现供应链的外迁。

据日经中文网信息,几乎全球所有苹果产品均由台湾企业在中国大陆生产,而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点区域又是近期疫情抬升的主要地区,这导致苹果代工厂的产能大受影响,销售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来源:日经中文网

曾经,物美价廉是中国制造的标签,也是吸引苹果在大陆投资的核心原因。但是,随着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国产性价比”的优势逐渐丧失。

与此同时,依靠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和更易掌控的经营环境,东南亚市场渐渐崭露头角。

例如,苹果在上个月已经正式确认在印度生产其畅销的iPhone 13。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苹果已经告知一些供应商,今后希望在中国之外的地方提高产能,降低中国大陆的代工和供应占比。

苹果假借技术和诚信做文章,趁机剔除京东方,既顺应了核心供应商三星显示的心愿,又实现了产业链从中国大陆外迁,可谓一石二鸟。

苹果暗度陈仓,其实早有先例。

03 前车之鉴

京东方并不是第一家传出此类信息的国产“苹果链”公司,欧菲光(002456.SZ)也曾遭遇相似的情况。

2020年下半年,欧菲光被苹果“踢出”供应链的传闻爆出,市场一片哗然。

在此之前的2016年,欧菲光为了进入苹果摄像头模组的供应链,不惜重金收购苹果原前置摄像头模组供应商索尼华南工厂(广州)。接手之后,又意欲进军价值量更大的后置双摄模组。

可是,还没有等到欧菲光的后置双摄模组进入苹果供应链, “除名”的消息就来了。欧菲光当时(2020年9月)还发布公告称,媒体报告不实,与美国大客户的关系如常。

来源:欧菲光公告

纸始终包不住火,欧菲光在半年后公告:特定客户将终止与欧菲光的采购关系。

来源:欧菲光公告

失去大客户的业务后,欧菲光的营收和利润也回到了5年前的水平,股价更是一落千丈。

直到现在,双方分手的真实原因也没有对外公布,唯一的线索就是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被美国列入贸易实体清单。

来源:欧菲光年报,阿尔法工场研究院整理

2021年2月,闻泰科技(600745.SH)接手欧菲光持有的广州得尔塔(原索尼华南工厂)100%股权以及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相关业务的经营性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

此后,欧菲光与苹果的名字再也没搭到一起。

无独有偶,韩国媒体ET News于近日爆料称,为苹果供应前置相机的中国某供应商没有通过苹果的质量检查而失去订单。

由于广州得尔塔就是苹果前置摄像头模组的供应商,市场质疑闻泰科技是否因前置摄像头模组品质不符合要求,被海外大客户苹果剔除供应链。

对此,5月26日,闻泰科技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回应称,公司该业务进展正常,不存在产品品质问题。

来源:上证e互动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过程,希望不是熟悉的结果。虽然目前只处于“传言”阶段,但是其中利害关系不可不防。

这位“海外大客户”频频出击,欧菲光已经“中招”,京东方和闻泰科技起码也成为了“靶子”,等待判决。

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国产电子厂商遭遇此等“不公正待遇”,教训已经足够深刻。

与苹果期望的产业链外迁相对应,国内电子厂商的“去苹果化”也需提上日程,扩大业务范围、减少单一大客户依赖是国内电子厂商的当务之急。

待到苹果调转枪口,意欲狙击之时,国内电子厂商不至于无计可施而瑟瑟发抖。回看果链供应商的历史,兴起于苹果,也衰败于苹果。几年的努力,竟然竹篮打水一场空,令人唏嘘。

真可谓成也苹果,败也苹果。

曾经的屠龙少年如今也已经成为了恶龙本龙。脱离苹果的掌控,或许才是国内电子行业真正实现突破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