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示范生发债了,其他房企还会远吗?
近日,福晟国际宣布重组让出控制权。有声音认为,上市公司的“壳”是福晟国际最后的底线,但凡有其他可以变现的资产,不至如此。
福晟国际是这一轮调控中早期爆雷的房企代表,随后两年行业愈演愈烈。
2021年,调控进一步收紧,叠加市场下行,融资端口几近枯竭,资金链的紧张几乎前所未有,违约不断,爆雷名单不断加长。
不少房企试图以时间换空间,寄望于市场在2022年一季度后回暖,届时,政策趋于友好,市场交易回升,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时间没有换来空间,疫情反复之下,市场下行压力加剧,房企资金更为紧张。
5月16日,资本市场传来消息,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3家民营房企被监管机构选定为示范房企,将在本周陆续发行人民币债券。
消息称,碧桂园将发行不超过5亿元的公司债,发行期限为1+1+1年,利率区间为4.5%-5.0%;龙湖同样预备发行5亿元公司债,期限为3+3年,利率区间仅为3.0%-4.0%;此次融资额度最大美的置业将发行2+2年期公司债,规模不超过14.4亿元,询价区间在4.1%-4.9%。
随后这一情况基本被证实,晚间,三家更是相继披露了发债情况。
龙湖、碧桂园的发行规模、期限均与传闻一致,美的置业的发行规模则由此前的14.4亿元降至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吸引投资者,创设机构将同时发行包括信用违约掉期(私募CDS)或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在内的信用保护工具。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此次发债强调了信用保护工具的使用,这两种信用保护工具通俗理解就是为债务违约设立防火墙。换句话说,投资者后续认购此类债券的顾虑将减少,房企若是违约,其也可以获得相关赔偿或补偿。”
某央企资金部员工对记者表示,信用保护工具在国外市场较为常见,当前资本市场对民营房企的主体风险度高度警觉,这是一种增信方式。
优质企业发债壁垒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宽松,对于当前融资环境近乎冰封的民营房企而言无疑是好消息。
《国际金融报》记者获悉,此次发债是由交易所主动推进,且监管层接触的房企不止上述三家,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最终被选定为示范房企除了因自身较为优质外,还源于公司当前正好有发债额度。记者了解到,有房企因为发债额度问题错过了此次时间点。。
因此,这场发债,虽然额度不大,对房企应对债务作用有限,但它某种程度上是监管层信号的释放:尽快恢复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功能,通过各种渠道注入流动性。
过去一年,伴随着出险房企增多,房企的信用体系逐步崩塌。
4月业绩会上,中南建设总经理陈昱含曾直言,本轮调控对民营房企信用杀伤是极大的,信用债会面临难发行和发不出的窘境。她预判,拿信用融资的时代基本上已经过去。短期内要想取得融资肯定要拿标的物的资产,这个也会形成净流出的压力必然持续。
这是大多数民营房企融资的真实写照。
实际上,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不少房企已难获新增融资,一直处于净还贷状态,出售资产、甩卖项目股权成了房企回笼资金的普遍动作。
行业下行之下,房企们的资产处置进度远不及预期,加之销售腰斩,融资端未有明显回暖,使得多数房企的流动性压力持续。
根据克而瑞数据,当前房企融资恢复仍较为缓慢,3、4月融资量分别为858亿元和641亿元,分别同比下降31%和45%。
贝壳研究院统计显示,2022年1月-4月,房企境内、境外债券融资累计约2350亿元,同比下降41%。其中境外债券规模约442亿元,同比减少65%;境内融资规模约1908亿元,同比减少30%,其规模占比提升至81%。
大幅下降的融资规模里,能够发债的主体依然集中在保利、华润、招商、中海等国企、央企。
和融资收缩形成对比的是大量即将到期的债务。
易居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丁祖昱在近期的一场直播中表示,房企今年前4月的债券发行量仅是到期量的61%,企业偿债持续承压,接下来的6、7月是年内偿债高峰期,月均到期量达到700亿元,8月房企债务的到期量更是超过800亿元。
如何应对即将到期的偿债高峰是房企的难题,这座高峰下可能会有更多倒下的身影。
资金需求从未如此迫切。
此次恢复人民币公司债发行后,市场关心后续发债窗口是否会加大规模、扩大范围?
于小雨认为会扩大,但一定是针对稳健经营企业的。在她看来“政策不会直接去救出险企业,否则此前调控就前功尽弃了。因此出险房企难有机会获准发行。”
有优质民营房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授信额度只用了60%,因此对于公司债诉求较为理性,主要还是看利率。
也有房企已经在发债的路上,记者获悉,某总部位于上海的民营房企已经在走相关流程,预计随后几周便会落地。
但更多的房企仍未感受到融资端的明显松动。
4月底央行召集了多家银行和5大AMC,就12家问题房企纾困并购业务情况召开专题会议。有涉及其中的房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已提交多份材料,目前仍在等待业务方面的实质性进展。
最近更新
-
调查|自如平台的水电费猫腻
股票 · 07-01 18:27
-
一场关乎当代置业未来“命运”的投票
股票 · 06-30 19:56
-
“拉车西瓜,去南京换房”
股票 · 06-28 20:54
-
合肥稳住了!县域不流拍,肥西“三剑客”遭哄抢
股票 · 06-24 19:56
- 阿里的“财神爷”,马云背后的神秘男人,究竟是谁?
- 旅游资源
- 横盘整理,继续低吸
- 国内锂业巨头赣锋锂业涉嫌A股内幕交易被调查
- 土耳其发现大量稀土资源,能满足全球1000年需求,对我们是利空吗?
- 招商银行的旧烦恼、新看点
- 平均降价48%,胰岛素集采全面落地
- 智云健康将于7月6日上市:累计亏损超10亿元,市场份额低于医脉通
- 【竞猜有奖】明日上证指数能否继续守住3400点?
- 如何解读美取消中国进口关税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新风口,底部启动一触即发!
- 水冷板之后,手机散热黑科技来了,这家公司布局石墨+VC+石墨烯
- 河南村镇银行暴雷后:有银行存款每天下降几个亿 有银行动员全体员工拉存款
- 邓小平和他的香港朋友们
- 刚刚,重要宣布!A股热点集体熄火,啥情况?
- 方向和机会的选择
- 河南村镇银行背后,度小满浮出水面
- 6.30全市场信息汇总,感谢点赞关注
- 塌房、暴跌、离职…A股收官之际不平静
- 央妈放大招!比亚迪登顶 A股市场新方向突现?
- 成长赛道“变脸”!大盘出现高位十字星,接下来要注意什么?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6月8日投资逻辑
- 十三议重组标的:**山
- 指数冲高回落,破局之路在这里,欢迎新朋友加入!
- 麒麟电池、水冷板概念掀起涨停潮,叠加汽车下乡,水冷板行情有望延续!618活动最后一天欢迎订阅
- 产业升级重塑新蓝海,国产厂商迎发展先机!
- 每周一股|本周重点关注:热点潜伏底部放量,值得期待!
- 新能源上游的小而美,二季度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 东南亚四国输美关税暂获豁免:公司光伏板块主营电池片、组件及电站运营
- 重视A股唯一的基建设计蓝筹股:慢工出细活,再议**山!
- 指数井喷式拉升!成长赛道加速上涨,该如何把握后市?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6月7日投资逻辑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298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44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3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4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新老首富投资理念碰撞:盖茨成美最大农田主 马斯克手握股票冲冲冲
-
面板价格持续走弱 中小尺寸跌幅有望收窄 龙头承压下OLED被寄予厚望
-
劲旅环境:先发优势推动规模快速增长,一体化环卫管理企业上市在即!
-
量产在即,四个交易日FF暴涨132%,贾跃亭要翻身了?
-
北化高科2022年一季度亏损11.46万元 同比止盈转亏
-
估值600亿,卫龙再度冲刺IPO!“辣条一哥”这次能如愿吗?
-
唐人神:2022上半年销售收入12.47亿元,同比下降20.07%
-
股价翻倍后,阜丰集团(00546)不再低估?
-
花旗银行预警油价可能跌破65美元
-
严为民:今天,再次创新高!
-
新城发展拟出售上海星轶影院股权,横店影视拟联合收购
-
7.6日午评:原油石化煤炭概念大跌,机器人和半导体大涨,但大盘未见明显止跌,不过短期或有弱势反弹,接下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