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陈伟纳

从“黑色星期一”到集体暴涨,本周,内房股上演一轮过山车式的走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以融创中国为例,周一、周二,公司股价连续两天跳水,共跌去37.63%,形势在周三迎来转折,接下来的三天,股价迎来报复性反弹,截至3月18日,融创中国已收复67.23%的涨幅。其中,仅3月17日(周四)单日就上涨超过59%。

暴跌的背后,有市场人士推测,内房股或遭遇做空。而连日的上涨大概率是受各部委接连发声影响。

3月16日下午,金融委、银保监会、央行、财政部、证监会接连发布利好声音,欲全面稳定金融市场,重点化解房地产风险。随后,房地产板块开始持续上涨,其中,港股内房股板块大涨6.8%,A股房地产板块大涨3.2%。

3月17日开盘后,地产股继续拉升,其中尤以融创中国走势最俏,涨幅达59.03%,旭辉控股大涨32.93%,碧桂园涨了28.41%,佳兆业、花样年等暴雷房企也涨超35.71%、19.15%。上涨势头一直延续到3月18日。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地产股如此大幅度的波动并非房地产企业本身所引起的,而是与资本市场大环境有关,其中受境外资本的影响最大。

股票、债券突然暴跌,内房股或遭做空

内房股被指遭遇做空并非近期才出现。

2019年1月17日,佳源国际在午后突遇崩盘,股价从开盘时的13.26港元暴跌至2.52港元,跌幅达80.62%,单日市值蒸发263.16亿港元。彼时,公司管理层曾对外表示,佳源国际遭到沽空机构的恶意做空,导致股票被斩仓,从而造成股价大跌。至今,佳源国际的股价也未从所谓的“做空”中恢复,截至3月18日收盘,佳源国际股价报收1.89港元。

2020年3月,一名自称“一个有良知的地产人”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奥园的做空报告,不过由于内容未包含实质性内容,当日,奥园股价仅下跌2.43%。

而内房股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做空,是中国恒大与美国做空机构香橼之争。2012年6月,香橼公司在其网站上发布针对中国恒大的卖空报告,随即中国恒大股价大幅跳水,盘中一度跌幅超过20%。

此后,中国恒大予以激烈的回击,包括在港交所发布长达9页的澄清报告,前往香港警务处报案。两年半后,证监会展开了纪律处分程序,指控香橼公司创始人针对上市公司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并卖空中国恒大股票,获利160万港元。

然而,与此前偶发的做空现象不同,近期围绕内房股的做空疑云波及多只地产股,并且从股市延续到债券市场。

3月11日,碧桂园股价下跌7.82%,旗下“21碧地02”、“21碧地04”两只债券均大幅度下跌,跌幅分别为11.55%、27.10%。在债券并无异常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暴跌,分析人士指出,导致碧桂园债券的暴跌成交均发生在当日14时之后,可能是金融机构为了避险批量出清民企地产,有被做空的嫌疑。

3月13日晚,碧桂园发布公告称,集团经营情况良好,具备充足的可动用现金储备。同时,碧桂园表示,接下来会积极回购本集团债券、提前将债券兑付资金划转至指定账户、向相关监管机构投诉举报散布谣言及恶意做空行为。3月14日,碧桂园再次发布澄清公告,明确公司所有公司债券均按时、足额偿付本息,偿债能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另一家未出现债券违约行为的民营房企旭辉控股也在近期被国际机构唱空。据瑞银3月1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将旭辉控股的股票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并表示“由于开发商的违约风险不断上升,因此面临的潜在风险大。”

面对瑞银的无端指控,旭辉控股回怼称“这是不切实际的假设”,同时还表示,合作方主体出现债券展期或违约,并不等于项目公司出现经营风险。

某top30上市房企的财务负责人对时代财经指出,目前房企销售未回暖,资金周转没有明显改善,很多还款到期没有资金,叠加海外局势,做空是境外资本最容易的选择,“已经形成做空的势头,只要有人大喊一声,就会揭竿而起,沽清再观察。”

而从暴跌到暴涨,一位此前从事证券交易的业内人士认为,“这周的港股市场就像一场关于中概股的金融战,比如融创中国大涨60%,普通资金基本无法达到,更何况所有地产股都在大涨,普通的散户和机构没有这么大的资金。” 

富途牛牛数据显示,3月17日,内房股板块整体涨幅为14.81%,成交额达158.3亿港元,其中,仅融创中国的成交量就高达52.39亿港元,几乎占据整个整个内房板块的三分之一。

行业信心有待恢复,下半年基本面或复苏

事实上,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对当下的房地产行业而言,更多都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同时,央行、银保监会和财政部等也接连发表利于房地产行业的表态。另有消息表示,监管部门正酝酿联手打击恶意做空机构,并积极听取上市房企化解风险的意见。

3月17日,地产股开启大涨模式,不少此前曾被评级机构看空的房企股价也传出好消息。

上述top30房企财务负责人指出,“任何事都会否极泰来,决策层开了一个会,表示要稳定国内资本市场,短期效果就呈现出来了。”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地产股整体向好的认可,他认为当前政策端是鼓励地产行业的,而当前的暴涨是对前期暴跌的一种修正,因为房地产行业的基本面正在逐渐改善,国家对房地产仍有信心。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去年以来,从土地端到金融端,再到市场预期的下降,对行业及房企传导的影响远未离去,大部分房企尚未从至暗时刻中走出。

本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57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额15459亿元,下降19.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2.1%。

与此同时,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5143亿元,同比下降17.7%。其中,国内贷款4105亿元,同比下降21.1%;利用外资7亿元,下降27.4%;自筹资金7757亿元,下降6.2%;定金及预收款8027亿元,下降27.0%;个人按揭贷款4124亿元,下降16.9%。

“要让大部分房地产企业活下来,很多方面都要赋能,但目前大部分房企还在泥泞中。” 上述top30房企财务负责人表示,在其看来,若销售层面没有改善,一切都还很困难。

不过,平安证券地产分析师杨侃认为,监管层发声有利于坚定及时有效化解行业风险的信心,预计后续将有更多稳定地产政策出台。其预计,未来政策层面或在下调按揭利率、放松限购限贷、松动预售监管金等多维度“因城施策”。

招商基金资深策略分析师黄亮也指出,预计房地产板块有望在今年迎来估值修复,但可能要到下半年才会出现基本面复苏。