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发布销量数据显示,4月其新能源乘用车销售达10.55万台,同比增长321%,环比增长1.1%。

相比之下,受疫情中断供应链影响,新势力4月销量集体熄火,结束此前高歌猛进的态势:

小鹏汽车交付量为9002辆,同比增长75%,环比下滑41.6%;

蔚来汽车交付量为5074辆,同比下跌28.6%,环比下滑49.18%;

理想汽车交付新车4167辆,同比下滑24.77%,环比下滑62.23%。

此外,广汽埃安、零跑、哪吒等新能源车企销量也出现不同幅度的环比下滑。

同行惨淡的数据,更衬托出比亚迪4月销量的坚挺,它为何能躲避供应链危机,逆势增长?

今年一季度,吉林、上海相继被疫情阻碍生产,这两地又是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重镇,停产自然会影响相关车企销量。

蔚来李斌说,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受长春和河北疫情影响,3月中旬有些零部件就断供了,靠着一些零部件库存勉强维持,最近又碰上上海和江苏等地疫情,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货,只能暂停生产。”

小鹏何小鹏也表示,“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5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

4月汽车供应链之严峻,可见一斑。

供应链被迫中断的销量暴跌,供应链布局深厚的自然逆势而上,比亚迪的不同就在与此。

2019—2021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56.29亿元、74.65亿元、79.91亿元。2022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到23.61亿元,同比接近翻倍。不难看出,2022年比亚迪研发费用大概率将再创历史新高。

连年巨额研发投入,换来的是比亚迪深厚的技术积累。

电动车“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占整车成本分别为40%、15%、12%,比亚迪几乎做到全栈自研。

动力电池方面,比亚迪深研多年的磷酸铁锂电池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三元锂电池成为主流。

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大技术路线,优缺点明显。

三元锂电池续航久、但稳定性较差容易引发起火,而且三元锂需要钴、镍等稀有金属,从战略层面看市场份额有限。

磷酸铁锂便宜、安全性高、循环寿命较长,但不耐低温,零下20度时续航直接腰斩。2020年,比亚迪发布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凭借高安全性惊艳市场,但冬季续航仍表现不理想。

不过随着充电桩普及,电动车续航焦虑减轻,更安全更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重回舞台中心,装机量连续超越三元锂电池。

得益于此,比亚迪动力电池装车量走高。

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中,宁德时代装车量达80.51GWh,市场占比52.1%;比亚迪装车量25.06GWh,市场占比达到16.2%;排名第三的中创新航装车量9.05GWh,市场占比5.9%。

没错,整车热销之外,比亚迪的电池也做到了国内市场第二,未来不排除向外供货,争夺“宁王”的电池生意。

此外,比亚迪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布局同样深厚。

其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主做功率半导体,核心产品是电动车之核—IGBT芯片。

IGBT占电机成本50%左右,主要负责驱动电机,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前IGBT核心技术一直由英飞凌、安森美等厂商掌握,并垄断中国90%的市场份额。

比亚迪进入后,撕开一个口子。2005年,比亚迪组建研发团队攻关IGBT;2009年,比亚迪IGBT芯片通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如今,比亚迪半导体已是国内最大的车规级IGBT厂商,以IGBT为主的车规级功率器件累计装车超100万辆,成功实现IGBT国产替代。

作为电动车之核,IGBT的前景其实比动力电池更明朗,毕竟电池还涉及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以及锂之外的钠电池、氢能源之争,而IGBT芯片是电动车刚需。

除了电池、芯片两大关键环节,比亚迪的动力总成、底盘、内外饰件等零部件也实现自产自供。

高度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有效缓解了比亚迪的供应链压力。外加其主要生产基地位于西安、长沙、深圳、常州,受疫情冲击程度远低于长三角地区。

内外因素共振下,比亚迪顺利抵御这次供应链危机,成为新能源车企4月唯一的“幸存者”。

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4月疫情冲击已然走远,新能源供应链终将恢复。

此时值得探讨的是,对手的供应链恢复后,比亚迪能否继续笑傲全场?这要从比亚迪的具体销量数据中找答案。

4月,比亚迪纯电动车型销量为57403台,同比增长266.69%;插电混动车型销量为48072台,同比增长699.91%。

具体到车型上,销量排名依次为宋家族、秦家族、元家族、汉家族、海豚、唐家族,销量分别2.51万辆、2.35万辆、1.51万辆、1.34万辆、1.20万辆、1.01万辆。

无论从增速还是销量看,插电混动爆发力都更强,这得益于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技术续航高、安静平顺、性价比高的优势。

比如售价10万左右的秦PLUS DM-i,综合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远超特斯拉Model 3的556km。

这些综合优势,让宋、秦家族大受欢迎,销量也最高。

至此,比亚迪已在高端(汉家族)、中端(宋、秦家族)等各挡位打造出销量过万的爆款。同时,蔚来、小鹏、理想的高端车型定价皆高于比亚迪,中低端市场,哪吒等车企的技术无法与比亚迪相抗衡。

长远来看,比亚迪的竞争优势仍将扩大。

众所周知,虽然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大增,但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广袤的下沉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

未来车企杀向下沉市场后,性价比自然是最重要的。彼时,三电技术全栈自研、供应链垂直一体化的比亚迪,自然会更具优势。

2021年,比亚迪累计销售73万辆汽车,2022年市场普遍看好其销量达到150万辆以上。再往更远看,比亚迪或将成为中国的丰田,以远超同行的规模优势走向巅峰。

唯一不足的是,比亚迪的盈利能力仍旧拉跨。

2021年底以来,因为原材料涨价,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相继涨价。多次涨价的特斯拉,今年一季度整车毛利率达到空前的32.9%。

相比之下,传统车企中BBA、丰田等巨头毛利率均不足20%。电动车企中,2021年比亚迪汽车毛利率为17.39%,“蔚小理”汽车毛利率分别为20.1%、20.6%、11.5%。

2022年一季度,特斯拉总营收为187.56亿美元,同比增长81%;净利润为33.18亿美元(约215亿元),同比大涨658%,相当于日赚2.3亿元。

同期,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为668.25亿元,同比增长63.02%,净利润为8.08亿元,同比增长240.59%,但毛利率仅12.40%,净利率更是只有1.36%。

成为下一个丰田之前,盈利水平仍是比亚迪亟待改善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