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媒体报道了明星私募基金经理但斌的基金疑似大幅减仓,后来他本人也回应承认了,没有清仓但把仓位减少到10%。当年在高估值的时候没有减仓,在如今低估值的时候才减仓,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虽然说估值已经到达底部,未来赚钱的概率已经大幅提高,但谁也不知道黎明到来的时间。但斌不少基金设置了止损清盘线,一旦基金净值跌穿止损清盘线,基金就要清盘。一旦基金被清盘,漫漫今夜都无法度过,连等到黎明到来的资格都将失去。

所以借此我再呼吁大家,抄底的时候尽量不要动用杠杆,不要借钱加仓,禁止动用家庭救命钱加仓,尽量用2-3年以上不用的钱加仓。

如今市场已经跌回到低估值位置,可以适当把一些平时不愿意承担高风险的资金拿出来加仓,比如银行理财、定期存款之类。在行情低估值的时候适当提高风险,不光赚钱的概率大幅提高,而且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其实也远比高估值甚至平常正常估值买入的风险少。

但绝不可以是短期需要用到的资金,投资最忌讳就是时间错配,最最最最忌讳就是用短钱做长线投资。

投资是需要一个播种-浇灌-生长-花开-收获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坚持完整个过程大概率都会赚钱,最怕的就是中途退出,有可能赚钱但更大可能会亏钱。

说回今晚主题,被迫减仓。

其实最近被迫减仓的不止是但斌,也不止是私募基金行业,公募基金这边也有被迫减仓的案例,我去调研的时候不少基金经理都跟我抱怨过。

原因是年初以来银行理财那边亏损的压力很大,为了控制回撤,银行理财也在被迫减仓。

今年以来有非常多的银行理财出现了负收益,而且有一些的回撤还比较大,-3%的有不少。可能在看惯自己股票账户日常波动的朋友眼里,亏3%简直是毛毛雨。但这毕竟是银行理财,买的很多都是只能接受低风险低回撤甚至0回撤的人群,对于这些朋友来说银行理财-3%的冲击力可能比股票账户-30%冲击力还要大。

从我的观察以及结合基金经理调研的情况来看,银行理财减仓应该集中在3月4日-3月15日。

因为这段时间跌的多数都是价值型股票,工行、建行、万科、保利、金地、平安、中国建筑,这些股票都是银行理财、固收+基金最喜欢买的长期底仓。它们虽然分属银行、地产、保险、基建四大行业,但股价共振短期却高度相似,说明跟行业自身基本面关系不大,更多是受银行理财减仓的影响。

PS:之前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万科最近走势这么差?从下面这张图也看得出,绿色那根线就是万科,跌的时候跌得多,反弹的时候涨得少。

原因我也解释过,万科前段时间的表态太怂了,市场觉得万科相比保利和金地没有进取心。现在应该更积极参与地产并购,趁机会扩大市场份额,不应该再像之前那样躺平了,于是就买保利金地去了。而且现在市场也没那么多钱,基金经理每天都要应对赎回压力,肯定是先把好的先买起来了。

扯远了,说回银行理财亏损的事。

自从银行理财”净值化“之后,以后大家要慢慢习惯银行理财会偶尔会出现亏损的情况,要想回到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以前银行理财不亏损其实是银行在兜底,如果遇到亏损了,银行把亏损部分补掉。但如果多赚钱了,银行也可以赚到这笔超额收益。无论银行理财购买的资产是亏还是涨,大家最终只赚固收的收益。

拉长来看的话,选对品种低估值买入,最终大概率是赚钱的,所以这种做法看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就怕遇到极端风险,行情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大幅回撤,而刚好撞上大量银行理财到期,银行无力兜底保本怎么办?这会产生巨大的金融风险。

所以监管如今严令禁止银行理财保本刚兑,净值会随着市场波动而波动。

现在对外销售保本的品种,只有银行存款和国债这两种了,投资收益率在3.5%甚至以下。也就是说,未来想获取3.5%以上的投资收益率其实都需要承担风险。想获取的收益率越高,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比如买100%债券的债券基金,长期年化回报率4-6%,预期的回撤风险在2.5%左右。当然也要看是买什么债,如果是买可转债,那潜在回报率高,回撤风险也大。

比如买20%股80%债的混合型基金,长期年化回报率6%-10%,预期的回撤风险在5%左右。具体看股债混合的比例,有的是10%股90%债,回报率低同时回撤风险也低一些。

比如买90%以上股的股票基金,长期年化回报率10%-20%,预期的回撤风险在25%左右。具体也要看品种,如果一些高成长行业的股票基金,长期回报率会远超20%,但回撤的风险也比25%大。

总之,未来想获取3.5%以上的投资收益率其实都需要承担风险。想获取的收益率越高,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我记得上一次媒体大幅报道银行理财亏损是2020年5月的时候,其实也就是上一轮A股的估值底部,疫情刚起来没多久那会儿。但那次之后,媒体就没再大幅报道银行理财亏损的事了,因为后面又都赚回来了。

以后大家要慢慢习惯银行理财会偶尔会出现亏损的情况,而且银行理财亏损可能会成为又一个简单粗暴的市场底部信号,连谨慎行事的银行理财都出现了亏损,那么行情一定非常非常差,并且估值可能也非常便宜了。

这跟我去年与大家说的一个逻辑相似,如果你们不会看PEPB估值,也不会算估值收益率差,那么就盯着泰山的收益率,当泰山净值回调4-5%,那么就是该进场的重点信号。

遇到大回撤时心里肯定是很慌的,但站在现在看过往,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下面第一张是泰山今年以来的走势曲线,第二张是泰山成立以来的走势曲线(包含历次大回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