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概念两大龙头Q1亏损均超1亿美元 风口末日?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5月16日讯(研究员 梁又匀),近期,随着国际燕麦奶品牌Oatly和植物肉品牌Beyond Meat陆续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两家公司股价均出现了持续暴跌后又反弹的走势。
然而,瑞士信贷周末指出,虽然Beyond Meat出现反弹,但要注意的是,公司财报所显示出的风险问题并未看到实质性缓解,在美国销售额的下降以及被卷入价格战“泥潭”都深刻影响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而Oatly一季度在营收上有明显突破,但全球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环比增长不再“势如破竹”。同时,因投资建厂及全球生产成本影响,网红燕麦奶的扩张被明显拖累。
据新消费日报记者观察,尽管经过一轮强势反弹,目前Beyond Meat的股价较2019年7月的历史最高点仍跌去86.7%,而Oatly股价则相较2021年6月的历史高点跌去87.09%。
植物肉风口已吹了两年之久,虽然有环保、低碳、健康等光环加成,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和挑剔的消费者满意度竞争中,成本似乎是品牌们永远翻不过去的“大山”。
人造肉、植物奶风口真的要结束了吗?
Beyond Meat上市两年,Q1亏损超1亿美元
资料显示,Beyond Meat创立于2009年,并于2019年5月上市纳斯达克,同时也是全球首家“植物肉”、“人造肉”上市公司。公司主营植物肉制造、销售,截至2022年一季度,Beyond Meat在美国和国际渠道营收分别为74.5%和25.5%。
简而言之,Beyond Meat是一家以美国市场为主的植物肉品牌,且主要面向C端零售客户。据美国信息资源公司(IRi)数据,截至2021年3月,Beyond Meat已成为全美第二大人造肉零售品牌,市场占有率22%,仅次于美国本土老牌素食品牌MorningStar Farms。
然而,从销售策略上看,Beyond Meat的快速扩张很难拥有可持续性。
为迅速战略美国及全球市场,从2019年上市以来,Beyond Meat更为大规模地采取了价格补贴策略。
由于在美国市场上,植物肉的生产成本普遍较普通牛肉贵一倍左右,则Beyond Meat以成本20%的溢价,人造牛肉原价为12美元/磅,折后6美元/磅,而普通牛肉零售价约7美元/磅。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张,公司毛利、销售额数据表现出色。
进入2021年,普通牛肉价格逐渐回落,另一头的竞争对手Impossible Foods主动打起价格战,一次性下调产品批发价15%。尽管该价格仍比Beyond Meat最便宜一款肉贵,但Impossible Foods的产品均价已较Beyond Meat低16%左右。
目前估值约70亿美元的Impossible Foods在烧钱上更有底气,而总市值仅剩20亿美元不到的Beyond Meat为保住市场地位被迫应战,跟进降价10%。
这些策略使得2022年一季度,Beyond Meat销售额仅增长1%,但销售及一般管理费用却增长了93%,叠加各类必要支出水涨船高,公司财报“暴雷”巨亏1亿美元,亏损同比2021年一季度扩大368.44%。
Beyond Meat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植物肉品牌进入市场,在各家都打折扣的情况下,公司不能丢失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未来公司还将针对部分新产品推出更大的折扣和促销。但好消息在于,公司原材料成本已环比下降,通过长期规模化生产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Oatly上市一周年,Q1亏损超1.1亿美元
相较于在天猫官方店月销量仅300份左右的Beyond Meat,燕麦奶品牌Oatly更为国内消费者所熟知。
自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Oatly凭借为知名星巴克、瑞幸、Manner、亦舒烧仙草等品牌供货,以及较为出色的营销策略,迅速打响名气,成为网红。同时,Oatly也借此开拓了一条不同于伊利、蒙牛等零售渠道的B端市场之路。
但是过分依赖线下餐饮门店的单一渠道思路,使得Oatly在国内的运营压力不小。
财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约75%的亚洲市场收入来自餐饮服务渠道,而亚洲市场主要集中于中国地区。在业绩会上,Oatly中国团队表示,将会通过发起社区团购、参与政府采购或是扩大三四线城市分销力度的策略进行应对。
作为全球最大的燕麦奶公司Oatly的生存压力不仅来自于亚洲地区,欧洲、中东和美洲地区因人工成本、物流成本以及扩建厂房成本的上升,销售成本也迅速增加。具体表现为,2022年一季度Oatly毛利降至9.5%,而2021年同期毛利率为29.9%。
此外,于2022年一季度完工的Oatly中国马鞍山生产厂使得本季度扣除的折旧费用高达720万美元,同比2021年一季度的180万美元多4倍。纵观整个一季度,Oatly为扩大全球工厂规模,在土地、厂房和设备上合计投资了5330万美元。
叠加不断加码的品牌宣传、营销费用,最终使得Oatly一季度公司归母综合亏损“暴雷”,达到1.1亿美元同比2021年一季度扩大258.37%。
尽管如此,Oatly依旧未曾改变其整体发展策略,建厂、营销、扩展餐饮服务渠道,以此触及更多消费者,带动销量增长。
风口还是伪需求?
Oatly和Beyond Meat经营上的巨额亏损令不少投资者对以植物肉、植物奶为代表的“植物基”赛道感到失望,“神话破灭”、“智商税”成为热议关键词。
必须指出的是,未来食品发展新方向不仅限于植物肉、植物蛋、植物奶、植物饮品等“植物基”应用技术。
K数据显示,2021年8月至今,国内共发生12起植物肉相关投融资事件。但不同于Beyond Meat将大豆作为合成原料,国内不少创业企业关注的是细胞培养以及蛋白的合成。
2022年1月,一家蛋白合成肉企业获投后表示,细胞工厂实现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低碳的蛋白质来源。公司已经完成了关键底层技术建设,预计2022年初步实现产业化。
2021年末,农业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也指出,应当“研究细胞培养肉、合成蛋奶油、功能重组蛋白等营养型食品的培养和制造技术”。这也有利于不断推动农产品资源向更高价值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廖小军教授则表示,2021年世界第一家细胞培养肉工厂落地以色列公司Future Meat Technologies,该公司利用培养基过滤再生等技术将单份细胞培养鸡胸肉的成本降低到每磅7.7美元。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物细胞工厂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商业化应用。
近日,随着《“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出台,“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非植物基人造肉似乎正在迎来新风口。
最近更新
-
MCU芯片传砍单降价潮 半导体市场快速退烧
15:08
-
数读科创板IPO|信宇人:主营锂电设备等高端智能装备 已供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厂
15:08
-
数读科创板IPO|聚威新材:主营高性能改性塑料材料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均处低位
14:05
-
巨头环伺、AI芯片落地难 寒武纪拟定增募资28.9亿元 意在优化研发、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13:40
- 塌房、暴跌、离职…A股收官之际不平静
- 河南村镇银行背后,度小满浮出水面
- 指数横向整理,更正板块认知
- “摘星”!工信部官宣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方便广大用户出行
- 5周连阳创新高完美收官6月,月线涨势未尽7月有望挑战3600
- 突发,网红牛奶麦趣尔翻车,热搜第一!
- 证券市场传来3大消息,欧美股市集体大跌,A股接下来如何演绎?
- 领涨热点是否已退潮、新热点是否已崛起?
- 【财经早报】2022/7/1星期五
- 都走出了反包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主力资金强势进场,后市空间值得期待!
- 24战23胜,欢迎订阅跟上!***推出三电壳体加工的整体解决方案
- 锂电池上游被低估的领域!业绩加速爆发,子公司布局硅碳负极材料
- 抢做意大利岛主?刘强东两月套现66亿 疑一次性5.6亿“紧急转账”急购欧洲海上皇宫
- 6月27日早九点公开消息阅读
- 6月28日早九点公开消息阅读
- 刘强东的冰与火:套现66亿元,“明州案”增惩罚性赔偿诉求
- 【财经早报】2022/6/26星期日
- 资金跑步进场!个人养老金入市新规来了,对A股有何影响?
- 低开反弹收上3400,市场热点活跃,汽车产业链/智能机器依旧领涨
- 成长赛道“变脸”!大盘出现高位十字星,接下来要注意什么?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6月8日投资逻辑
- 十三议重组标的:**山
- 指数冲高回落,破局之路在这里,欢迎新朋友加入!
- 产业升级重塑新蓝海,国产厂商迎发展先机!
- 麒麟电池、水冷板概念掀起涨停潮,叠加汽车下乡,水冷板行情有望延续!618活动最后一天欢迎订阅
- 新能源上游的小而美,二季度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 每周一股|本周重点关注:热点潜伏底部放量,值得期待!
- 东南亚四国输美关税暂获豁免:公司光伏板块主营电池片、组件及电站运营
- 重视A股唯一的基建设计蓝筹股:慢工出细活,再议**山!
- 指数井喷式拉升!成长赛道加速上涨,该如何把握后市?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6月7日投资逻辑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295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43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3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4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三款国产新药“压哨”入局医保申请,企业想实现“以价换量”或要看“最后一公里”|行业动态
-
MCU芯片传砍单降价潮 半导体市场快速退烧
-
可转债新规给投资者带来哪些影响?
-
旅游板块跌逾7%!指数面临年线压制,题材板块谁来扛大旗——骑牛看熊7月1日淘金收评
-
收评:创业板指全天跌超1% 旅游酒店股掀跌停潮
-
7.1收盘:开门黑意味着什么
-
9天飙涨93%,这家机器人概念股凭啥成为大牛股?
-
江特电机:目前在产的产线都是满负荷生产 两条辉石产线预计三季度开始产量将会大幅提升
-
7.1收评|机会大于风险,盯住这类股!
-
加州“锂热潮”被泼冷水! 锂税提案获批准 行业前景堪忧
-
2022年山西省文旅景区品牌发展报告
-
折叠屏手机的火与冰:硬件大佬“狂热”,软件大佬“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